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正與他言笑晏晏的賈雨村,崔嘉心中暗歎不已,真正是不能以貌取人啊,誰能想到,眼前這相貌堂堂,風度儀態俱佳,言談學問也非常出眾的男子,竟然人品會那麼低劣呢?那等忘恩負義的行徑,連那野蠻驕橫的薛蟠也是做不出來的!賈寶玉抨擊‘祿蠹’的話語雖然偏頗,若是指責的對象是賈雨村,那倒是半點不錯了!
甄士隱若沒有資助鼓勵窮書生賈雨村上京趕考,他未必能高中進士,再幾經周折,當上金陵府尹。換個彆的人,不是靠著抱賈家大腿才起複做官的,雖然也要看四大家族的顏麵為薛蟠開脫一二,但還不致完全沒有底線,胡亂判案,英蓮說不得還能在門子的舉手之勞的幫助下下逃得一線生機。
唉,在這個扭曲的世界裡,真是‘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啊!有種說法,是指若沒有甄士隱的慷慨解囊,賈雨村沒有盤纏上京,取不到功名,就沒有後麵的當官作惡。所以,甄士隱雖然自己是個好人,但他識人不清,心誌糊塗,這份因果就算在了他頭上,才有了後來的家破人亡!這,也未嘗沒有幾分道理。所以,自己必得挽救英蓮的淒慘命運!崔嘉再次暗暗地提醒自己。
賈雨村心中誌得意滿,和崔嘉說起他在京城參加會試、殿試的經曆和榮耀。朝廷給了新科進士們三個月的探親假期,路上的食宿交通官府都給解決,賈雨村父母雙亡,回鄉不過是拜祭一下宗祠,順便接回糟糠之妻,那不著急。他路上想起了識才愛才,還贈送了他五十兩銀子讓他上京考試的甄士隱,若不親自上門感謝一番,豈不顯得自己不知恩義,那可對名聲有損。
還有,他記得很清楚,他在甄府做客之時,有一位在自己的院子外摘花的丫鬟衝著自己嫣然一笑,容貌不俗,讓他迷醉。自己那時還隻是個落魄書生,那名叫嬌杏的丫鬟卻看出我是個非凡人物,對我有情,顯見是個慧眼識人的紅顏知己啊,賈雨村心中思忖道,我與嬌杏正好似李靖與紅拂女一般的英雄美人,此番去拜訪一番,正好也可以借機向甄家求取嬌杏,納為妾室,結下一段佳話來!
打著這樣的主意,賈雨村對著崔嘉更加親密,提出兩人以兄弟相稱。他已經去過了姑蘇城,聽說了甄家的慘變,也跟著歎息不已,極力安慰崔嘉,並拍胸脯保證一定會為了此事出力的。他的那些同年日後都會授官,可以幫得上忙。
賈雨村一臉的關切和同情之色,崔嘉麵子上和他言不由衷地應酬著,心中佩服他的影帝演技,怎麼能表現得那麼情義坦蕩,裝得那麼像的呢?崔嘉不禁感歎這些古人著實心機深沉,普通的現代人相較起來,完全不是對手。如果自己不知道劇情,也會被他的表現迷惑的!也或許,現在的賈雨村還算有些良心的,隻是日後在官場中慢慢抹滅了。
無論是哪一種,對賈雨村其人,敬而遠之,才是最好的方式。不能得罪,更不能掏心掏肺,想起他以後的官職—金陵府尹,崔嘉覺得,既然是躲不過的,那麼不如找準機會利用他一把,比如日後在和薛家的糾葛中,讓他不得不對甄家施以援手。
欠下的債,就得還回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也為被辜負了恩義的甄士隱出一口氣。
崔嘉設宴招待了賈雨村,席上,賈雨村半遮半掩地提出願意出重金買下嬌杏為妾。
聞言,崔嘉心中冷笑,難忍鄙夷之情,恩人家中愛女走失,賈雨村此刻竟然還有心思打人家丫鬟的主意,這要說他感同身受地為甄士隱傷心,那怎麼也說不過去的。
不過,崔嘉麵上絲毫不顯,言行如常,賈雨村倒也沒看出異樣來。這個年代裡,女兒本無足輕重,英蓮不過一個五歲的幼女,丟失了難過一陣兒便罷了,殺女賣女的父母也多了去,世人不以為奇。
嬌杏本是封氏的大丫鬟,甄士隱夫妻對她一直都很善待,一朝飛上枝頭變鳳凰,成了賈雨村的妾室,為他生下兒子,母以子貴。不過一兩年功夫,賈雨村原配亡故,嬌杏又被扶正,可應了她的名字‘僥幸’!但後來甄家家破人亡,封氏境遇悲慘,書中也沒有提到過她對舊主伸出援手來。賈雨村任由薛蟠帶走英蓮做奴婢,也不知道她知不知情,或許她和賈雨村正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兩人都是生性涼薄無情的!
這樣的人也無需留著了,按照劇情,賈雨村最後也沒有好下場,‘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杠’,嬌杏享受了夫貴妻榮,那定然也要與之同甘共苦的。不過,在這方麵,崔嘉覺得,也是可以做些文章的。
崔嘉做出了很鄭重的模樣,細細問明白了賈雨村的心意後,他慷慨地表示,賈雨村日後是要做官的,縱然是妾室,嬌杏的奴婢身份也不太體麵,不如他放了嬌杏的身契,讓封氏認下她為義妹,對外就說嬌杏是其鄰居之女,因父母亡故,無人教養,封氏被她親戚哀求,收下她來家中,照顧英蓮和封氏。因此,甄家並沒有拿嬌杏當做婢女看待,主要是讓她跟在封氏身邊學習些規矩和管家的事務。為了不招惹家中下人的嫉妒,因此沒有說明此情,讓嬌杏也拿著一等大丫鬟的月例以做遮掩。
崔嘉記得,曆史上西方國家就有這樣的風俗,鄉下小康人家的女兒自願去貴族家中為貴婦們做女仆、女伴,還不要薪水,主要就是去學習上層社會的規矩,開闊眼界,長見識,也給自己增加身份,說出去是在xx夫人身邊接受教養的,有麵子,還能與貴婦貴女們多少結下些情分來。所以,這樣的機會大家都趨之若鶩,料想這解釋就很合理了。
賈雨村更加歡喜,這樣一來,嬌杏的身份就比較體麵了。崔嘉含笑接受了他的感謝,這樣挺好,日後英蓮不但是賈雨村恩人之女,也是他扶正了的嫡妻嬌杏的外甥女了。他要多不顧臉麵,才能把英蓮判給那薛蟠為奴?
這樣的事隻要傳出去,縱然四大家族再如何有權有勢,賈雨村的名聲也要徹底毀了。以他的城府和精明,他是不敢輕易那麼做的!
若是他想隱瞞下來,蒙混過去?哼哼,那也由不得他了,崔嘉過幾年就會派人盯著薛蟠,他多年來在衙門裡花下的功夫,打點好的人脈,難道就不會作用?他會當堂認下那苦命的孩子,帶她回家,從此,這世界上隻有甄家的女兒,再沒有什麼香菱!
“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英蓮在顛沛流離和驚懼痛苦中度過了幼年和少年時代,但她一定會有個安寧和幸福的未來!崔嘉暗暗地立誓道。
崔嘉和封氏說了賈雨村的意思。封氏自然不會拒絕,此事對兩家人都是有利的,她不會舍不下一個丫鬟。而且,她聽聞了此事後,對嬌杏也生出些芥蒂來,怎麼看都覺著嬌杏與賈雨村之間似乎有些不清不楚的私情,否則她不過是個丫鬟,又不是那種絕代佳人,賈雨村怎麼會因一麵之緣,就念念不忘麼?這樣不守女子本分的,出去了也好!
封氏當麵撕掉了嬌杏的身契,認下了她為義妹,以義姐的名義,為她準備了一份還算不錯的嫁妝,衣服首飾都有,還給了她一百兩銀子當壓箱銀子。賈雨村因此可以給嬌杏一個良妾身份,兩人對甄家都稱謝不已。
嬌杏坐著四人的花轎,被賈雨村迎上了官船。三日後,賈雨村滿麵春風,帶著嬌杏前來回門,也順便和崔嘉辭彆。臨行前,賈雨村無意間提到了他落魄時曾經寄居過的葫蘆寺。
“兄長,那葫蘆寺買下了你原來的房子後,好生修整了一番,把你那邊略加變動,便做了彆院。那地方清淨雅致,不少香客都願意來住上幾日。原來的地寺廟地方,就頓時寬敞了起來,佛殿擴大了不少,寺廟裡還把院子清理了雜物,添置了幾口水缸。”
賈雨村驚歎道:“聽說過三月時,葫蘆寺炸貢,有僧人做事不細致弄翻了油鍋,著火燒了起來,火勢不小。幸虧寺廟裡的院子開闊了,幾口大水缸裡的水多,滅火及時,總算沒釀成大災,實在是菩薩保佑。不,該說是葫蘆寺沾了兄長舊宅的福氣護佑!”
“哦,有這等事?”崔嘉心中一動,葫蘆寺依舊失火了麼?但是,因為他的行為使得事物發生了變化,所以就出現了一個與書中迥異的結果?
崔嘉心中很是振奮,這說明,自己的努力還是起了些成效的,儘管那改變並不是立時便天翻地覆,但卻是潤物細無聲地在慢慢發生了。
“主持定然很生氣了吧,他如何處置的?”崔嘉試探著問道。
“生氣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他狠狠責罰了肇事的僧人,又命人再增加了幾個水缸,還打算叫來工匠動工,引來一道活水,預防著再遭祝融之災!”賈雨村回答道。
“主持是個會辦事的!”崔嘉嘴上誇讚了一句,心中卻想著,這肇事的僧人會是那門子麼?若是葫蘆寺安然無恙,那門子沒有還俗,賈雨村這葫蘆官將如何判這葫蘆案呢?那情形,他真有些期待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