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這混球好生不曉事!_朱元璋:咱真不想當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朱元璋:咱真不想當皇帝! > 第三百五十章 這混球好生不曉事!

第三百五十章 這混球好生不曉事!(1 / 2)

高明之前給朱允熥講元朝曆史的時候,重點提過這個包稅製,朱允熥這才知道這東西。

他本以為大明的稅製就很亂了,沒想到元朝竟然比明朝還亂。

“高師傅,你知道這些事嗎?”

高明早就豎著耳朵聽這邊的談話了,見到皇太孫發問,趕忙站起來說道。

“皇太孫,微臣家雖然不從事海貿,但對此也有所耳聞。”

“因此,微臣之前給您講解元朝稅製之時,才會格外介紹這個包稅製。”

“包稅製對於朝廷來說,節省了人力開支,又增加了朝廷稅收,算是一項簡單有效之法。但對於地方來說,就等於徹底放權,埋下了動亂的根由。”

“元朝之所以滅亡,跟這點也有一定關係。”

“因為元朝末年,江南沿海一帶,已經是一定程度上的各自為政了。”

“在這等寬鬆條件下,海商們大肆走私,並扶植反元勢力……”

“陳友諒、張士誠等人,背後幾乎都有海商的影子。哪怕是咱們大明,前期也借助了海商之力……”

朱允熥聽到這兒,腦子裡頓時想起一個傳奇人物。

“您是說沈萬三?”

高明斬釘截鐵的道。

“對!”

“陛下對待沈萬三過於不公,這才導致天下豪商巨賈跟大明離心離德。”

“否則,他們就是做做樣子,也不會讓大明每年隻收三十幾萬兩的海貿商稅。”

朱允熥聞言心裡又產生一個疑惑。

“這麼大的事,難道就沒人跟皇爺爺說嗎?”

高明聞言無奈的翻了翻白眼,楊新爐和尷尬的咳了咳,隻有秦亨伯頗為厚道,手裡捧著個紫砂壺走了過來說道。

“皇太孫,陛下乾坤獨斷慣了,就算有人說了他也不會信。”

“再加上,滿朝文武對陛下多多少少都有點怨念,誰吃飽了撐得給自己找不痛快?”

高明聽到這話,趕忙補充道。

“還有一點,陛下誅殺吳中四傑,引得天下震動。役使官員如牛馬,又惹得朝中有識之士怨聲載道。對禦史言官施加廷杖,還曾經命人摔死過禦史……”

高明說完這番話就是長長一歎,一副心如死灰,萬念俱灰的樣子。

朱允熥聽了之後臉上寫滿了尷尬,敢情對自己和藹可親的皇爺爺,竟然是這樣的壞老頭!

難怪大明收不上來稅,年年缺錢,年年沒錢。

原來是大明上下官員集體糊弄他,欺負皇爺爺不通財政啊!

“孤……”

“孤在這裡替皇爺爺?”

朱允熥本想說自己替皇爺爺賠不是,轉念一想自己不過是個皇太孫,好像還不夠資格。

高明見皇太孫這態度,就知道皇太孫想說啥,朝著其搖了搖頭道。

“皇太孫不用自責!”

“誰的錯誰負責,不需要您為前人的事賠罪。”

“事實上,如果不是您在陛下的廷杖底下救了百十個官員,我們今天是絕不會說這番話,更不會提醒你海貿的真正原因的。”

“因為在你身上,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大明可以興盛的可能!”

朱允熥聞言扭捏地說道。

“孤……孤沒你們想的那麼好,孤當時救他們,隻是覺得該給人說話的機會,不能因為彆人說了自己不喜歡的話,就……”

楊新爐等人聽到這話,臉上的表情頓時一整,隨後齊刷刷地朝著朱允熥躬身一禮。

“殿下英明!”

“您能做到廣開言路這一點,就已經強出曆代皇帝無數了!”

朱允熥聞言心裡那個汗啊,原來皇帝的道德水平這麼低的嗎?

三人拍了朱允熥一番馬屁後,又給他講解了一番大明海貿的現狀。

“皇太孫,您有沒有想過,為何江南會如此富裕?”

“江南一地的賦稅,抵得上大明一半,這又是何道理?”

朱允熥下意識的道。

“因為海貿嗎?”

“對!”

高明本想給朱允熥講解一下江南的局勢,可看到一旁的楊新爐閉目養神,高老頭心裡頓時有點不痛快,將其給推了出來。

“讓他說!”

“他家是鬆江府大戶,家裡產的蠶絲都被織成絲綢賣到海外了!”

楊新爐尷尬地紅了臉,不悅地瞪了高明一眼。

“皇太孫殿下彆聽他胡說,微臣家裡不過是薄有資產,聊以糊口罷了。”

“不過江南之所以富裕,確實跟海貿有關。”

“可以說江南家家戶戶都跟海貿有關,即使無關的也有間接關係。”

“大明禁止商賈和百姓穿絲綢,可光靠官員穿能穿多少?”

“然而,大明世麵上的絲綢價格依然不便宜,究其根本就是絕大部分都被賣給海外番商了。”

“老夫家中雖沒有直接參與海貿,但卻也是沾了海貿的便利,這才有了這點田產。”

在楊新爐和高明等人的講解下,朱允熥總算對江南的情況有了一定了解,知曉了市舶司冷淡的根本原因。

走私成風,屢禁不止。乾係重大,牽一發而動全身。

一旦朝廷大規模查禁走私,就會引起江南百姓動蕩,甚至影響朝廷現有的稅收。

搞不好還會激起民變,有亡國之憂。

再加上上下一心,集體捍衛海上走私業務,就算皇帝想整治都難以下手。

總之一句話,江南九大海商,早就用海貿這根繩,將所有江南百姓和官員捆綁在一起!

朱允熥聽了他們的分析,也是感到一陣頭大。

哪怕他自詡智計百出,麵對如此複雜的局麵也有點束手無策。

“敢問三位師傅,孤該如何破局?”

楊新爐說了個“難”,就躲到一邊看風景去了。秦亨伯跟楊新爐一樣,也是既得利益者,不方便在這個問題上多說話。

他們倆能告知朱允熥實情,已經是看在師徒一場的份上,這才破例告訴他九大海商家族之事。

否則,就是老皇帝拿刀架在他們脖子上,他們也不會吐露半個字。

當然,他們倆之所以這樣說,也是怕皇太孫一時衝動,乾出什麼天怒人怨之事。

如果皇太孫急於在鬆江府開埠,逼迫商人在市舶司貿易,極有可能引起江南地區的動蕩,就是激起民變也不是不可能。

一旦皇太孫把事情鬨大,不僅於事無補,搞不好還得把自己搭進去。

因此,兩人用這種方式委婉地勸諫,讓皇太孫謹慎對待海貿之事。

朱允熥見楊新爐和秦亨伯不願意說,隻能求救似的看向高明。

高明其實也不想說,在他看來皇太孫就不該管這事。就算是要管,也得等他當了皇帝,有了朝廷大義的名分再說。

“皇太孫,微臣也不建議您現在開市舶司。”

“您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讀書學習,儘量不要參與朝政之事。”

高明之所以這樣說,完全是出於一片好意。

因為一旦朱允熥想要乾成此事,必定要更改老皇帝立下的規矩。

比如說,取消對商人不能科舉的禁令。允許商人穿絲綢,提高商人地位等等。

這些都是跟老皇帝的政策對著乾之事,一旦引起老皇帝的不滿,極有可能波及他的皇儲之位。

朱允熥越聽越煩躁,他想做很多事,因此需要很多很多錢。

如果不能搞海貿,那他去哪兒搞錢?

“高師傅,如果孤非做不可呢?”

高明也毫不客氣,冷冷一笑道。

“那您就得冒著被廢的風險,勸諫皇帝陛下,讓皇帝陛下更改大明的戶籍製度,廢除對商人的打壓政策,提高商人的社會地位,並且準許商人子弟參與科舉。”

“隻要您能拿出科舉這個誘餌,微臣保準天下商人趨之若鶩,甘心為朝廷效力!”

“孤明白了!”

朱允熥問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轉身離去了,在其離開文華殿後,楊新爐和秦亨伯對高明展開了激烈地批判。

“高明,你跟皇太孫說這個乾嗎?”

“皇太孫還是孩子,他還年輕,未來有的是機會,不急於這一時!”

“隻要皇太孫當了皇帝,咱們有的是時間匡正他的得失,輔佐他成為遠邁漢武唐宗的聖君!”


最新小说: 道長彆裝了,我知道你會仙術 神探司南傳 仙界小師叔 重生李雲龍,開局率軍遠征長津湖 執念破罪 玩死亡局,我從不出局 詭異世界:林逸和宋佳 我是吳邪的金手指 遮天:大成霸體 恐怖時代,從成為守墓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