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淞受封的消息傳出,賈家很快也知道了。史氏不禁對著賈政的妻子王氏感歎了一聲:“你妹妹的這個小叔子倒是個有能為,有氣運的,嘖嘖!”
本來幾家老親中,薛家是最墊底的,根本不能和他們相提並論,但這些年卻是混得風生水起。算一算,這些變化不過是十餘年間發生的事情。自然,薛老爺是老成穩重的,說到底,還是生了個爭氣兒子薛淞的緣故啊,帶挈得整個家都上升了階層,改換了門第。
這個兒子,可算是生得值得啊!史氏心中對薛家也是羨慕得緊,同時也有些酸酸的,賈家曾是何等顯赫,薛家一直是仰視著他們的,但自己膝下兩個兒子比起薛淞來,可差得遠呐,唉!
史氏覺著有些失落,情緒低沉起來,不過,她隨即便想到了孫子賈寶玉,立刻精神就一振。這孩子可是銜玉而生啊,來曆不凡,必定是大造化的,就像那生在大年初一的元春,被選入宮中的元春一般,賈家的福氣還在後麵呢,也不用太心急了!
“唉,國公爺還在世的時候,就對那薛淞很看重的,可見他的眼光是極好的!”史氏想起當年賈代善還有意嫁女兒給薛淞,不由輕歎了一聲。如果那時事成了,薛淞成了賈家的女婿,那些好處,賈家也能分潤不少了。
可惜啊,她和國公爺膝下隻有賈敏一個嫡女,而庶女賈柔的身份太低,薛家隻怕也看不上的。也是天公不作美,誰會想到那時薛淞會驟然病倒,連殿試都沒參加,就趕著離開京城了呢?
人算不如天算啊!如果他當上了進士,少不得要留在京城裡觀政三年,憑著國公爺的手段和威勢,薛家說不定也隻能應下這門親事。那時的薛家,還沒有被賞賜爵位,尚未起來呢,腰杆子可不像現在那麼硬正!
如果知道薛淞有這樣的能為和運道,那國公爺怎麼的也不能錯過了他啊!史氏懊惱地歎了口氣。
賈敏嫁得也是好的,林家清貴富裕,林如海仕途順暢,如今做著揚州巡鹽禦史,天下頂尖的肥缺。隻是啊,她的女兒命薄啊,幾個月前在揚州仙逝,身後沒有兒子,隻留下一個嬌弱的女兒林黛玉。史氏自聽到賈敏的死訊後,便琢磨著要把把林黛玉接到京城榮國府裡親自撫養。當林如海卻舍不得,他子嗣上極艱難,妻子死後,他與女兒是相依為命的,如何舍得唯一的親人遠離呢?
史氏讓往揚州奔喪的管事轉達了自己的意思,道黛玉是喪母長女,若無人教養,日後婚事上都被人挑剔嫌棄。如果送到榮國府,在貴為國公夫人的外祖母身邊長大,那就不必擔心了。林如海為了女兒打算,已經有些意動,雖然沒有立刻答應下來,但口氣也有些猶豫。過些日子,史氏準備成熱打鐵,再去信勸說。
“黛玉若是來了,她一個喪母的孩子,你們做舅母的,要多關心愛護她才是!”史夫人正色吩咐道,看著兩個兒媳邢氏和王氏在她麵前立起身,恭恭敬敬地答應下來,滿意地點點頭。
林黛玉不僅僅是她的外孫女,也是維係著林如海和賈家關係的紐帶。隻要林黛玉在,林如海就不能和賈家疏遠了去。林如海年歲不小了,已經對子嗣灰了心,說自己無再娶之意了。那麼,他滿腔的父母慈愛,隻會傾注在林黛玉一人身上。林如海位高權重,林家家資豐厚,敏兒的女兒自然是形貌出眾的,這年歲,這門第,和寶玉也正相配,這不是天作之合麼?
黛玉來了之後,和寶玉青梅竹馬,定然是情分深厚,日後她嫁給了寶玉,兩人親上加親,孫子、外孫女都在她膝下承歡,那有多好!林如海看著愛女的份上,也自然要扶助著賈家和寶玉。
想到此處,史氏按捺不住,吩咐王氏回去告訴賈政,要再寫上一封懇切的信,命人寄往揚州去,好歹要說服了林如海。
王子騰夫人這些日子被王熙鳳哄得很開心,她從利益上,感情上也樂於給王熙鳳促成一個好姻緣。明白了王子騰的打算,王夫人便大方地拿出各種首飾衣服,給王熙鳳精心裝扮。王熙鳳本來就生得美貌俏麗,華衣靚裝之下,更是光彩照人,讓人目眩神迷。
王熙鳳隨著王夫人到賈家做客,她很會察言觀色,能說會道,對著賈家的掌權人史氏是殷勤奉承,與姑母王氏也是親近得很,處處逢迎。這樣去了幾回後,史氏挺喜歡美貌能乾的王熙鳳,覺著有些自己年輕時的影子。眼見已鋪墊好了,王子騰夫人便含蓄地向史氏說出了王家有意和賈家再親上加親,讓下一代也延續兩家情義的願望。
史氏仔細想了一想,王家如今勢力日盛,賈家需要王家的支持,需要更緊密的關係來維持兩家的關係。而王子騰沒有子嗣,已決定由侄兒王仁兼祧兩房,那作為王仁親妹妹的王熙鳳的價值便不同了,她不再隻是鹹魚王子勝的女兒了。王子騰既然有這個意思,這門親事倒也做得。賈璉不會讀書,前程也就是這樣的,王熙鳳配他,是綽綽有餘的。
王氏卻是有些左右為難,王熙鳳嫁到賈家,自然會和她這個姑母站在一邊,增強她們王家人在榮國府的勢力,這是好事。但是,某種程度上,也是分潤了王子騰對她的支持,日後兩人若是利益衝突起來,王子騰是支持她這個妹妹呢,還是侄女呢?
但王氏知道,賈王兩家,王子騰和史氏達成了一致,她也反對不了的。她捏緊了手中的帕子,心中轉著念頭,思量著等王熙鳳過門後,該如何籠絡掌控她,她這個侄女雖然不是善茬,但其人浮誇張揚,貪慕虛榮,又勢利愛財,這一點倒是可以利用起來。
賈璉被王熙鳳迷住了,對這門親事並無異議。賈赦心中有些不得勁,怎麼兩代人都要娶了王家的女人?但他說了也不算,也沒膽子拒絕王子騰,王熙鳳看著也是非常出眾的,他沒有挑剔的理由。
再說了,王子騰說了,王家會給王熙鳳準備一份很體麵豐厚的嫁妝,賈赦聽了便很高興,覺著他這一房臉上有光。哼,老二家的賈珠當年迎娶了金陵國子監祭酒家的女兒李紈,那嫁妝就有些寒素了,這樣看來,還是勳貴人家的女兒實惠啊!
雙方各自有意,這門親事便定了下來,開始了走親的流程。
揚州這邊,林如海收到了賈政替史氏寫的信,他思慮良久,最後還是沒有定下主意來,覺得兩下為難。
賈敏去世不久,身為女兒的林黛玉按照禮法還是要守孝的,去了榮國府,如果身著孝服,隻怕會衝撞了外祖母,賈家人也忌諱。但如果和平常人一般裝扮起居,怕會被人說為不孝,這可是對名聲有損的。
再者,林黛玉身體嬌弱,時常生病,林如海也頗不放心。是不是等再過一兩年,林黛玉守孝差不多了,身體也好些時,再送她上京更好?在史氏膝下生活幾年,也能有了個被國公夫人教養的名頭,不會耽誤婚嫁的。
林如海記得,當年他在京城時,和薛家的薛淞也相處得還不錯,有時兩人也能講些家常閒話。一次,林如海說起一位同僚來京城做官,他納了小妾貼身伺候,把妻子和兒女丟在老家儘孝,妻子伺候父母,料理家事;兒女替自己承歡祖父母膝下。
這在官員中,是平常之事,但薛淞確實極不以為然的。他認為這樣做,是離散了夫妻和父母之間的親情,長期下去,彼此之間的關係定然會疏遠冷淡的,這還談什麼夫妻恩愛,父慈子孝,那是悖逆人性!
而且,大家族中,往往人員複雜,沒有丈夫和父親在身邊,若是被人明裡暗裡地欺負了,也無人依靠,無處訴苦的!內宅裡的事務瑣碎幽暗,論起來算不上什麼大事,難以宣之於口,就是如細針刺著肌膚,苦痛自知。
當日林如海沒放在心上,一笑置之,以為那是旁人的家務。此刻,忽然鬼使神差的,卻想起了薛淞的這一番話。他不禁心中觸動起來,在他印象中,在賈敏的口中,榮國府那是顯赫尊貴的,父母是極慈愛的,兄嫂對她們也是情深友愛的
林如海躊躇不決,嶽父對他有恩,曾大力提攜過自己,嶽母對他們夫妻也很慈愛,舅兄賈政也是愛讀書的,與他關係不錯,隻大舅子賈赦是紈絝,與他不太投緣。
隻是,如今嶽父已經去世,嶽母年紀大了,聽聞現在榮國府是賈政的妻子王氏在管家。他與王氏並不太熟悉啊,不知其品性為人如何?再說了,這些年過去了,他早離了京城,榮國府內宅裡是何等情形,他真不太清楚。黛玉是個嬌弱姑娘,在旁人家過活,總不如在自家自在啊!
左右思量,拿不定主意,林如海索性拿起桌上的書報翻閱起來,以轉移思緒。忽然,他看到了前期的邸報,一眼掃過去,咦,薛淞受封子爵?
他連忙仔細看下去。看完後,林如海長籲了口氣,這薛淞,真是個頭腦靈活,手段果決之人,這方麵,他比不上啊!
腦中靈光一現,對啊,薛淞不是正在金陵城守孝麼?當時,薛老爺病故,他還命管家打點了一份奠儀送去的。薛淞在京城日子不短,他的大嫂又是賈王氏的妹妹啊。有這層親戚關係,他們以前還相處得不錯,自己何不修書一封,或者親自去一趟金陵城,向他請教一番,問問他的高見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