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順親王一回到京城,立刻就去了忠孝王府,把林海在江南的所為詳細地告之。
忠孝親王也有些出乎意料,心中對林海越發看重了幾分。林海一直是清貴的文官,忠孝親王原來擔心他驟然去做揚州巡鹽禦史,要直接處理各種事務,能不能應付得了那麼錯綜複雜的關係和人物?但皇命不可違,而且這麼重要的位置,忠孝親王也不希望讓其他兄弟插足。
所以,林海前腳剛離開京城,後腳忠順親王就借了個由頭去了江南,就是指望著能依仗著自己皇子、親王的身份來震懾。究竟能達到什麼效果,兄弟兩人也沒有很大把握,隻能儘力而為。但沒想到,林海給他們帶來了驚喜。
林海說曬鹽之法,目前還隻是自己的想法,要付諸實踐,請忠孝親王代為稟奏給皇上。這曬鹽須得在臨海邊的地方,江南是不適合的。山東臨海,又有現成的鹽場,可以在那處進行試驗。隻是這試驗開始,規模甚大,需要不少人手和投入,所需時間也無法預料,還請忠孝親王援手。
林家的珍珠養殖和鏡子製造都很成功,朝廷從中受益匪淺,大家對林家自然就滿懷著信任。況且這製鹽關係著社稷民生,一旦成功,其意義和價值遠非珍珠、鏡子這些奢侈品可比。民以食為天,百姓和朝廷都會記著這極大的功勞。林海向他求助,其實真正的用意是以此舉為他助力吧?
想到此處,忠孝親王精神振奮,立刻拍板,命人去聯絡他門下的一位官員,此人正好在山東某地任知府,屬地裡有一處臨海的大鹽場。按照林海說的辦法,就地試驗起來,不惜投入。忠孝親王承諾,如果成功,自己就保薦他做山東道台。
林海的奏折也送到了,他那競拍鹽引的法子讓人耳目一新,難免有人會議論林海標新立異。但那奏章中寫出取得的效果,讓他們都閉嘴了。經隨去江南的官員們把林海的所為大肆渲染,大家都得承認林海初上任,確實那三把火就扭轉了局勢,掌握了主動,實為能臣。
而且由此,也可看出林海的謀略和無私。這等於是選擇把自己巡鹽禦史的權力削減到了最低,最關鍵的鹽引是當眾拍賣的,價高者得,就沒有多少暗中操作的餘地了,巡鹽衙門此後隻負責管理監督。那麼,鹽商們就沒有了大肆賄賂巴結他的必要了。
這種法子,認真說起來也不算太出奇,隻是,絕沒有哪個巡鹽禦史肯這麼做的!哪個人,過得好好的,會願意揮刀自宮?但也因此,大家越發覺得難得,林海人品正直,對之誇讚不絕。那些被林海觸動了利益的人也隻能滿腹苦水往下咽,心中把林海祖宗八代都罵了個遍,但嘴上卻也隻能隨著附和,真是憋屈!
仁安帝也非常滿意,江南現在還是很祥和的嘛,預想中的激烈對抗沒有出現,林海辦得好!他要進行的曬鹽試驗,忠孝是極力支持,那就交給忠孝去處理吧。
忠順親王則對林雪峰好奇不已,深覺此人深藏不露,行事特彆。既然這拍賣之法是林雪峰啟發林海的,那他正好去與之交流一二。
仁安帝剛剛流露出讓忠順親王全權掌管內務府的意思,以前他隻是協管。但尚未正式任命他為內務府大臣,顯然還準備考察他一番。這當兒,他必須好好辦事,努力做出些成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才可服眾。
內務府和宮中緊密關聯著,王兄正是在爭儲位的要緊時刻,他盼望著自己能幫助王兄。若是讓老五上位了,不但是他們兄弟,就是宮中的母妃、姨母也是日子難過的!
最近,好幾位官員犯事,家產被抄,本來發賣財物,是戶部的事情。但就有人道戶部近來抽不出人手來,唆使著要內務府攬過此事,而父皇竟然就聽從了,還說,這是考驗他能力的一個好機會。
內務府其實權力很大,責任也很重,不僅僅是管理皇宮幾千人的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要打理皇室的產業,皇莊、鋪子、工坊、各種生意,宗室的俸祿銀子、福利等一應開銷都由內務府管著。這差事做不好,在宗室中就會招來一片怨聲,比在朝廷六部裡還難立足。
以往發賣犯官的家產,大多是由戶部定價,許多有關係的人就會乘機去撿漏,三文不值兩文地就買下了。忠順親王要想來個開門紅,就要改變這種發賣形式。林海的鹽引拍賣,價高者得,讓他腦中靈光一現。
但怎麼才能把這拍賣會操辦得好,也是個問題。鹽商們是早就有了目標,勢在必得,價錢就能漲得起來。而內務府拍賣的田產、宅子、古董器物、珠寶之類,人家是想著低價淘貨的。價錢高了,沒人應和怎麼辦?
帶著這些問題,忠順親王備下了一份禮物,專程去林府求教,明麵上的理由,是為林海送回家書,另外,作為朋友,替他探望父母親。
林雪峰麵對著忠順親王誠心誠意地求教,腦中急轉,現代社會裡推銷宣傳的手段都浮現在眼前。相形之下,這裡的市場經濟就顯得太原始了,基本上是沒有宣傳這一說法的,戶部出個告示,知道的人都不會太多,隻局限在一個小範圍內。這還想賣出高價,有些難!
“王爺,以我看來,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結果滿意,還需切實做好準備才行!”林雪峰微微一笑,把自己所知的法子一一道來。
忠順親王一向有些性格佻達,許多宗室對他執掌內務府不能放心,不知他能不能把手上這件差事辦得漂亮,五皇子一脈的都瞪大了眼睛,準備看忠順王的笑話,到時給他挑刺。
卻隻見忠順王對此事卻是很認真的,在他的指揮下,內務府做了許多準備。
首先,內務府宣布,這次發賣將模仿揚州巡鹽衙門,也采用當眾拍賣的形式。此後,京城裡大一些的茶館酒肆,都收到了一份內務府發下的冊子,讓他們展開貼在顯眼的地方展示。上麵詳細得把這次拍賣的物品,分門彆類地進行介紹,圖文並茂。
比如,拍賣的田莊,就寫明了是位於何處,占地多少,種植的是什麼莊稼,有什麼蔬菜果樹,每年產出多少,折算成銀兩,收益幾何?莊子上水土好不好,有沒有住宅、溫泉,甚至周圍風景、特產都記載得十分詳儘,讓人一看,就心中大致有數。
宅子,更是描寫得像一篇遊記,每一處都不遺巨細,淺顯明白,讀來琅琅上口,如身臨其境。這是內務府專門請人編寫的文稿,而且對文稿的要求,是要像白居易的詩文一般,讓不識字的老太太都能聽懂,絕不許咬文爵字,賣弄學問。
古董器物等,除了詳細介紹外,還特彆提到,到時的拍賣會現場,內務府將會請京城信譽最好古玩、珠寶店裡的掌眼大師傅前來,當場給買主一件一件地講解,做出鑒彆和報價,保證拍賣物品是真貨,童叟無欺。
田莊和宅子,內務府還特意派出人手,每三天一回,接待對此有購買興趣的買主,讓他們眼見為實,現場查看。如果有疑問,內務府的人員還如實地給你解答,絕不欺瞞。
這些冊子,內務府印製了一大批,放在茶樓酒肆中宣傳造勢。為了鼓動起老板們的積極性,內務府還給他們印了批條,讓他們在上麵寫下自己店鋪的名字,發給有意參加拍賣會的客人。請客人拍下物品後出示,內務府可以根據物品價格給予一定的獎勵。
雖說商人們對皇家態度敬畏,也以為皇家辦事為榮,但能得到回報獎勵,會讓人心中十分妥帖快慰,這份心意和尊重就難得。而內務府給予的獎勵,也隻是內造的一些用品和金銀錁子,花費並不大。
有些客人想拍買物品,但又不願讓人知曉,或是不願在現場競價,擔心得罪人,這些往往是大買主。內務府承諾,可以提供些小標間,安排侍從等候在標間外。客人競買時,自己不用露麵,侍從代為喊價,而且不提姓名,以xx間客人來稱呼。這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客人的,許多人因此安心,對此不再猶豫。
拍下的無論是田莊宅子,還是小件的器物,既可以當場全部付款,也可以先付下百分之十的訂金,在十天內再支付餘下的銀錢。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還有人敢賴了內務府的帳不成?如果真有反悔不付的,那先交的訂金也全部沒收,了不得內務府再拍賣一回就是,那訂金就白賺了,還求之不得呢!
由於事先做了種種細致的準備工作,再加上這些做法著實新穎而周到體貼,內務府的這場拍賣非常成功,沒出一點岔子。事後一比較,比起往年戶部發賣的來,差不多的東西,賣出的金額多出了三四成,這數目就非常可觀了。
朝野上下和宗室頓時都對忠順親王刮目相看,稱讚忠順親王辦事認真靠譜,頭腦靈活,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因此,忠順親王出任內務府大臣,再也無人能提出反對的理由,仁安帝正式頒下了詔令。
忠孝和忠順兩兄弟都高興地慶祝了一回。忠順親王說出了這是得益於林雪峰的指導,但因其人生性淡泊,不想引來注目,故而要求不透露他的名字。還有,林雪峰聽說忠順喜歡聽戲,提議可以在京城裡投資建個大戲院,聘請名戲班子、名角兒登台演出,一來悅己,二來這戲園子也可以成為一個交際場所,吸引各方人等。京城中文士們有日常集會,舞文弄墨的場所,但那是陽春白雪,並不歡迎普通人,包括勳貴和沒功名的富人都無緣問津的。料想以忠順親王的身份人脈,這筆買賣是穩賺不賠的。
忠順親王對這個提議十分有興趣,興致勃勃地想著操辦起來,在席上就和忠孝親王商議。
“這是個好主意!”忠孝親王立刻想到,這戲園子掌控在他們兄弟手裡,日後會在這裡探聽到各種消息,一舉兩得!林雪峰這是為他們著想啊!林家真是忠良!
“既然如此,那咱們記住林家的功勞就是,日後總會回報的時候!”忠孝親王意味深長地道。
如果林雪峰得知忠孝親王的心理,他會感到驚愕,哭笑不得的。其實,他隻是覺得,古代的生活太枯燥了,沒什麼娛樂活動。忠順親王登門拜訪時,他忽然記得,紅樓夢中此人貌似很喜歡戲劇的,王府中還有一位名伶,叫蔣什麼來著。此蔣名伶和賈寶玉糾纏不清,勾勾搭搭,為此惹得忠順親王大怒,派了一位長史上門問罪。對著還在盛時的賈家絲毫不留情麵,嚇得賈政戰戰兢兢,賈寶玉還挨了父親一頓毒打,惹出了一場大風波來。
當時看到此段時,林雪峰就覺得那賈寶玉忒沒擔當了。就那長史幾句威脅的話,賈寶玉就一點猶豫沒有,當場出賣了對他信任有加,把自己秘密坦然告之的蔣名伶。所托非人啊,那私逃的蔣名伶,被抓回去後,還不知是個什麼下場呢?所以,林雪峰對賈寶玉再沒一點好感,這是人品問題了,真是渣啊!
當時,林雪峰隻是隨口提出這個建議時,他真的沒想到那麼多。
隻是,後來,忠順親王真的建起了京城最大的戲園子,吸引了各大戲班子進京來演出,繁盛一時。其中,就有一位伶人名蔣玉涵,在此嶄露頭角,成為一代名伶,後來自己組建了戲班子,闖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