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的時候,菲律賓、俄羅斯、泰國、越南、緬甸也會陸續上映。”
擁有未來眼光的吳淵知道,接下來十幾年,華夏的影院市場都是一片大好,可以說隻要開電影院,那就能賺錢。
平均收視率破4,最高收視率破6大概是個什麼水平?
劉一菲版本的《神雕俠侶》,在播出後,最高收視率8.87,首輪平均收視率超過了5.1,而這個成績還排不進2006年電視劇收視率前十。
雖然,排片率還是沒辦法保證,但隻要打通了院線的渠道,具體的排片多少,就要看到時候上映時電影自己能不能爭氣了。
“除了亞洲地區外,《畫皮》在多倫多電影節,還賣了歐美十多個國家的發行權,錢不多,隻有兩百多萬美元,但也聊勝於無吧。”
哪怕這部電影的導演是吳淵,哪怕這部電影在國內都被誇上天了,被譽為今年最有藝術價值的電影,也依舊叫好不叫坐。
“吳導,《畫皮》的上映已經協調好了。”
divcass=”ntentadv”“12月28號,華夏、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五國會同步上映。”
在這個舉國歡騰,慶祝祖國媽媽生日的日子,吳淵拿下了戛納評委會大獎的文藝片《愛》,在全國兩千多家電影院,同步上映了。
而這還不是什麼個例,實際上韓國電影行情好的時候,每年都有觀影破千萬人次的電影,行情不好的時候也有八九百萬觀影人次。
吳淵雖然不奢望光影時代能做到萬達那樣的龐然大物,畢竟人家背後是有房地產母公司支撐的。
如果最終的平均收視率能破4,最高收視率能破6,那就能拿到一集50萬的價格。
要是《命中注定我愛你》真能平均收視率破4,那就算多給800萬,也不算什麼事了!
這個條款最終談下來後,可以說是雙方都很滿意,都希望最終能履行最高的那條。
比起發行,他倒是對院線市場挺感興趣的。
都是年輕人,都接觸過港台地區的偶像劇,在有完整的劇本大綱,甚至有重要劇情點的劇情細綱的情況下,他們還是能很好完成本職工作的。
有些惆悵的為華語文藝片市場歎了口氣,吳淵平靜的等待著《愛》的內地票房成績。
嗯,現在光影時代有電視劇編劇部了,員工都是從北電文學係挖來的,主要負責的工作就是按照公司給的劇本大綱進行內容填充。
2004年上映的《太極旗飄揚》,累計獲得了1175萬觀影人次,相當於整個韓國有四分之一的人都進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
萬達為什麼後來成為了國內第一大電影公司,甚至比阿裡、騰訊等互聯網企業還要更具統治力?
沒有舉行什麼首映禮,也沒有邀請記者。
自從《英雄》席卷全國之後,國內的文藝片市場就在迅速萎縮。
你得和全國各大院線有過硬的關係,才能夠將自己承擔發行的電影,拿到全國各院線上映,並且確保排片率。
但這是錯誤的想法。
今年正是全國院線市場駛入快車道的一年,每個省、市的新建影院都進入了大爆發時期,一年能有上千家新電影院建成。
吳淵對這部電影的票房,是真的沒抱多大期待。
2009年《阿凡達》上映時,更是引發全球及我國的數字影院——尤其是3d影院的建設高潮。
對吳淵來說,《愛》這部文藝片的主要收益,還是靠歐洲賣版權。
他雖然在韓國的名氣不小,畢竟是好來塢大導,但不管是《入殮師》還是《你的名字》,在韓國上映的規模不大,都隻獲得了幾十萬觀影人次。
情況還算喜人,有《你的名字》玉珠在前,再加上《畫皮》這種東方奇幻電影,又很能被亞洲市場接受,所以這部電影的亞洲發行談的非常順利。
所以看似這個成績好像並不高,連前十都沒有,似乎很容易達成?
又想多了。
這是平均收視率哦,可不是最高收視率,最高收視率都破10了。
2010年前,電視劇收視率前十基本是央視霸榜,央視一套的電視劇,最低收視率都能有45,最高像去年的《京華煙雲》收視率8.7。
伱讓我在互聯網上人雲亦雲的吹捧這部電影幾句,誇獎這部電影幾句,那沒問題。
實際上在韓國,看電影是非常普及的一件事。
時代的洪流真的很迅速。
2002年,內地票房前十的電影裡,有五部都是文藝片。
三大票倉華夏、韓國、日本都是分賬發行,12月28號一起上映。
上握住製片,下握住院線,隻有這樣的電影公司,才具備優秀的抗風險能力,在圈內才能隨心所欲,不用擔心受製於人,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最遲明年,也就是2006年,光影時代自己的院線品牌,就應該著手建立了!
“韓董在發行方麵是專業的,這方麵的事情交給你,我放心!”吳淵樂嗬嗬的在電話中說道。
當年《入殮師》上映的時候,還能有五千多萬的票房,但是當票價翻了一倍後,張國榕的《如果·愛》在內地也隻獲得了五千多萬票房。
明年公司的編劇和電視劇部門,主要就是要做出《放羊的星星》這部劇,爭取在2006年就播出。
但他也想做一個屬於自己的電影生態圈,打通電影行業的上下遊渠道,做到至少不受製於人,可以自己內部循環。
可是如果院線渠道都沒打通,各院線連上映都沒上映,那觀眾就算再想看,也隻能乾瞪眼。
10月中旬,負責《畫皮》發行方麵工作的韓董,親自給吳淵打來了電話,告知他《畫皮》的發行情況。
為什麼這麼說?
就這還是考慮到這部電影在戛納拿了大獎,影迷們的期待值很高。
畢竟韓國才四千多萬人口,類比華夏,12億人裡,也就一兩千萬電影觀眾而已。
因為前兩年做影院的話,放映廳還是要做膠片放映廳,因為主流的電影還是以膠片電影為主。
電話裡,韓董對《畫皮》在韓國市場發力頗為期待。
但是讓人鬱悶的是,從2006年開始,華夏或者說全球電影行業,就進入了數字電影時代了。
首映當天六百萬,第二天五百萬,第三天三百萬,隨後就跌到了一天隻有一兩百萬……
光影時代目前並沒有涉足發行市場,吳淵也不太想做發行。
至於之後院線能不能做大做強,就得看他能不能不斷賺到錢支撐院線擴建了。
錢!才是限製一切企業發展的核心難題啊!
“必須要多搞錢啊!”吳淵在心裡不斷默念。
淩晨還有一章,不過會比較晚,明天起來看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