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在看了大孫寫的條陳後,本就震驚得一塌糊塗了。又看到其他三位大儒的奏章,心裡不禁感慨大儒不愧是大儒,不論是文辭還是見解,都遠非朝堂之上這些庸碌之輩可比。
隻是一想到逆孫,竟然隻挑了一份最差的糊弄自己,老朱心裡就一陣來氣。
“咋的!”
“你師父寫的奏章,咱這個皇帝還不配看呀!”
“咱的鞭子呢!”
朱允熥見老朱又要發飆,趕忙開口求饒。
“皇爺爺饒命!”
“其實孫兒之所以不把師父們替我寫的拿出來,主要是他們三個意見不一致,怕乾擾了皇爺爺。”
“哦?”
老朱剛剛隻顧注意文辭和見解了,還真沒注意這幾人的奏章有啥區彆。現在聽到大孫的話,又重新看了一遍……一遍……又一遍……
直至看了三遍,老朱才體會出這三個人的細微差彆,從而對這三人的評價又提高一個檔次。
相較於大孫的異想天開,這三人的奏疏就穩健多了,不僅結合了時下大明的現狀,還考慮到了自己這個老皇帝的情緒和心氣,凡是有可能觸怒自己的地方,他們都列舉了很多例子來佐證,儘可能地讓自己不那麼抵觸。
這也就是老朱看了幾十年的奏折,跟各路牛鬼蛇神打過交道,才能體會出其中的細微之處。
否則,換個稍微年輕點的皇帝,隻會覺得這三人的奏折是老成謀國之言,心裡除了欽佩再無其他。
朱元璋沉默良久,將三份奏折還給朱允熥,鄭重其事地對他道。
“大孫,你拜了三個好師父呀!”
“咱看得出他們是真心待你,你以後一定要尊重他們,多聽他們的勸諫。”
“哦……”
朱允熥不情願地答應一聲,隨即不甘心地說道。
“可是,他們三個誰也說服不了誰,為了如何寫奏疏,更是吵了好幾個時辰。最後沒辦法了,他們才一人寫了一份,然後拿過來讓我選。”
“皇爺爺您說,我一個當學生的,除了拿自己寫的出來獻醜,還能咋辦?”
老朱聞言哈哈一笑,寵溺地揉了揉大孫的小腦袋。
“你做得很好,很對,咱很歡喜。”
“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還是要這樣辦,哈哈哈!”
老朱說到這兒,拍了拍朱允熥的小肩膀,一指門外的廣闊天地。
“去吧!”
“想怎麼乾就怎麼乾,遇到解決不了的麻煩,就回來找咱,咱幫你想辦法!”
“好嘞!”
朱允熥答應一聲,就揣著三份奏章跑了出去。老朱盯著大孫的背影傻笑了一陣兒,突然對邊上的秦德順道。
“咱的大壽就要到了,你去問問太子妃,能不能趕在咱大壽之前,給咱繡一幅道德經……”
“繡?”
秦德順愣了一下立馬明白過來了,皇爺這是嫌太子妃太閒了,想給她找點事做呀。
不過這法子是不是有點太陰損了,道德經可是五千言呢,這得繡到什麼時候去?
秦德順強忍著笑意答應一聲。
“噗……奴婢……奴婢伺候著陛下散了朝就去傳旨……哈哈……”
老朱聽到秦德順的笑聲,臉上也繃不住了。
不得不說,自己這辦法確實挺那啥的,哈哈哈……
隨著老朱讓朱允炆監管兵仗局的聖旨發出去,大明朝野上下再次引起一片軒然大波。
不過大明的這片海上,有老朱這麼個定海神針,甭管你多大的風浪都隻能沉寂在海底湧動。
滯留在京的藩王們也很快得到消息。
總的來說,大明的藩王反應還算平靜,畢竟絕大多數人都知道,他們這輩子注定與皇位無緣。
但排行前五的藩王,心下可是泛起了嘀咕。
秦王朱樉又拉著側妃鄧氏商量起來。
“愛妃,你看老爺子這又是想玩啥路數,咋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呢?”
“老爺子先前不是喜歡朱允熥喜歡的緊嗎,又是天天叫他過去用早膳,又是把他叫過去陪他睡覺,咋又突然重視起朱允炆,並把兵仗局這麼重要的差事交給他去做?”
鄧氏嫣然一笑道。
“王爺呀,這還不明顯嗎,老爺子壓根就沒把寶押在一個人身上呀。”
“不管是朱允熥還是朱允炆,都是老爺子的親孫子,不管哪個有出息,老爺子都不虧呀!”
秦王聞言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哦哦……”
“孤明白了,敢情這老頭在玩養蠱呐!”
朱棣聽到這個消息也很是詫異,他以為朱允熥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怎麼又突然跳出個朱允炆,難不成老爺子現在還沒拿定主意?
姚廣孝看出朱棣的疑問,小聲地勸慰道。
“可能不僅僅是簡單的比較,或許是為三皇孫分擔注意力也是有可能的。”
“但這事說不上是好是壞,如果從燕王殿下的利益來看,最好還是朱允炆上位更有利一些。”
“如果陛下真選擇了朱允熥,那殿下就真沒一點機會了!”
燕王聽到這話心裡一跳,趕忙追問道。
“上師此言何意?”
姚廣孝知道燕王此時的心境不適合挑撥,見燕王如此問,隻是雙手合十地打了個出家人不該說的誑語。
“允炆殿下仁厚!”
“哦……”
燕王聞言果然沒做他想,他對於朱允炆的印象還是不錯。知書達理,溫文爾雅。相對來說,對於朱允熥確實沒啥印象,最大的印象可能還是上次這孫子挨揍,拎著褲子哭唧唧地從大殿裡出來,一邊趴在肩輿上抱怨,一邊跟徐興祖討論吃啥……
朱棣想到這裡,心下直感覺一陣好笑。自家大哥多剛正的人啊,咋就生出這麼個記吃不記打的家夥,哈哈哈!
不過在笑過之後,朱棣還真認真地考慮了一下,如果父皇立朱允熥的話,對自己有哪些利弊。
然而,他隻是略微沉吟一下,臉色就沉了下去。
太子大哥還活著的時候,藍玉那老匹夫就不止一次進讒言,說自己有大誌,遲早是大明的禍患,讓大哥儘早除掉我!
而且,這些年陸續往北平派探子,監視自己的所作所為。
最讓人不能忍受的是,這廝竟然還策反自己的手下,若不是自己馭下有點本事,可能自己的手下全都被他策反了!
朱棣想到這兒,感激地朝著姚廣孝躬身一禮。
“感謝姚上師解惑,孤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