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久,薛瑾萱與顧進士完婚,兩人住進了薛家陪嫁宅子。回門時,薛蟠和王秀雲見小夫妻倆有商有量,和和美美的,站在一處,十分相配,心中都覺得十分安慰,女兒妹妹終於有個好歸宿。又過了些天,他們見薛瑾萱婚後生活非常適應了,而金陵城的生意也不能耽擱太久,薛蟠和王秀雲就決定回去了。
臨行之時,薛淞一家和薛瑾萱、顧進士都來碼頭送行。王秀雲不忍與女兒分離,拉著薛瑾萱直抹眼淚,絮絮地說著話;薛蟠則懇切拜托叔叔嬸嬸關照點妹妹,她一個人遠嫁到京城,母親和哥哥都不在身邊,擔心她受委屈,薛淞和方氏自然滿口答應下來。在依依不舍的囑咐聲中,薛家三人揮手作彆。
薛瑾萱含淚望著遠去的航船難過,顧進士站在她的身邊喁喁細語,看情形就是在安慰妻子,神態親密。薛淞在遠處默默的望著這一幕,忽然心中就回憶起原書中的一曲終身誤來都道是金玉良緣,俺隻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幸好,今天薛瑾萱不再是這個淒涼的結局了。
或許,薛瑾萱此生和顧進士之間並無那麼刻骨銘心的愛情,談婚論嫁時也有自己的私心考慮,但能夠相守相伴,彼此扶助,一生平淡而幸福,也未嘗不是一種圓滿。顧進士勤勉踏實,正派溫和,若無意外,終會為薛瑾萱掙來鳳冠霞帔加身。對於這個年代的女子來說,這就是很美滿的婚姻了。
原書的薛寶釵是現實的,如果她和現在的薛瑾萱換個個兒,想來也是願意的。生活不是美麗的童話,自有無數煩憂和難題,童話也都是以王子和公主從此快樂地生活在一起而結尾。可見童話也無法正視實際生活中的一地雞毛啊
薛淞不禁又想起了書中那對讓人意難平的情侶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可縱然讓兩人如願在一起了,當真就一定會是一段佳話麼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家族走向末世,不經風雨的賈寶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卻又同樣的孤傲清高,那些紅塵俗事入不得眼,薛淞都不敢,也不忍去想他們被瑣粹的庸常生活消磨的情形。
對了,林家,薛淞立刻又想起了林家。等她們進京後,讓方氏去問候一番吧,看能否幫上什麼忙。無論是出於與宋先生的交情,還是對書中林黛玉的悲憫之情,薛淞都不會冷漠地袖手旁觀的。
又過了幾個月,林家收拾好了行裝,奉皇命到了京城。林家這回把曆年積攢下的細軟、衣飾、字畫書本等都悉數帶來了,好的家具也讓人搬運了,這些足足裝了幾條船,可見她們是決定要在京城裡安家落戶了。
林如海捐獻的家產已經與朝廷派去的官員交接完畢,林家上京是由官府一路護送的,路上頗為順暢,沒受什麼罪,連年老的林老姑母和嬌弱的林黛玉也能堅持下來。
泰安帝下令賞賜了林家一處江南風格的宅子,精致幽美,一應擺設都齊全,還帶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花園,十分體麵舒適,可見朝廷對林家的優待。林如海捐獻家業,泰安帝收獲到的可不僅僅是一大筆銀子,這更是朝臣對他效忠支持的榜樣啊,因此,他也不會虧待了林家婦孺的。
還有,林如海對他的貢獻不僅於此
林家人住進了那宅子,先閉門修整了幾日。之後,便開始在京城裡的生活。
為表對林家的獎賞和重視,皇後特地宣旨,召見宋先生和林黛玉入宮覲見。雖然見麵時間不長,不過兩盞茶的時間,皇後對著她們撫慰了一番,問一問有何困難之處,再賞賜下不少東西,這接見便結束了,女官示意兩人可以謝恩退下了。
但得到皇後召見,這是何等的榮耀。泰安帝和皇後的態度,便是向眾人表明了,縱然林如海已經不在了,但他的妻女還是有朝廷禮遇維護著的。若有人動歪心思,想欺淩孤兒寡母的,就要掂量掂量了
林家人初到京城,方氏擔心她們人生地不熟的,先就打發了家人去給她們跑腿打雜。等她們安頓下來後,方氏便帶著薛舒辰上門來拜訪,問一問這些年來的情形,看她們有什麼難處需要幫忙的。她們這樣的交情,可就不用客氣的,隻管開口。還有,宋先生和林如海的婚事,林如海的安排,其中內情,她也心中很好奇。
宋先生帶著林黛玉接待了薛家母女。認過人後,宋先生讓林黛玉陪著薛舒辰去花園裡散散步,她與方氏說些私房話。林黛玉對明媚舒展的薛舒辰很有好感,便欣然應下。等到兩人走到室外,宋先生看著方氏關切的眼神,思索了一下,便緩緩地講述起來。
那時,宋先生麵臨著家中的逼婚,被薛淞指點後,便試探著向林如海求助。林如海對她的處境很是同情,但又苦於那是宋家的家事,他委實也沒有理由插手啊
正在憂煩之際,林老姑母給他出了個主意。這些日子以來,林老姑母對宋先生的印象很好,覺得她秀麗大方,知書明理,且也是官宦人家出身,是個極恰當的當家主母人選。平日裡她聽林如海說起宋先生來也頗為欣賞,對她與旁人不同。既然如此,那不如就迎娶她了吧。
一來,林如海有個知冷知熱的妻子關心照顧,林黛玉也有了母親教養,旁人再也不能以此挑剔;二來,也是解了宋先生的難題啊,這年頭,婚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宋先生雖然自己能安身立命,不依靠著家中過活,但她父親繼母要逼著她嫁人,倫理上她也反抗不得這不是一舉兩得,對大家都是好事麼
林如海聞言有些動心,他自忖年紀不小,續娶有些為難,自己年紀不小了,不願娶個年少女子,耽擱人家的青春,也不肯尋個寡婦或者改嫁的女子為妻,但宋先生是個很合適的人選。於是他便含含混混地請老姑母試探宋先生的心意。
“收到你們要訂婚的消息,離你像林大人求助的時間不久吧,可見你們這進展還是很快的。賈家對此可有些不滿呢”方氏對此有些好奇,當時林如海借給了賈家整整十萬兩銀子啊,以此換來了賈家的默認。這樣看來,林如海是很急著操辦婚事的。
宋先生眼中露出一絲感傷,輕輕地搖搖頭“原本夫君也有些思慮的,擔心黛玉能否接受旁的女人取代她母親的地位,按習俗要征求賈家意見,如何和宋家相處等等,這些都要時間,以夫君的性情,他本會選擇緩緩而為,做得水到渠成的”
“隻可惜啊,他沒有時間了”
“啊”
在宋先生平靜地敘述中,方氏了解了其中的原委。原來,林如海開始考慮與宋先生的婚事,向她隱晦地談起過婚事了。
宋先生對儒雅精明的林如海也是願意接受的。能成為巡鹽禦史夫人,丈夫很有學問,形貌也好,對一個大齡女子而言,沒什麼可挑剔的,至少比家中逼著她嫁人的對象要好得多。而以林如海的官位和權勢,宋家也不敢反對,隻會對她嫁得貴婿而欣喜不已。
就在兩人心意相通,正準備慢慢籌劃之際,林如海忽然生起病來了。起先隻是有些虛弱,但久治不愈,且逐漸加重,最後,林家找來名醫診斷,發現這竟然是中了毒,這毒來得緩慢,卻是無藥可治
林如海,注定了要死,且那時間,就在一年之間
聽到此處,方氏驚呼出聲,瞪大眼睛望向宋先生。
宋先生輕歎了一聲“子君方氏的小字,我把內情告訴你,是因為信任你的人品。再有,薛大人是皇上的人,對你們夫妻倆,我也無需隱瞞。”
“如海思來想去,雖然他是太上皇選拔的,但他始終該效忠的是朝廷。因此,他決心把江南的一些黑幕,最重要的是巡鹽衙門賬本裡的貓膩稟告給皇上,那是幾代人延續下來的虧空,其中涉及到宮中和甄家。儘管如海做得很小心,但還是讓彆人發現了蛛絲馬跡。於是,不久之後,就有了他中毒這個結果。”
“如海自知自己生命難保,便安排起自己的後事來。他向我把實情和盤托出,讓我選擇。一是他給我一筆豐厚的錢財,安排我來京城投奔你們,以躲開家中父母的逼迫,這樣無論林家有什麼事,也不會連累到我;”
“第二種麼,就是他立刻加快流程,三媒六聘地迎娶我,這樣我就是正式的林家主母。他會把林家的大半產業捐獻給朝廷,以此和先前的功勞,皇上會對林家維護和回報的。我可以以林夫人的身份,衣食無憂,也擺脫了宋家的束縛,女子出嫁從夫,娘家從此之後隻是親戚一樣的存在了。林如海許諾會在生前竭力為我安排好生活保障的,留下足夠讓我傍身的錢財,和宋家說好了,下很重的聘禮,加進我的嫁妝中,而嫁妝,是我婚前的財產,旁人是動不得的。隻是他不久於人世,我就會成為官家遺孀,日後也難再嫁,還需承擔起贍養老姑母,教養林黛玉,給她尋個好人家出嫁的責任來。他覺著這對我也很不公。”
“我選了第二種”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