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他本沒想第一天就找陛下彙報的,隻是朱允熥的那句詩寫得太有境界了,他不敢擅自點評,這才顛顛地跑到乾清宮請陛下點評。
朱允熥在方先生走後,並未直接回乾清宮,而是被朱植等人拉著去護城河試驗新式捕蛙籠了。
還彆說,朱植研製的新工具效果不錯,隻用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就抓了十幾隻!
按照慣例,抓完的蛤蟆是要烤了吃肉的,至此方不負眾人的一番辛苦。
不過朱植隻喜歡抓,不喜歡搞那些血腥的事情。因此,這處理蛤蟆的事情自然落到朱權、朱鬆等人身上。
朱楩等人則負責去惜薪司偷木炭,然後在宮牆外邊生火燒烤。
不多時,紫禁城護城河邊上升起嫋嫋炊煙,一眾皇子外加一個一大一小兩隻皇孫,圍在炭火邊大口地吃著炙蛙腿,暢談著未來封王就藩後如何互通有無,結成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同盟之事。
朱元璋忙完一天的公務,剛要出宮走走,就看到皇宮東南角升起一團黑煙。
這可把他給氣壞了,暗道天子腳下竟然敢白日縱火?
“二虎,你帶上人過去看看,看看是哪裡起火,趕緊命人把火給咱滅了,再把縱火之人給咱帶過來!”
“諾!”
老朱剛吩咐完二虎捉拿縱火賊,就看到方孝孺夾著一疊功課走了過來。
他早就料到方孝孺會來找自己,隻是沒想到這貨第一天就受不了了!
不過想想也是,這貨以前可是給太子當伴讀的,他在咱大兒身邊待長了,看不慣現在這些皇子也是正常。
“臣方孝孺拜見……”
“方愛卿免禮,可是咱的那些皇兒惹你生氣啦?”
“他們要是有對先生不敬,或者對聖賢不敬之事,你儘管告訴咱,咱不把他們屁股打開花,咱都不姓朱!”
方孝孺對於皇帝陛下這個態度還是很開心的,最起碼陛下是真的尊師重道,也真心希望皇子們的課業能有長進。
“陛下,諸位皇子們表現尚可,並未有不敬師長之事。”
“隻是今天微臣隨堂考核了一下,有些皇子的課業有點一言難儘,特意過來請陛下過目。”
老朱一聽這話隻感覺一陣頭疼,他都看一天的奏折了,實在是不想看那些混賬寫的狗屁文章。
但人家先生都堵門口了,不看也不合適。
因此,老朱乾脆往台階上一坐,示意方孝孺過來跟自己同坐。
方孝孺哪敢同坐呀,少不得矮上一級台階,然後蹭了半個屁股做下去。
“陛下您看看吧,朱植他們幾個太不像話了,怎能如此編排古之賢士!”
朱元璋接過來一看,看到朱植他們寫的混賬話,也是氣得七竅生煙。
臧否伯夷叔齊不食周粟之高義也就罷了,竟然還大談吃蛙之道!
不過他轉念一想,又覺得這幾個混賬寫得有幾分道理。
大明那些讀書人,之所以不為大明效力,不就是拿伯夷叔齊這倆人當幌子嗎?
朱植這幾個混賬雖然文章做得不咋地,但罵得倒是挺爽快的,讓咱看了都甚為舒坦。
“來人呀,把朱植、朱楩、朱鬆幾個混蛋給咱抓過來!”
“重責……”
本來老朱是想打四十大板的,可一想到這幾個混賬寫出了他的心裡話,頓時給他們打了個折。
“重責二十大板吧!”
“諾!”
朱元璋繼續往下翻,看到朱楧的文章後滿意地點點頭。
朱楧這孩子的性子像他母妃郜妃,恬淡、安靜,與世無爭。
提起郜妃,咱可是有幾個月沒去過她那兒了,倒是該抽時間過去看看她。
朱元璋放下朱楧的文章,緊接著就看到了朱允炆的功課,看了之後心裡不勝欣慰。
這孩子確實做得一手好文章,其好學、愛學之做派,跟咱皇兒還真有幾分相像。
朱元璋看到這兒,不由看向方孝孺,隻見方孝孺的眼神中滿含期待,心裡不禁一沉,該不會這些人已經替咱想好儲君的人選了吧?
“方孝孺,你覺得這文章寫得如何?”
“微臣覺得允炆殿下的文章甚好,雖說有一些瑕疵,但對於允炆殿下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已經算得上是難能可貴了。”
朱元璋聞言冷笑一聲道。
“這就是你顛顛跑過來的原因吧?”
“想讓咱看看允炆殿下的仁義之心,道德文章?”
方孝孺聞言一愣,隨即趕忙解釋道。
“陛下您誤會了!”
“微臣之所以過來,隻是因為朱允熥殿下的功課太過精妙,讓微臣難以評斷。”
“故此跑過來找陛下親自點評!”
“哦?”
朱元璋聽到這話登時麵露驚訝之色,他本以為方孝孺是為朱允炆而來,沒想到竟是那個小逆孫。
“朱允熥的功課在哪兒?”
“趕緊拿給咱看看!”
“陛下,就在您手上呀,允炆殿下的功課後邊,就是允熥殿下的功課了。”
“哦哦……”
朱元璋聞言趕忙將朱允炆的功課一扔,然後拿著大孫的功課看……
“咋就這麼幾個字!”
“陛下,詩言誌,不論字數。”
“那鱉孫還會作詩?”
“嘖嘖……”
“待咱看過後再說,若是詞不達意,敷衍了事,看咱咋收拾他!”
朱元璋撂下幾句狠話,這才低下頭看過去。隻看了一眼,他就震驚地從地上站了起來。
“這真是咱大孫寫的?”
“回稟陛下,這正是三殿下所做!”
“微臣就是感覺此事意境不俗,這才不敢擅專,這才特意來找陛下點評!”
“嘶……”
朱元璋聽了這話,不禁倒吸口冷氣,然後情不自禁地念出聲。
“萬裡長城萬裡空,百世英雄百世夢。”
“山河海疆不足險,軍旗所立是大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