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二叔你是真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啊。
【趙光義還能在後世做皇帝有也多虧了他的腦子沒有在跑路的時候隻想著跑路了。】
【前麵他將部分地方軍隊調到了定州,就是為了防止遼軍的反攻。】
【而事實也果真如此,遼軍大舉進攻中原,分兩路兵,一路由南院大王耶律休哥帶領從平原一路南下,負責正麵強攻。】
【一路由南京統軍使耶律善樸帶領則繞山而行,從後麵向宋朝進攻。】
【宋朝將領也不是後世的無能之輩,早已預料到並提前集結了兵馬。】
【由鎮州守將劉延帶領部隊急行二百裡,在徐河邊布防,關南守將崔閆率軍走水路繞到遼軍身後,準備夾擊遼軍。】
【最後遼軍駐紮在城西,準備攻城,可宋軍卻分成了八個大陣各個陣相距一裡,有人發現問題了,那遊牧民族大多擅長衝陣,騎兵眾多,這陣法一擺不就是把自己送在遼軍麵前了嗎?】
【大宋初期的軍隊將領倘若隻有這點水平那不是早就半路沒了?其實不然,還是得看我們的宋太宗。】
【沒錯,你沒聽錯,這就是宋太宗的法子,他趙光義雖然並未親臨前線,但早就神機妙算,可以遠程指揮】
【早在戰爭開始前就有所預料,給邊防的軍隊下達了指令:按照這張我親手畫的《平戎萬全圖》打,定能帶來大勝!】
【什麼!自古以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那就換個聽話的過來!】
【朕的策略絕對沒有問題!這就是咱們宋太祖的想法,雖然在大後方,但不妨礙他遠程微操!】
——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的手已經止不住的抖了起來,他看到了什麼?
那個宋太宗真的是他弟弟趙光義嗎?
這麼多年來外出征戰也不少啊,未來為何會變成這樣!
他的嘴張開又閉上,不知所言。
——
明朝,永樂十六年。
朱棣看著趙光義這招預授陣圖遠程指揮,也是目瞪口呆。
他自己就是將軍出身,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身為一個軍隊的領導者,自己卻沒有軍隊的指揮權,可要是打輸了卻還要自己背鍋,天下哪有這種道理!
當年要是自己遇到這樣一個領導,怕不是早就反了。
——
唐朝,貞觀三年。
李世民看著神跡中宋軍的將領不由得心生僥幸,得虧自己父親當年派他外出打仗,都是讓他自己來,可沒有多少指手畫腳啊!
如今看宋太宗這位,按照神跡所說,恐怕這大宋後世將這預授陣圖是發揚光大了啊!
【當然,宋朝的將領們畢竟是從戰場上殺出來的,沒點本事是走不到今天的,他們也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