第一百五十三章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6.8K)_走進不科學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遊戲競技 > 走進不科學 > 第一百五十三章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6.8K)

第一百五十三章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6.8K)(1 / 2)

在得到了一個相對比較滿意旳答複後。

徐雲走出院子,便找來了謝老都管。

讓他找來幾位仆役和丫鬟,將小趙與小李二人分彆安置到了客房中。

次日一大早。

小趙率先從酒醉中醒了過來。

“簡王殿下。”

待小趙穿好服飾,剛一出門。

早已等候在院外的徐雲快步上前,朝小趙拱了拱手:

“不止殿下昨夜睡的可還習慣?”

小趙揉著仍舊有些酸脹的腦袋,咧了咧嘴:

“床榻倒是挺舒服,隻是這酒勁著實有些大.....”

接著不等徐雲接話,小趙便想到了什麼。

眸光一閃,主動對他問道:

“對了,王公子,昨日本王可曾醉酒失言?”

問這句話的時候,小趙的語氣看似隨意,表情卻略微有些緊張。

畢竟他雖然好酒,卻也極少真醉。

絕大多數情況下,都隻是裝出來的演技罷了。

昨日從王稟口中得知徐雲手上有好酒時,他還以為頂多就和宮中的透瓶香差不多。

也就是後世的二十度左右吧。

結果沒想到的是......

徐雲的烈酒度數之高,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

偏偏這酒初嘗時味道醇香無比,他一時沒注意多喝了幾口。

酒勁上來後,整個人便開始犯暈了,拉都拉不回來。

小趙雖然心知自己的酒品還算不錯,但凡事都怕萬一。

真要是說出什麼話來那可就糟糕了。

不過很快。

徐雲的回答便令他輕舒了一口氣:

“簡王殿下,您這話可就問錯人了。

草民酒力淺薄,兩杯下肚便暈暈乎乎了,乃是昨日最先醉倒之人。

不過草民在昏厥前,似乎依稀還記得李姑娘在和您說什麼‘殿下缺堂數日,理應自罰一杯’雲雲.....”

小趙聞言先是一愣,旋即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表情肉眼可見的一鬆:

“本王確實記得有過這麼一番話,嗨,李姑娘就這性子,一沾了酒就喜歡鬨騰。

當初的那首《如夢令》便是如此......”

徐雲隻能尬笑。

隨後小趙又與他簡單的聊了會兒天,再三確定了自己沒說騷話後,很快便匆匆告辭離去了。

雖然如今太後度過了最危險的階段,小趙已經不用時刻都待在宮裡。

但作為後輩,每天還是得去給向太後請個安的。

徐雲則轉身前往了另一個院落,準備例行對老賈韓公廉等人上數學課。

幾日前。

在計算好透鏡的傾斜因子後,老賈等人身上的計算量便減輕了不少。

不過徐雲並沒有放他們離開。

而是說服老蘇給了劉益幾人門客的身份,繼續輸送起了進階的數學知識。

其中包括不僅限於現代數學的符號、名稱,以及一些與二項式方程,也就是.....

類微積分。

還是當初那句話。

雖然宋代的數學水平很高,但依舊不具備完整推導微積分的體係基礎。

比如後世小牛在推導微積分之前,先是有老師巴羅的兩個函數的積商定理,同時又有無窮小和大量前人的猜測與推演結果做基石,這才推導出了微積分。

雖然天才,但卻並不算違背數學規律。

宋代的數學界卻不然,缺乏這方麵的積累,哪怕徐雲真拿出了微積分,也隻能算是揠苗助長而已。

因此徐雲能做的,便是將整個微積分體係中少數的、有關變量...也就是小牛所說流術的概念告知於老賈。

爭取能為這個時空的本土數學界埋下一些種子,比如高考再難個二三十分啥的。

就這樣。

在給老賈上課、給小趙小李上課、給老蘇開小灶的輪番交替中。

二十天轉瞬即逝。

這日一大早。

徐雲例行用完晨點,打著哈欠剛出自己的小屋,便發現門外赫然站著一個小老頭兒:

北宋的“八級工”,齊格飛。

眼見齊格飛一副專門等待自己的模樣,徐雲連忙走上前,對他行了個晚輩禮節:

“齊師傅,您老怎麼來了?莫不是望遠鏡要製好了?”

齊格飛笑著朝他一拱手,點點頭,答道:

“王公子,望遠鏡的製備已完成了八成左右,今日小老前來,乃是想請公子去製器局校驗一二。”

接著他頓了頓,似乎又想起了什麼,補充道:

“對了,還有就是李姑娘的那架顯微鏡已完工了,公子也可順帶去收個貨。”

徐雲這才了然的點了點頭。

先前考慮到望遠鏡的體積相當龐大,並且需要大量的專業設備才能進行製作,老蘇家顯然不太合適。

經過多方商議,製作地點最終被安排在了製器局進行。

當然了。

在這個明麵原因之外,還有另一個潛在的理由:

整個過程需要消耗五噸多的鐵,在華夏古代,這玩意兒可是重要的軍事物資。

這些鐵若是流到私人手中,足可以武裝起一支不小的軍隊。

因此出於穩定角度考慮,整個製作過程也必須在宋徽宗的眼皮子地下進行才行。

整個過程唯一在老蘇家中進行的,隻有一個水銀拋物麵的製作而已。

這個水銀拋物麵徐雲早在幾天前便製作完畢了,目前被存放在了一個密閉低溫的環境中,隨時可以拿出使用。

也就是說。

齊格飛負責的主要是筒身、球體透鏡以及改動水運儀象台為轉儀鐘的相關環節。

隨後徐雲簡單打理了一番衣著,便跟著齊格飛準備前往製器局。

說來也巧。

二人這頭剛走到蘇府門口,便見到了迎麵而來的小李。

“李姑娘。”

徐雲連忙攔下了這根小豆芽,今天不是上課的日子,這妹子上門顯然隻有一件事:

“又來看顯微鏡嗎?”

小李點點頭,道:

“前天和蘇伯伯約好了,今日能讓我用兩個時辰的顯微鏡呢。”

徐雲頓時笑了,朝門外努了努下巴:

“那可真是巧了,李姑娘,彆往裡走了,跟我和齊師傅出發吧。”

小李眨了眨眼,臉上揚起了一絲不情願:

“這是要去哪兒啊?我好不容易才從蘇伯伯那兒討來的機會呢......”

“當然去拿你的顯微钅....臥槽你慢點!”

就這樣。

徐雲二人跟著齊格飛,乘坐馬車來到了製器局。

製器局成立於33年前,隸屬於軍器監,但不負責軍器的製備。

它主要的生產職能,便是煉製非軍事用的鐵器。

比較常見的就是曲轅犁之類的鐵具,還有高級馬車會用到的一些鐵質輪軸等等。

另外就是鐵鍋或者菜刀——這年頭這些都是官營的行當,私營甚至會等同於私鑄錢幣。

齊格飛所在的部門則要特殊一點。

有些類似後世大廠的研發機構,平日裡沒有硬性的生產任務,主要是自我研發新型的鐵器等等。

當然了。

這種研發有一定的約束條件。

比如每年隻能消耗多少鐵,冶煉過程必須要有多人在場,廢舊鐵器要通過多道流程核驗才能銷毀等等。

製器局的位置在禦街東北處,遠遠的便能看見一些冒著煙的煉鐵爐,帶著一股明顯的土製工業氣息。宋徽宗時期汴京建築布局參考doi10.16783j.ki.nnus.2009.05.007)

其實徐雲一直有些費解:

為啥製器局這種隨時可能出現大事故同時還汙染環境的部門,不但被設立在汴京城內,同時還離皇宮隻有一裡半左右的距離呢?

且不說四座六米高的煉鐵爐能產生多少有害廢氣吧。

光是煉鐵產生的酸性汙水,便會順著汴河外流,嚴重影響到汴京城東北區域的居民日常生活。

真是奇哉怪也.....

哐哐哐——

當徐雲幾人走進製器局時。

正有大量光著膀子的壯漢,用又黑又硬的工具對一些圓圓的、略帶彈性的目標用力進行著撞擊。

齊格飛一邊引著徐雲等人行進,一邊解釋道:

“王公子,李姑娘,此乃錘敲鍋底,待錘打完畢,便可進行淬火加固了。”

徐雲點點頭,將這火星四濺的一幕記在了心裡。

這可是華夏古代的巔峰技藝啊......

如果沒記錯的話。

淬火技術應該出現在春秋時期,西漢後開始普遍推廣,同樣是個領先歐洲一千多年的技術。



最新小说: 仙王的日常生活 木葉的庫洛牌魔法使 長主如畫 主角沒有人權怎麼辦 女尊之瘋了吧!妻主改過自新了 一歸 北辰鎮冥司 求道之始 戎武天下 梁山佩與祝英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