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見到城外並未成為人間地獄,緊繃的神經頓時放鬆了許多。
在出城之前,他已經做好最壞打算。如此冰冷的冬日,城外定然沒有活人。
然而,朱允熥能提前做到預防,並且提前想到對策,著實讓他開心不已。
老朱心神放鬆之下,當即拉著林榮一拉起家常。
“這位小兄弟,現在這天寒地凍的天氣,你是咋挖出這麼大的地……地窨子的?”
老朱也是慣會乾農活的人,知曉冬日裡動土不易。
“這位老伯算是聞到點子上嘍!”
“俺們之所以能挖出這麼好的地窨子,全靠三皇孫給我們發的工兵鏟!”
“工兵鏟?”
林榮一這話一出,不僅老朱蒙了,就連老朱身後的一乾狗腿子也蒙了。
兵部尚書茹瑺更是心裡一緊,心道這三皇孫該不會又私自打製兵器了吧?
三皇孫上次出海打倭寇用的火銃和大炮就是私自打製的,他這個兵部尚書已經裝瞎一次了,總不能一直裝瞎下去吧?
長此以往,大明的文武百官,還以為本官鼻子上邊那倆窟窿是出氣的呢!
然而,當茹瑺看到林榮一拿出來的工兵鏟,不由暗暗鬆了一口氣。
還好!
雖說這鏟子長得有點怪,但終究還是個鏟子!
老朱好奇地拿過工兵鏟在手裡掂了掂,心裡連呼好家夥,這東西看著不打眼,上手竟然還挺沉?
老朱踩著工兵鏟插入地麵,隻感覺毫不費力就鏟了一鍬土。
隨後老朱一鍬接一鍬地挖著,沒多會工夫就挖出一個不小的深坑。
老朱拿著鐵鍬嘖嘖稱奇道。
“看不出,此等鏟子竟然如此省力,真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呀!”
“陳宗理、秦逵,你倆也過來試試,看看這件東西可還趁手?”
兩人聞言趕忙上前接過,輪流在皇帝挖的坑邊上又挖了兩個小坑。
“回陛下,此物確實不錯,不過這設計上還可以改良一下。”
“比如說這鏟子的柄可以更長一點,那樣能更省力一些。”
“另外,想要普及的話,隻要借助其形製即可,不許搞出這麼多折疊,側邊開刃的花活。”
“這要是宗族械鬥的話,這種鏟子都不用磨,直接扛著就能當兵器了!”
老朱聞言滿意地點點頭,暗讚秦逵說得有理。
他也發現工兵鏟側邊開刃了,那鋒利程度堪比一般的刀劍。再加上這工兵鏟通體用好鋼打造,可能其實際用途比之一般的兵器還要厲害幾分。
“嗯!”
“那你們就拿回去改進一下,以後咱大明的鐵鍬之類就參照此物打製!”
“諾!”
朱元璋旁若無人地跟幾位尚書聊著,當他再次回身跟林榮一搭訕的時候,卻發現林家一家五口已經跪在地上。
“小人拜見皇帝老爺,皇帝老爺萬歲!”
老朱聞言不悅地瞪了眼陳宗理,剛剛就是這家夥叫破了自己的身份!
“起來吧!”
“你們日子過得可還好,可還缺什麼少什麼?”
“回皇帝老爺的話,小人們過得很好,什麼也不缺。”
“呃呃……”
老朱聽到這話當場愣住,他身後的一乾狗腿子也愣在當場。
如果這話出自官員之口,老朱隻會暗暗誇對方懂事,省了自己一番賞賜。
可這話出自一貧如洗的百姓之口,他們窮得都隻能像老鼠一樣打地洞過日子,竟然還說什麼也不缺,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你們實話實說,是不是有人警告過你們,不讓你們亂說話?”
林榮一一臉茫然的道。
“沒有呀!”
“三皇孫昨天還給俺們訓話來著,說俺們現在什麼都不缺,就是缺時間。”
“隻要給俺們幾個月時間,俺們定能過上人人羨慕的好日子!”
“哦哦……皇帝老爺,時間您能給嗎?”
“呃呃呃……”
老朱聽到這話一陣愕然,心想自己還缺時間呢,哪來的時間給彆人?
“咱大孫還跟你們說啥了?”
林榮一用了好大的勁才反應過來,皇帝說的大孫指的是三皇孫。
這倒不是他笨,而是聽三皇孫講話太有意思了,聽得那叫一個親切,說的都是他們百姓心裡話。
“回皇帝老爺的話,三皇孫說得可多了,小人當時隻顧著聽,根本沒記住多少……”
“不過三皇孫說他也缺時間,還說有個老頭天天拖後腿,總是耽誤他搞科研,搞建設,讓他不能很好地建設大明,建設京畿地區經濟示範區……”
老朱聽了這話,臉上頓時變成豬肝色。
在老朱身後的官員,則一個個捂著嘴偷笑,幸災樂禍地想著,皇帝陛下又有理由打孫子了,哈哈哈。
老朱黑著臉離去,眾人趕忙跟上。
然而,老朱剛走到城門附近之時,就愕然地看向遠處的紫金山。
他突然想到一件事,那就是這般惡劣的天氣裡,老百姓生火取暖怎麼辦?
陳宗理猜到了老朱的心事,當即上前稟報道。
“陛下,木炭價格已經連日上漲,經過這次大雪,估計打著翻的漲都有可能!”
老朱聞言暗自歎息一聲道。
“唉!”
“民生多艱啊!”
“茹瑺,你行文京營,讓他們出動人手將官路清理出來,務必保障其他府縣跟京城的驛路暢通!”
“諾!”
“陳宗理,你盤點一下府庫,先拿出一千石糧食,分給城內外受災的百姓。”
“諾!”
“其他人各回本部,組織人手上街掃雪,辰時之前務必給咱個準數,這次大雪到底造成多大損失!”
“諾!”
眾人轟然稱諾後剛要散去,就看到朱允炆領著幾十個護衛,拉著幾大車糧食向著城門口走來。
“二皇孫真是賢明呀,這樣大的雪天,還不忘救濟城外的災民……”
朱允炆走到城門口的時候,正好看到老朱,趕忙下車給老朱請安。
“孫兒拜見皇爺爺!”
老朱見狀嗬嗬笑著誇了幾句道。
“好!”
“很好!”
“你先去忙吧,缺啥少啥就跟陳宗理要,他那邊會全力支應你!”
“孫兒謝過皇爺爺!”
在朱允炆喜滋滋去城外救濟災民之時,一眾官員又對著其背影誇了幾句。
雖然老朱覺得有點刺耳,但也不得不承認,朱允炆確實是個好孩子,懂事、乖巧,有善心。
不像某個鱉孫,真正的鐵公雞,守財奴,蚊子腿上都能給你刮下二兩肉來!
老朱回到乾清宮,就著冷水洗了把臉,這才坐下用早膳。
看著餐桌邊上空著的椅子,老朱的臉色再次變得難看起來。
“秦德順,咱不是昨天就吩咐過,讓你通知那逆孫,今天早晨進宮嗎?”
“回稟陛下,奴婢確實通知過了,可誰知道三皇孫遲遲不肯進宮啊……”
老朱聞言一陣沉默,尤其在他想到林榮一說的話,心裡更加不是滋味。
他對大孫管得是嚴了點,但嚴也是為大孫好呀,希望他多學點治國理政的本事。
會不會是自己太嚴厲,所以惹得那孫子跟自己生分了?
老朱在吃過早膳後,他估摸著快到辰時了,當即坐著肩輿去了前殿。
大明的文官效率還是很高的,隻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將京城內外的損失估算出來。
陳宗理依然在城裡城外的忙活,隻是派了個侍郎回來稟報結果。
“啟稟陛下,陳尚書已經彙總了此次雪災的損失。”
“此次大雪共計損毀城內民屋三千餘間,官倉也被壓垮十七座,凍斃百姓三人,都是無家可歸的乞食者。”
“現下陳尚書正帶領戶部人員在城內城外,給貧苦百姓分發糧食。”
“不過陳尚書說,糧食的事好弄,擠一擠總是能擠出來一些的。但柴炭之類的就難辦了,現在大雪封山,樵夫無法去城外砍柴,就算山上有柴也運不進城……”
“預計這種日子還要持續十幾日……”
老朱聽到這話心再次沉下去,現在這寒冬臘月,沒有柴炭老百姓彆說挨凍了,就連吃口熱乎飯都難。
“既然爾等已經看出問題所在,那就各自說說,如何解決百姓眼前的燃眉之急吧!”
老朱話音一落,所有官員都閉上嘴巴裝死。
現在大雪封山,山路難行,誰有辦法能從城外運進柴炭來?
老朱見眾人不吭聲,當即發出一聲惡龍咆哮。
“咱養著你們,不是讓你們裝死的!”
“今天若是不商量出個好辦法,你們今天就吃生大米吧!”
眾人在聽到皇帝陛下這番威脅後,這才開始想辦法。隻是他們的辦法,一個比一個不靠譜。
“陛下,微臣建議可以讓百姓先燒門板、桌椅板凳等物支應一下!”
“待到山上的積雪融化,樵夫能進山砍柴,這柴炭價格自然就下來了。”
此人話音剛落,還沒等老朱罵他,邊上的人就聽不下去了。
“王侍郎,你那話也叫人話?”
“老百姓把門板拆了,這冬日裡讓他們一家怎麼熬?”
“再者說,一塊門板能燒幾日?”
“眼下這情況,沒十天半月都不能解決,老百姓的門板能燒十天半月嗎?”
在這人說完之後,又有一個大聰明出來獻言獻策。
“陛下,臣也有一策,可以命令周邊府縣支援京城……”
“田侍郎,你這話也不對!”
“現在京畿地區都遭了災,咱們京城缺柴炭,其他府縣就不缺了?”
“再者說,路上現在全是積雪,就算他們手裡有多餘的柴炭,你讓他們如何運過來?”
老朱一直坐在龍椅上聽著他們吵,事實上他們剛剛說的餿主意,他之前都想過了,沒有一個符合眼下的情況。
就在老朱想要嗬斥他們一番之時,突然聽到秦德順悄悄湊上來說了一句話。
“啟稟陛下,剛剛二虎來報,說三皇孫進宮了。”
老朱此時正在氣頭上,聽到這話頓時感覺有了出氣筒。
“去跟二虎說一聲,先把那逆孫按在地上揍一頓再說!”
“皇爺,打不得呀!”
“三皇孫不是一個人進宮的,而是趕著馬車來的,說是能解京城的燃眉之急!”
“什麼!”
朱元璋聞言心裡暗暗一驚,也顧不上朝堂上還有不少官員了,走下台階就出了大殿。
一眾剛剛還在吵鬨的官員,看到皇帝陛下如此,趕忙拉住秦德順打聽。
“秦公公,皇帝陛下這是要去乾嘛?”
“出恭嗎?”
秦德順並未聽出對方語義上的問題,還以為對方說的是“出宮”呢。
“是出宮!”
“三皇孫給陛下送來一神物,說是能解京城百姓燃眉之急!”
“這……這怎麼可能……他真以為自己是神仙不成?”
秦德順才不管他們信不信呢,說完這話就趕忙追了上去。
二虎見皇爺朝著洪武門的方向狂奔,趕忙叫住皇爺,將皇爺引向玄武門的方向。
“皇爺,三皇孫在玄武門外呢!”
“哦哦!”
老朱趕忙調轉方向,朝著玄武門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