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人是欲哭無淚,不提元春降位帶來的猜測和打擊,賈家得到過誥封的女眷們都被叫進了宮裡受斥責,罰閉門思過,抄寫女則,更加是顏麵儘失,影響很大。
這樣的事情是瞞不了人的,沒多久,就傳遍了京城裡,貴婦圈子裡都在議論紛紛。賈家女眷集體受罰,包括年老的先榮國公夫人,都不能幸免,大家都猜想,怕這是因為賈家做了什麼大錯事的緣故,那賢德嬪或許是受到了家人的牽連呢?沒見到宮中對她也是語焉不詳,沒有確切的說法。而且,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嬪妃一旦入宮了,教導她們,就是屬於皇後的職責了,小錯根本不會牽連到家人。若是犯下了不能赦免的罪責,那賢德嬪早就要進冷宮問罪了,可不止是降位那麼簡單了。
眾人不由想起賈家這一二十年出的那些幺蛾子,對賈家的姑娘們都未免生出一絲惋惜之意,紛紛搖頭歎息一聲:造孽啊!她們單個兒論起來都是才貌出眾的,可怎麼偏偏就出生在賈家了呢?有這樣的家人,她們的婚事都是困難的了。門當戶對的好人家,都會對之望而卻步的,誰想沾惹上這大麻煩呢,天涯何處無芳草,是不是?
賈家眾人裡,史夫人和王夫人倒也罷了,這事說到底是為了寶玉而惹出來的,認賭就得服輸。她們也想不到安郡王府竟然會不顧忌黛玉的名聲和前途,直接去嘉仁帝麵前告狀,心中是又氣又恨。
史夫人明白,經此一事,她的盤算是徹底落空了。她不禁抹起了眼淚來,她的寶玉啊,可真是命運不濟啊!多好的孩子啊,就被那勢利的安郡王府嫌棄至此,不留半點情麵?寶玉眼下是沒功名,也不太愛讀書,可他是銜玉而生啊,大造化還在後麵呢!如果史夫人能和現代論壇聯通,她就會說出這樣一句話來了:今天你對我愛理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在滿心為寶玉不平報屈的時候,史夫人可沒思慮起此事發生後,此刻黛玉在安郡王府會是什麼樣的處境。或許,她也是想起過的,但那念頭隻是一閃而過,隨即就被對寶玉的關心和愛憐淹沒了。兩個玉兒,史夫人雖然嘴上都是心肝寶貝地喊著,但真正的寶貝從來隻有一個!
東府的尤氏卻是被氣炸了肚子,她一向是循規蹈矩的,在家中也是待人寬厚,從不惹事,這回卻也受到池魚之累,真正是無妄之災!
莫名被叫到宮中,戰戰兢兢地跪在坤寧宮正殿外,垂著頭聽憑年輕的女官代表著皇後,狠狠訓斥了她們半晌,膝蓋都跪得青紫,鑽心的疼痛。這還不說,還要禁足在家中,苦哈哈地抄寫《女則》百遍,弄得筆都握不住,手指頭都伸不直了。下麵好長一段日子裡,自己都沒臉出去見人。可究竟犯了什麼錯,開始她都還都是一頭霧水的,那女官也沒給說明白啊。昏昏沉沉地回到家中,心腹下人才給她打聽出來。
這叫什麼事!尤氏再好的性子,也忍不住發作了,在賈珍麵前狠狠地吐槽起來。賈珍也陰沉著臉,他是族長,賈家的盛衰,他是要承擔責任的。族中的宗老們也找上了他。賢德嬪降位,包括史夫人在內的女眷被皇後下旨斥責,此事非同小可,族人如何不著急?他們許多人是依附著寧榮二府過活的啊!
賈珍也憋屈不已。知道了賈家被怪罪的原因,他也怒了。老太太你真能耐啊,宗室王府也敢算計!更讓他氣憤的是,老太太算計安郡王府,那全是為了她的寶貝孫子寶玉。即使成了,其他的人可都沾不到什麼好處,可倒黴了,卻是大家都要遭殃。
就拿那省親彆院來說吧,寧國府的會芳園整個奉獻出去了,在史夫人的軟硬兼施下,又先後出了五六萬兩的銀子,儘的心,比起賢德嬪,不,現在是賈貴人了,她的親生爹娘都不差了。而且,那修園子的肥缺,又落在了王熙鳳的囊中,不知道她會在其中倒摸了多少銀子去。他這邊的賈蓉和賈薔雖然也分了一杯羹,但終究是殘羹冷炙,不提也罷!算起來,他寧國府可虧大了!
省親彆院已經修建完成,各種物事也已經配置到位,花木都栽種上了,如今賈元春卻不準省親了,大家白白忙活一場!就有人提出來,既然這省親彆院已經沒用了,那不如廢物利用吧,要麼就讓寧榮二府的人住進去,改善一下生活條件,也算物有所用;要麼,乾脆賣給合適的老親吧,為了修這園子,賈家花費也太多了,能收回一點是一點吧。
但這些提議,卻統統被史夫人和二房否決了。她們說,這園子就是為了娘娘而修建的,娘娘此次不能回來省親,以後還是會回來的。現在降位,等風聲過去,史夫人就進宮去向太上皇求情,終究也要複位的,這要是賣了,豈不是大不敬?也是極丟臉的事,萬萬不可!家中姑娘和寶玉住進園子,倒也是個好主意,但也得等到娘娘省親之後,再做打算。
賈珍氣得倒仰,那賈元春什麼時候再來,那園子就白白空著,一點好處沒有,還要花人力財力來維護著?但無奈史夫人輩分高,身份貴重,宮中太上皇還念著賈代善的情分,他開罪不起,隻得忍耐下來。
磕著瓜子看戲的林雪峰和朱氏,對著這樣的變故也驚奇不已,手中的瓜子也掉了一地。咦,著名的‘元妃省親’的大場麵,居然就這麼被蝴蝶掉了?
掰著手指一算,薛家始終安分地在金陵呆著呢,薛寶釵忙著管理家業,壓根沒有起過上京城的心思。賈家如今這樣的情形,料想也入不了薛寶釵的眼了吧?原書中薛寶釵其實是看不慣賈寶玉行為的,兩個本質上觀不合的人,勉強湊在一起,沒有好結果是一定的。
也不知那一僧一道有沒有找上了薛家,但眼下看來,這‘金玉良緣’九成是要涼涼了。看那安郡王府的態度,‘木石前緣’也怕不能成的。賈元春被降位,賈家女眷受罰,林雪峰猜測,也必與此有關。
兩人都有些欣慰,今世的黛玉,已經不是那父母雙亡,家財儘數被吞沒,寄人籬下的孤女了。身為王府嫡女,無論賈敏與他父親感情是否融洽,她也不會受到虧待的。安郡王府還是挺注重規矩的,哪怕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聲,也不可能做出出格的事情來。
儘管不願意讓那報雨露灌溉之恩的‘絳珠仙子’出生在林家,但林雪峰和朱氏對黛玉還是懷著些許悲憫和親近之意的。他們希望那命運悲涼,心思敏感的淒美姑娘,這輩子能夠平安順暢,得到一份前世沒有的幸福,不再是‘一朝春儘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悲慘結局。
古代男人中正常的還是多數,有娘家的維護和規矩倫理的限製,這個年代的貴女,隻要運氣不太糟糕,還是能平平安安地過上一輩子的。就像原身和朱氏,甄士隱和封氏一樣,那些夫妻之間並沒有多麼炙熱的愛情,不過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能相安無事,和和睦睦地生活。
但其實此刻,黛玉的生活並不像林雪峰和朱氏所想得那樣,比原來書中的輕鬆愉快。她被禁足在自己院子裡,服侍的下人們都是周王妃特地挑選出來的信任,原先的都被分散了。特彆是賈敏留下的心腹,世子認為都是心地不正的奸猾之徒,統統攆到了莊子上去,其餘的也分到了各處當差。
李世子妃根據各人的本事和人品口碑,安置到不同地方,處理得很是公平、妥當,大家對此都沒什麼抱怨。也有人還暗自慶幸,早日被調離開了也好,雖然伺候黛玉是清閒體麵的差事,但跟著這個主兒是太危險了,幸虧上麵的主子都是仁厚人,不然,富貴人家出了這等事,打殺了奴婢滅口,也是常事。
王府裡另外請了一位嚴厲的嬤嬤來,每日裡給黛玉講述女子該遵循的規矩禮儀,布置了許多抄寫佛經、女則的任務。如果沒有完成,那嬤嬤就遵照著王爺王妃的囑咐,嚴厲地訓斥,務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黛玉被賈敏養歪了的地方扭轉過來。
黛玉哪裡經曆過這些,度日如年,終日以淚洗麵,自覺自己如身在地獄之中,這才真正是‘霜刀風劍嚴相逼’,悲涼得隻想‘質本潔來還潔去’!
聽著下人的彙報,周王妃黯然歎息。一個人的性子已經養成了,如果沒遇到大的變故,哪裡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呢?該怎麼辦呢?
安郡王想起黛玉也漸漸長大了,女孩子,本想可以留個兩年的,宗室的女兒不愁嫁。現在看來,還是及早就給她相看起來吧。或許,早日定下來,黛玉就能就此安分,他們的一顆星也能放下來了。
還有一點,他私心裡希望,把黛玉許配給一個清正的文官士子,他願意給她準備豐厚的嫁妝,讓她一生衣食無憂;也願意給她日後的夫君一些助力,讓他仕途順暢,黛玉可以妻以夫貴;這並不是說他自己多麼疼愛黛玉,隻是黛玉的婚事好壞,日後過得好不好,也代表了安郡王府的顏麵。黛玉是王府嫡女,如果落魄,他們一家都麵上無光。此時,安郡王一家已經放棄了以前期盼黛玉能嫁到內閣大臣、大學士這樣最上等的文臣之家的想法了,還有找個像當年林海一般有出息的少年英才,也是再不敢想了。
這個嫡女,其實對家族已經沒什麼益處了。安郡王隻希望日後黛玉能隨著夫婿外放出去,遠遠地離開京城,離開大眾的視線。他可以在吏部給活動一下,給孫女婿選個好地方,比如風景如畫,風雅平和的江浙一帶,比起莊嚴肅穆的京城,更加適合黛玉生活。這是他這個祖父對她最後的悲憫和慈愛了。他覺得,這樣安排,是非常對得起這個與家人疏離的孫女兒了。
在安郡王的囑咐下,周王妃和李世子妃開始多方打聽,準備開始給黛玉相看起人家來。
賈家的情況也不太好。此刻,因著嘉仁帝的處罰,為了賢德嬪省親而忙碌了一年多的兩府心氣低落,一股精氣神迅速泄了下來,平日裡藏在深處的矛盾再難壓製住了。各人都有自己的思量和委屈。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