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科學!
“”
過了大概一分鐘左右。
楊振寧又想到了什麼,轉頭看向了李政道,問道
“你準備用什麼課題來賭?”
李政道摸了摸下巴,並沒有直接給出答複,而是說道
“具體的課題不急,我先問你個問題,你對元強子模型怎麼看?”
如果此時有外人在場,便會發現二人的聊天很有意思
他們的交談沒有任何老楊老李之類的主語,開口閉口都是你如何你如何,但雙方卻絲毫不感覺違和。
聽到李政道的問題,楊振寧這次很快便給出了回複
“非常完美,基本上可以解釋目前的所有粒子狀態。”
李政道則又問道
“那你有沒有推導過可能存在的基本粒子數目?”
楊振寧再次點了點頭。
這事兒他還真算過。
在過去的兩個月內基本上都在研究元強子模型,為此他還和蓋爾曼、海森堡等人打過電話。
他給出的答複基本上也算是目前理論物理界對元強子模型的一致看法——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模型,足以解釋目前已經發現的、關於粒子的所有現象。
這個元強子模型甚至還預言了一些未被發現的基本粒子,比如說中微子震蕩的跡象等等。
而框架既然已經被定好了,那麼楊振寧自然不可能不去推導框架內的粒子數量。
就像你釣魚的時候圈了個魚塘,不把水抽乾數一數有多少魚,心裡總是不踏實不是?
隨後楊振寧眨了眨眼,很快意識到了什麼
“你能問出這個問題看來你也推導過了?”
李政道同樣嗯了一聲。
接著他從袖口拿出了一把鋼筆,朝楊振寧揚了揚手
“三國演義的赤壁一戰中,周公瑾邀諸葛孔明商議破曹之計,書中二者便在手上寫下了心中所想。”
“今天你我不如效仿古人,同樣在手上寫下推導出來的粒子數目,你看如何?”
楊振寧深深看了他一眼,默然點了點頭。
諸葛亮和周瑜在《三國演義》中的對筆確實稱得上經典,同時也為最終的破曹定下了關鍵的基調——儘管說原本曆史裡提出火攻的是黃蓋
此時的華夏一窮二白,與海對麵這個龐然大物相比,亦如孫劉聯軍比於曹操。
而赤壁之戰最終的戰果人儘皆知,孫劉以弱勝強大敗曹軍,硬生生站穩了腳跟。
李政道舉這個例子的寓意,倒也稱得上有心。
同時周瑜和諸葛亮的人物關係,也很符合目前他與李政道的情況。
早先提及過。
他和李政道都不是那種豁達寬廣的人。
所謂的“相逢一笑泯恩仇”完全不可能出現在他們身上,也不存在所謂楊李二人的矛盾沒那麼大,隻是後來被架起來的說法——但凡了解二人獲得諾獎決裂後情況的人都不會有這種幻想。
在徐雲穿越來的後世。
楊李二人都已經到了人生終末,但是在這種看淡了人生過往、本該填補人生遺憾的年齡,他們依舊老死不相往來,甚至連對方的名字都不願提及。
如果不是這次元強子模型給李政道的世界觀帶來了衝擊,讓他意識到了那些被自己長期忽略的家國情懷,他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和楊振寧一起回國。
但另一方麵。
二者儘管矛盾重重,但彼此間卻又算得上知己。
至少在華人物理界的領域之內,他們是唯二輝映的最高峰。
世人提及李政道,必然提及楊振寧,反之亦然。
如果要用古代人物來形容李政道和楊振寧,伯牙與鐘子期未免太過柔和,忽略了二者的矛盾,孫臏龐涓或者劉邦項羽又太過尖銳,同時楊李二人嚴格來說應該屬於同一個陣營。
唯有諸葛亮和周瑜這對曆史人物,無論是在私交還是曆史背景方麵,都最合適用於描述二人的關係。
當然了。
誰是被氣死的周瑜,誰又是千古一相的諸葛孔明,那就猶未可知了
隨後楊振寧也從衣兜裡取出了一把鋼筆,朝李政道揚了揚
“沒問題,現在就開始寫?”
說來也巧。
楊振寧和李政道手上的鋼筆都有一個“ias”的標誌,這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為首席講師的專用鋼筆。
李政道很快也點了點頭
“沒問題。”
然而就在二人準備轉身寫字之際,他們身後忽然傳來了一道有些焦急的聲音
“老楊,老李!”
李政道和楊振寧頓時一怔,同時轉過頭看向了來人。
隻見他們身後的甲板處匆匆走來了一位戴著小氈帽的中年人,此人臉型略長,眼睛不大但眼袋很濃,隻見他快步走到了二人身邊,上下打量了二人一番
“老楊,老李,你們在這兒乾啥?”
楊振寧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聊天唄,還能乾啥?”
這位小氈帽中年人叫做黃昆,是楊振寧在西南聯大的同學兼好友。
當年黃昆由葛庭燧推薦入校,和楊振寧、張守廉三人並稱為西南聯大物理係的三劍客。
黃昆在26歲那年就在《物理評論》這部物理學界最高峰的期刊上發表了論文,29歲的時候就和玻恩——就是那位量子力學締造者之一的玻恩合作完成一本著作,叫《晶格動力學理論》。
不過與楊振寧和李政道不同的是。
黃昆在51年的時候便回到了祖國,55年的時候入選學部委員,這次組織上知道楊振寧和李政道二人回國,便安排了黃昆在魔都作為接待人,陪同他們乘船前往津門。
隨後楊振寧看了眼黃昆,大致明白了這位老同學焦急的原因
不是船上出了什麼事兒,而是他見到自己和李政道單獨待在甲板上,擔心自己和李政道因為矛盾出什麼意外。
於是楊振寧猶豫了幾秒鐘,將自己和李政道的約定還有要做的事兒簡單介紹了一遍。
李政道則在一旁安靜站著,臉色不變,也沒有出聲製止。
一來黃昆是這次接待團的負責人之一,他的重點便是關注自己和楊振寧的相處情況,對他解釋這事情也算是讓組織方麵有個底。
二來則是無論接下來他們要“賭”的課題是什麼,到時候內容必然是對外公開的,這種事兒想壓也壓不住。
既然如此,不如大大方方的說出來,省的各方有什麼顧慮。
果不其然。
在聽完楊振寧的介紹後,黃昆的臉上頓時露出了一絲輕鬆
“原來是這麼回事,我還擔心你倆到甲板上嗬嗬沒事兒沒事兒。”
說實話。
在見到楊振寧和李政道站在甲板邊的時候,黃昆還真以為要出啥事了——萬一這兩人腦袋抽風,想要在護欄邊來波摔跤做個了斷,那麼傷了誰都是國家的巨大損失。
同時一旦出現了人員傷亡,消息一傳出去的話,海對麵估摸著就會開始瘋狂抹黑了
好在二人都還算淡定,選擇了一個“文鬥”。
隨後黃昆忽然又想到了什麼,臉上露出了些許心動
“兩位,既然你們想要效仿周瑜和諸葛亮,那麼介不介意多一個魯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