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在被大孫感動之後,臉色陡然轉冷。
大孫為了大明,連命都豁出去了,那幫奸商竟然還有臉要錢?
他這個當爺爺的要是不能替大孫守住家產,那他將來哪來的臉麵對大孫!
在老朱這樣想之時,大殿內的官員已經跪了下去,山呼吳王殿下賢明了。
“吳王殿下高義,微臣等欽佩不已!”
“吳王高義,臣等欽佩!”
老朱聽著眾人這樣說,心裡又生出點彆的想法。如果能用這點股份給大孫換來名聲,好像也不虧啊……
正在這時,秦德順壓低聲音在老朱耳邊說了一句。
“皇爺,臨安公主、寧國公主、安慶公主、懷寧公主家皆是做糧商的……”
老朱聽到這話臉色就是一變,他算是搞明白,為何陳宗理堂堂戶部尚書,連幾個糧商都擺弄不了,還得告到自己麵前。
敢情,這狗東西是給自己挖坑呢!
一旦自己嚴厲處置,定然引起幾位公主的不滿。遠的不說,就說安慶公主吧,咱已經把他丈夫歐陽侖給宰了,要是再因為糧食之事斥責這丫頭,等咱百年之後,這丫頭都不帶哭一嗓子的!
其他幾位公主也難纏得很,倒不是她們蠻不講理,實在是老朱對她們心裡有愧。
老大臨安公主的公公乃是李善長,全家都被殺了。
寧國公主乃是老朱和馬皇後的嫡女,自己要是收拾她,等將來到了地下,就該輪到馬皇後收拾咱了。
相對來說,懷寧公主還算讓他省點心,但他也不能總可著一個老實孩子欺負吧?
老朱想到這兒的時候,腦子裡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那逆孫該不會是知道了這事,所以才留下用股份換糧食的對策吧?
畢竟,這股份就算給了他那幾個姑姑,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咳咳!”
“既然咱大孫已有成算,那就按照咱大孫說的辦吧!”
“對了,咱來之前你們在做甚?”
“回稟陛下,微臣等在統計城中百姓發病率、死亡率、傳染率等等。”
“都是些什麼率?”
“回稟陛下,這都是三皇孫教我們的新詞,是專門用來應對城內天花疫病的。”
“發病率就是……”
在解奎的解釋下,老朱總算是搞明白這些新詞都是啥意思了,簡單來說就是統計城裡有多少人生了惡疾啊。
“那你們繼續忙吧。”
“一切都按照咱大孫之前的布置來,不用事事來問咱!”
老朱撂下這句話,就開始漫無目的地在大殿裡散步了,每看到一樣新奇的東西,都會詢問一下邊上的解奎。
“這個圖標是啥?”
“回陛下,這就是城中百姓發病率示意圖。”
“每一個圓柱就代表一天……”
“哦哦哦!”
老朱滿意地點點頭道。
“此法不錯,這乾巴巴的數據一下子就好看多了!”
老朱雖然不是偏科生,但對於數字之類的也挺頭疼。現在看到這種圖表,當即如獲至寶,琢磨著以後應該全大明推廣,那樣他看起數據來就容易多了。
“這些小旗子是怎麼回事?”
“回稟陛下,這是發現病例的裡坊。”
“隻要某個裡坊爆出病例,就會在該裡坊上邊插一麵小旗子。”
“哦……”
老朱聞言笑了笑道。
“這逆孫倒是生了個玲瓏心,這般取巧的法子竟也能想到,哈哈哈……”
“還有啥新奇的玩意沒,一股腦都給咱說說,也讓咱知道大孫這些天都乾了啥!”
“好!”
隨著解奎的解說,老朱漸漸在腦海裡繪製出大孫這些天的工作情形,以及對每一件事情的應對措施。
老朱邊聽邊點頭,對於大孫的處置他還是非常滿意的,甚至有些對策他都想不到。
“咱大孫還真是天生的皇帝胚子!”
“好了!”
“咱也不在這兒攪你們了,你們自己忙著乾活吧。”
“到時候那什麼報表統計出來,記得給乾清宮送一份!”
“諾!”
眾人送走老皇帝後,無不暗暗鬆了一口氣,然後繼續埋頭乾活。
另外一邊,陳宗理帶著戶部兵丁再去借糧之時,糧商們一聽可以用吳王名下的商會股份做抵押,無不歡欣鼓舞,踴躍借糧。
以前他們是生怕朝廷借得多,現在則是生怕朝廷不願意借,怕他們借得不夠多!
甚至有的人還委婉地示意,之前借出的糧食也不用還了,直接抵了股份吧。
這讓陳宗理非常受傷,心道自己堂堂戶部尚書,以大明國庫為抵押,竟然還比不上三皇孫搞出來的兩個商會?
“本官有一事不解,三皇孫的股份就那麼值錢嗎?”
“哎呀呀,大人您這是說笑啦!”
“什麼錢不錢的,三皇孫如此仁義,我等商賈豈能不效犬馬之勞?”
陳宗理聞言冷笑一聲道。
“嗬嗬!”
“那就白送吧,三皇孫一定更開心!”
陽家糧店的老板聽到這話當場就急了。
“彆介呀!”
“草民也是小本買賣,哪能禁得起這麼個送法?”
“這樣吧,之前借給朝廷的小人做主,就不用朝廷還了。隻要後續借糧都拿明鋼商會和煤業商會的股份做抵押,小人這裡的糧食您隨便借!”
陳宗理聞言再次追問道。
“那你給咱說說,你們為何不信任朝廷,卻信任三皇孫的股份?”
這次糧店老板不敢亂說了,趕忙扔了幾句實話出來。
“嗨!”
“走馬的營盤流水的兵,大人今年是戶部尚書,明年指不定您就升遷到彆的部了呢?”
“到時候新官不讓舊時債,你讓小的找誰要錢去?”
“然而三皇孫就不一樣了,這位主可是簡在帝心,遲早要承繼大統滴。”
“而且他那倆作坊的股份值錢喲,現在真是花多少錢都買不到!”
“他一個作坊生產煤藕,一個作坊打造燒煤藕的爐子,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
“據說光是每月的分紅,每一股都能有一兩銀子的股息!”
“此等暴利行當,我等商賈豈能不喜歡,嘿嘿嘿……”
陳宗理聞言也嘿嘿冷笑了兩聲,隨即冷冷地道。
“恐怕你們身後的主子也喜歡吧!”
陳宗理確實有給老朱挖坑的想法,但這也不能怪他。誰讓京城但凡賺錢的買賣,最大的幾家都是他們老朱家的人呢。
眼前這家陽家糧行就是臨安公主家的,原來叫歐陽糧商,歐陽侖被殺後,這才去了“歐”字,改成陽家的。
陳宗理就是深知這裡邊的道道,這才找老皇帝抱怨,打算讓老皇帝出手整治一波皇親國戚的。
隻是他沒想到,三皇孫那般小的年紀,竟然提前料到了這一點,並且提前做出相應布置。
如此一來,雖說糧食成功搞到了,但卻錯過了一個打擊皇室經商的機會。
這也是陳宗理對於朱允熥最不滿意的地方,這位三皇孫對待皇家過於寬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