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戴維·瓊斯的那張章魚臉。
也是因為《加勒比海盜》的合作,吳淵才能接觸到這種專門為電影行業工作的動捕、麵捕團隊,在《地心引力》拍攝時,才能請到他們來幫忙。
目前的內地電影行業裡,可是沒有這種高精尖技術團隊的。
對沒在好來塢混過,自身年紀又不小的王學祈來說,這種國內沒有的技術,可就太新穎了。
《地心引力》的拍攝會讓他記住一輩子的。
“真的非常厲害。”他還在讚不絕口的感歎道:“吳導將好來塢最前沿的電影拍攝技術給引入了國內,《地心引力》裡用上了非常多在好來塢都是最先進的特效技術。”
“這是國內任何一個其他導演,都沒辦法做到的。”
“我相信,光靠電影裡這些超前的拍攝技術,我們這部電影都會給全球觀眾帶來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覺享受。”
“《地心引力》這部電影,在我心中不隻是一部電影,還是一個能夠引領華夏電影技術革新的劃時代之作!”
“對此我充滿信心。”
可能作為一個鑲邊男主角,說這麼一番話有些過了。
但看王學祈的表情,他是真的為華夏能出現《地心引力》這樣先進的科幻大片而激動、欣喜。
吳淵也目光柔和的看著他,對他微微頷首,一切儘在不言中。
王學祈老同誌是一位好同誌啊,這話說的太中肯了。
吳淵做這部《地心引力》,還真不是奔著賺錢去的。
想賺錢誰拍科幻大片啊,拍幾千萬投資就能賣幾十億票房的喜劇片不好嗎?
他之所以一意孤行的要做科幻大片,除了想用大片狙擊吳白鴿之外,最主要的還是想給國內觀眾來點電影技術震撼。
現在好來塢的電影都發展到快步走入3d時代了,明年《阿凡達》都要席卷全球,領先一個時代了。
可內地的電影行業,卻還停留在美國七八十年代的水平。
是的,連上世紀九十年代都不到。
人家九十年代都能做《星球大戰》《木乃伊》這樣的特效大片了,國內可遠遠趕不上呢。
現在不給國內的影迷和業內從業人士來一劑猛藥,難不成就眼睜睜的看著《赤壁》被罵慘後,大家全麵轉型搞中小成本喜劇片,從上而下都徹底放棄大片戰略?
不是說喜劇片不好,可是像華夏這樣,在《泰囧》之後,將近十年的電影市場頭部都被喜劇片所占據的情況,數遍全球都找不到第二家了。
哪個電影大國,是靠喜劇片撐門麵的?
一枝獨秀不是美,百花齊放才是春啊!
必須要在華夏電影喜劇片統治時代來臨之前,先給影迷們來點科幻大片震撼,讓他們知道華夏也能拍出叫好又叫座的超級大片!
2020年才開啟科幻片元年,實在是有些太晚了。
吳淵等不起!
“《地心引力》,是第一部華語科幻大片,但我相信這不會是最後一部。”
他堅定的看著鏡頭:“這部電影隻是我的科幻嘗試第一步,以後我還會繼續拍更多科幻電影。”
“如果說發動機是現代工業之花,那科幻電影就是現代電影藝術之花!”
“我們華夏人,也應該在全球科幻電影市場,發出屬於我們自己的聲音!”
“從《地心引力》開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