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要是融資次數多了,手上掌握的股權太少了,光影快播可就會成為獨立於光影集團的公司了,不能如臂使指。
所以在公司上市之前,他最多隻能對光影快播進行23次融資,錢必須精打細算的用。
“希望這錢夠用吧。”吳淵喃喃道。
優酷從創立到上市,2005年11月到2010年11月,一共融資了六次,拿到了1.6億美元的資金來發展公司。
就這,上市後優酷在2010年2013年的三年內,合計還虧損了13.82億元。
這還是沒開啟自製劇、版權時代的情況下,就虧了這麼多。
光時代這邊未來兩到三年裡,預計能到手的6億美元利潤,就是吳淵準備給光影快播20082014年發展使用的。
至於2014年之後?
當然是開始融資然後啟動上市程序了啊!
2014年之後的互聯網視頻大戰,光靠自己,吳淵是真頂不住啊!
到2021年,優酷一年虧損61.18億,2020年更是虧了114.46億.
另外一位巨頭奇異視頻,2018年至2020年,淨虧損分彆為90.6億元、102.8億元、70億元……
就算吳淵給光影時代的定位是小而精,不像三巨頭那樣大而全,那一年也最起碼虧個二三十億吧?
真讓他自己出錢來填這個無底洞,那就真成冤大頭了。
互聯網行業,真是不把錢當錢的!
“今年之內,務必要將這四部電視劇給拍出來。”在電話裡,吳淵斬釘截鐵的對李曉萍吩咐道:“不隻是電視劇,電影方麵也要跟上。”
“張國榕那邊的新電影計劃,公司的第二期青年導演扶持計劃,還有李陽的新電影,都要籌備起來。”
“今年雖然隻有《地心引力》和《李文》這兩部電影上映,但明年公司至少得有4部電影上映,要翻一倍!”
“對了,《最好的我們》和《你好,舊時光》播出情況怎麼樣?”
現在吳淵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賺錢了,被忘在腦後的兩部公司自製劇,也被他想了起來。
電話那頭的李曉萍聽到吳淵提起這事,聲音裡也帶上了一些笑意:“《最好的我們》已經在芒果台和江浙台同步開播了。”
“一集兩百萬,兩家電視台一起拚購,一共賣了四千六百萬。”
“二輪預計能賣給十幾個電視台,也能賣個五六千萬。”
“要是播出後的反響夠好,也許還有機會賣第三輪。”
現在正是電視劇銷售的黃金時代,因為上頭還沒有出台一部戲不能超過3家電視台同時播出的限製令。
雖然首輪播放的時候,有實力的電視台多采用首輪獨家的形式,針對部分熱門劇,也會兩家同步首播,還有一部分投資大、售價高的電視劇,電視台會采用4家拚購的方式。
但最多也就四家電視台一起首播。
而到第二輪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價格降下來了,就會出現多達十多個電視台一起買,一起播的情況。
當年《天龍八部》播出時,最高時期足足有17家電視台包括地麵台)同時播出,做到了在晚間黃金檔時,換來換去都是同一部劇的盛況。
每年暑假的時候,也經常出現十幾家電視台全在白天的時候放《西遊記》或者《還珠格格》的例子。
這讓這些電視劇製片公司可賺麻了,雖然二三四五輪的賣價便宜,但頂不住買的電視台夠多啊,創造的利潤可一點不低於首輪呢。
到了2010年,這個情況就被遏製了,哪怕二三輪,也最多隻能有3個電視台同時播出,大大打擊了一片多賣的情況。
好處是觀眾不會再換來換去各電視台都在播一部劇了,壞處就是電視台的購片成本就開始了一路飆升。
既然不能多台聯播了,那首輪播放自然就得漲價了。
物以稀為貴嘛!製片公司才不願意吃虧呢。
“《最好的我們》還在和各大公司的購片部談,現在最有可能拿下這部電視劇首播權的是徽省衛視和東方衛視。”
“同樣是兩家一起拚購,因為主演有袁紅和關智斌,兩個都是演過電影的演員,所以價格更高一些,兩家拚盤一共賣了五千五百萬。”
聽到這兩組數字,吳淵的一張臉笑的那叫一個燦爛。
這種校園劇的成本是所有電視劇裡最低的,兩部電視劇加起來成本也不到三千萬,這一來一回,七千多萬的利潤就賺到手了。
再加上後續二三輪如果能賣出去的話,1.5個億的利潤還是有的。
這錢最起碼能讓光影快播虧上一兩部網播劇了!
“好好好,乾得不錯!”吳淵樂嗬嗬的誇獎道:“再接再厲,現在是電視劇行業的藍海,機遇期可不能錯過了。”
2000年到2014年,是電視台最光輝鼎盛的年代,因為電視徹底普及到了農村,全國得有七八億電視觀眾每天守在電視機麵前看黃金檔。
各大電視台光是廣告收入,加起來一年就能營收幾百億,這錢大多又被拿來購片了,零頭才用來做綜藝節目。
光影時代隻要能從中分潤幾個百分點,那就已經賺麻了。
“我這邊《加勒比海盜3》馬上就要上映了,暫時沒時間回國,公司這邊的事物就交給你了。”
吳淵語氣勉勵的在電話裡對李曉萍說道:“你辦事,我放心!”
電視行業這個時候是真的賺錢,比電影行業賺錢多了。
九十年代末,《康熙微服私訪記》就能做到賣廣告就賣2個億。
2010年,內地電影票房收入才突破百億元,廣播電視收入卻將近2000億當然不隻是廣告收入)
當我查到這個數據的時候,我也驚呆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