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全國工匠幾十萬人,每個府縣都有官辦作坊,這一年創造個幾百萬兩的利潤跟玩一樣,他拿出一百萬兩銀子給朝廷,已經夠黑心了……
因此,聽到戶部尚書反向講價,朱允熥心裡的驚詫可想而知。
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了,朝廷壓根就沒意識到工匠們的價值。
既然你們這麼蠢,那我就隻能不好意思了,嘿嘿嘿……
“戶部尚書,十萬兩銀子實在是太少了,還不夠給工匠發工錢呢,您能不能多加點?”
陳宗禮也覺得十萬太少了,朝廷正在北征,需要的兵器數量巨大,這點錢可能都不夠買鐵料的。
但一想到戶部的存銀,他也隻能硬著頭皮討價還價。
“那就再加五萬兩!”
“如果吳王殿下還是嫌少,那本官也實在沒辦法了。這還是從京官的官俸裡擠出來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背地裡罵本官呢……”
朱允熥也見好就收,當即應承下來。
“那就十五萬兩吧,但不能拖延付款,你們要是拖延一天,我這邊就拖著不開工!”
“另外,我們額外生產的農具、鐵器之類的,就不給朝廷交稅了,權當是給工匠們賺點吃飯錢。”
陳宗禮聞言趕忙道。
“這是自然!”
“隻要吳王殿下能保質保量地打造出足夠多的兵器和農具,本官親自為您請功!”
老朱坐在龍椅上聽到這話嘴一歪,心裡恨恨地想道,咱大孫的功還用得著你請?
咱大孫但凡乾出點啥好事,咱都明發邸報,讓全天下知曉!
“朱允熥,你可要想好了再應承!”
“一旦在朝堂之上答應這事,那可就等於立了軍令狀!”
朱元璋再次沉聲問了一句,朱允熥趕忙回道。
“請皇爺爺放心,孫兒保證完成任務!”
老朱見這孫子如此說也就不再勸了,不過他最終能答應這事,主要還是看大孫身後那三位師父。
如果這三位願意出手,那他大孫承包作坊這事確實不難。
“既然如此,那就將工部名下的作坊都包給你吧。”
“但隻限於京城之內的,各地府縣依然照舊!”
朱允熥聞言有點小失望,戶部尚書也有點小後悔。早知道隻是京城裡的作坊,就不給朱允熥加那五萬兩銀子了。
隻有工部尚書秦逵一臉的開心,感覺自己終於甩掉了一個大包袱。
老朱在敲定這件事後,就朝著朱允熥揮揮手,像是攆蒼蠅似的把他給攆走了。
“趕緊下去吧!”
“皇爺爺,我乾了這樣大的事,總得給我個官印、聖旨啥的吧?”
“另外,我以後要是忙這事,就沒時間去大本堂上課了,您看是不是……”
“官印、聖旨明早給你!”
“上課之事嘛……”
老朱意味深長地看向朱允熥身後站著的三人,心道你都拜了三位大賢為師,大本堂去不去也沒啥意義了。
“以後大本堂就不用去了,但每天的功課依然不可少!”
“三位大賢,你們打算如何教導咱大孫啊?”
高明聽到這話上前一步。
“回稟陛下,鄙人打算將四書五經全部梳理一遍,讓三皇孫明白聖人至理。”
高明說完這話就退後一步,隨後楊新爐上前。
“回稟陛下,草民將教導三皇孫史書,讓他知曉古今王朝之興替。”
在兩人說完後,秦亨伯也上前一步。
“回稟陛下,微臣將教導三皇孫百家之言,使之博古通今,不至於被一家之言所蒙蔽。”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聽了當場被鎮住了,這是一個普通皇孫該學的嗎,就是當年的太子殿下,也沒學過這麼多吧!
六部尚書心裡更是充滿了碎碎念,這三位好好地待在家裡當隱士不行麼,非得出來趟這個渾水。
再者說教導皇孫也行,就不能挑個像樣的皇孫教嗎?
朱允炆多好啊,勤奮、好學、明事理、講仁義,不比朱允熥強多了?
老朱倒是聽得心花怒放,直感覺自家大孫挖到寶了。有這三位大才教導,將來一定能成為大明最優秀的儲君!
朱元璋從龍椅上站起來,走下台階,朝著三位大儒躬身一禮。
“咱替死去的皇兒,感謝三位大賢了!”
“隻要三位用心教導咱大孫,功名利祿,官位爵位,咱一樣都不會少!”
本來三位老頭是想避開的,可一聽到是替已故太子朱標行禮,他們也就坦然接受了。隻是在老朱行禮後,他們趕忙回了一禮。
“請陛下放心,我等定然悉心教導!”
朱元璋聽到他們這樣說,不由笑吟吟地看向一旁傻乎乎的大孫。
“咱對三位的人品、才華都是放心的,可咱對自家這劣孫不放心,還是想再給他加點功課,嘿嘿嘿……”
朱允熥聽到三個老頭的教學計劃,心裡就已經開始抱怨不已了。
要是按照他們這個說法,自己以後每天至少要學習十三個時辰!
然而,就在他鬱悶不已之時,突然聽到老朱這話,直接把他氣得眼珠子瞪了起來。
“皇爺爺,我勸你善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