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聽了二虎的話,整個人都傻了。
“不對!”
“你剛剛說啥,再給咱重複一遍?”
“回稟皇爺,卑職說二皇孫的粥鋪被人砸了!”
老朱再次聽到二虎的話,眼神裡充滿了狐疑地看向朱允熥,臉上也沒了剛剛的氣憤,而是變得凝重且冷冽。
“小逆孫,你剛剛是不是說,你二哥的粥鋪會被人砸掉?”
朱允熥一看到老朱這個臉色,就趕忙跟個壁虎似的,朝著床裡邊爬去。
二虎聽到老朱這話,腦子也是一陣不夠用,滿臉不敢置信地看向三皇孫,下意識地想著,三皇孫沒這麼腹黑吧?
他能乾出雇人砸朱允炆攤子的事?
老朱也是想到了這一點,所以臉色才突變的。
他喜歡朱允熥的真性情,不做作。
但如果朱允熥用此等拙劣手段,一點也不顧惜兄弟情義,拆自己兄長的台,那他可會很失望。
“大孫呀,你彆躲,你給咱解釋解釋,這事咋就這麼巧哩!”
“你剛說完你二哥的粥鋪會被人砸,轉眼間就被人砸了,你說這事是不是太巧了?”
朱允熥此時都爬到牆角了,聽到這話趕忙解釋道。
“皇爺爺,我剛剛也是隨口胡謅,我也沒想到能說得這麼準!”
“孫兒本想著,過幾天才會被人砸呢,哪承想這幫人如此等不及啊!”
老朱聽到這話心裡更涼了,爬到床上一把將朱允熥按倒。
“還真是你呀!”
“那些人都是你找的?”
“你為何要這樣做!”
“今兒這事你必須給咱個合理的解釋,否則,今天可就不是挨板子,挨鞭子那般簡單了!”
老朱說話的時候,已經習慣性地把逆孫的褲子給扯了,蒲扇般的大手更是高高地揚起。
“皇爺爺,孫兒冤枉啊!”
“孫兒說的是城裡的糧商,他們就等著災民進城買糧,然後好趁機哄抬糧價!”
“因此,隻要有人敢施粥,他們肯定要千方百計破壞!”
雖然朱允熥說得很快,但終究沒有老朱的巴掌快。當他說完的時候,老朱已經劈裡啪啦地打了好幾下了。
老朱聽到朱允熥這番解釋登時愣住。
對呀!
常言道殺人父母,有如奪人錢財。
朱允炆施粥可不就是壞了那些糧商的生意嗎?
老朱聽到這話已然信了幾分,但一想到朱允熥的奸猾,他又沉著臉逼問一番。
“真不是你乾的?”
“蒼天可鑒!”
“皇爺爺,說句您老不愛聽的話,孫兒巴不得災民多些呢。”
“三五百人太少,還不夠我塞牙縫的呢。”
“三五千人也不多,最好一次來個三五萬……”
朱允熥話還沒說完呢,老朱就已經化身火麒麟,憤怒得能噴出火來。至於那蒲扇般的大手,更是連同胳膊化身成麒麟臂,對著大孫的屁股就是一頓狂暴輸出。
“咱天天盼著百姓安居樂業,為了讓百姓都安分過日子,咱累死累活地連個安生覺都睡不安穩!”
“你個逆孫竟然天天盼著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咱打死你算逑!”
二虎也覺得朱允熥這話過分了,見皇爺打得挺辛苦的,看到邊上的花瓶裡插著根雞毛撣子,當即拿出來遞了過去。
老朱看了眼雞毛撣子,又看了看二虎腰裡的鞭子,二虎會意,趕忙將鞭子從腰上抽出來遞過去。
老朱手裡有了趁手的工具,打起來就更起勁了。
當然,某個逆孫叫得也更起勁了,離著乾清宮二裡地都能聽到那嘹亮的哭喊聲。
老朱接連打了幾十鞭子,這才堪堪饒了逆孫。
“一會兒領著人,去幫你二哥把事擺平!”
“憑啥他捅了簍子,還要讓我去替他擦屁股?”
“你要是不去的話,那咱就繼續打你屁股!”
老朱說話的時候,鞭子直接就落在了逆孫的屁股上,打得朱允熥當場改口。
“我去!”
“去!”
老朱見大孫這樣說,伸出手捏了捏大孫那被自己打腫的屁股,覺得這點小傷不用麻煩太醫了,就拍拍他的屁股讓他趕緊滾蛋。
朱允熥聞言如蒙大赦,提上褲子跑了出去,隻是跑到門口的時候朝著控訴。
“皇爺爺處事不公!”
“我一會兒就去太廟告你,讓我太爺爺、太奶奶晚上來罵你!”
老朱聽到這話氣得拎著鞭子就追了上去,隻是他剛跑到門口,那孫子就已經跑出乾清宮大門了。
老朱看著跑得跟兔子似的逆孫,臉上掛滿了苦笑。
“一會派幾個禦林軍去太廟那兒守著,千萬彆讓這逆孫跑去打擾咱朱家的先人!”
“奴婢遵旨!”
老朱交代完秦德順這個話,又趕忙叫住二虎。
“二虎,你給咱說說,這事你們錦衣衛有沒有摻和?”
“沒有!”
“咱知道你對允炆那孩子有意見,心裡偏愛朱允熥那混球,但你可不許在裡邊做啥手腳!”
“要是讓咱知道你耍了什麼花招,咱可決不輕饒!”
二虎哭喪著臉解釋道。
“皇爺,卑職真沒做呀!”
“卑職生怕惹上嫌疑,一直囑咐錦衣衛離二皇孫遠點,莫要沾上是非……”
二虎這話還真沒撒謊,但他提前知道有人要鬨事,沒提前告訴朱允炆也是真的。
而且,他還偷偷知會五城兵馬司那邊的朋友一聲,讓他們出警慢一點,僅此而已……
當然,在他的理解這叫避嫌。
老朱見二虎不似撒謊,這才滿意地點點頭。
“你沒摻和就好!”
“另外,以後朱允熥對朱允炆暗中使了什麼手段,都給咱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
二虎見皇爺說到這兒了,忍不住為朱允熥說幾句公道話。
“皇爺,您太小瞧三皇孫了,三皇孫才不屑於暗中使什麼手段呢。”
“三皇孫曾經對代王、遼王等人言說過,縱使把大明的藩王綁一起,他也從沒將他們放在眼裡。”
“皇爺,您想想看,三皇孫連他那些王叔都不忌憚,豈能忌憚淮王殿下?”
二虎特意點明了朱允炆的“淮王”封號,一來是提醒皇爺,二皇孫已經不是普通皇孫了,已經是大明的一號藩王了。二來也是為了凸顯朱允熥的地位,畢竟吳王怎麼看也比淮王尊貴幾分。
畢竟,吳王可是當年陛下用過的封號,比之大明的國號還早了多少年呢。
老朱聽了二虎這番話,心裡剩下的那點疑心頓時消散。再想到大孫平時自信得都有些自負,老朱頭更不懷疑大孫有啥壞心眼了。
“你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去幫那逆孫盯著點吧,彆讓他搞出什麼事端來!”
“諾!”
老朱在打發走二虎後,本想繼續用膳,卻發現突然沒了胃口。想去批閱奏折,也隻感覺心神有些不寧。
今天這事跟兵仗局匠人造反不同,就是他這個皇帝去處置,都免不了被人詬病幾句,更何況不諳世事的小逆孫?
因此,在坐立不安了一會兒後,當即命人偷偷備了馬車,乘坐代王朱桂送他的那輛樸實無華的小馬車溜出了宮。
……
太平門外,朱允炆看著亂糟糟的粥廠,隻感覺整個人都淩亂了。
為什麼會這樣!
明明剛才還好好的呢,老百姓還山呼他賢明、仁義有善心,怎麼轉眼間就成了這個樣子!
事實上,朱允炆跟朱允熥一樣,都沒想來施粥救濟災民。
這事還是他母妃夥同情人小蠻,一起威逼利誘,軟磨硬泡才把他給哄過來。
當他看到災民扶老攜幼,哭爹喊娘,嗷嗷待哺之時,他隻感覺自己的心靈被觸動了,覺得自己身為大明皇孫,即將就藩的淮王殿下,有責任,有義務為大明的百姓做點事情。
然而,就在他以為自己的靈魂得到了升華,整個人的精神境界都得到了提升之時,讓他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
幾十個壯漢不知從何處衝來,對著他的粥棚就是各種挑刺。
先是說粥太稀了,簡直是在糊弄鬼。
後來又鼓動老百姓,說皇帝陛下賞賜了幾萬石糧食,被朱允炆貪墨了九成九,隻拿出這麼點糧食來打發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