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清穿著全套的禮服,焦急地站在門裡轉圈圈。
一開始三妹守門她還挺感動的,可在見到三妹幾次耍賴,耽誤了太多時間,讓她急得恨不得將三妹趕走。
正在她想命人將徐妙錦扯開時,門外的人跑回來告訴她說王爺來了。
“妙錦那丫頭走了?”
“怎麼可能?”
“以那丫頭的脾氣,今天不打趴下兩個,是不會讓王爺他們進門的!”
侍女聞言嫣然一笑道。
“可不是嘛!”
“是皇太孫命人搞鬼,命幾個年幼的皇子用竹筒子呲墨汁,把三小姐給呲跑了,咯咯咯……”
“啊?”
“這皇太孫,也太……哈哈哈……”
徐妙清聽到這話,也笑得直不起腰來。正在她笑得前仰後合時,朱桂一把掀開門簾走了進來。
“妙清!”
“孤來接你啦!”
徐妙清聽到這話,趕忙拿起團扇將臉遮住。朱桂見狀上前一把拿掉,笑嘻嘻地說道。
“咱倆之間就不用這個了吧?”
徐妙清從朱桂手裡將扇子搶回來,白了朱桂一眼道。
“規矩!”
“規矩懂不!”
“你這人從小就沒規矩,若不是你跟皇太孫關係好,你將來非得吃大虧不可!”
“即使現在,你也要對皇太孫恭敬,切不可像先前那般沒大沒小!”
朱桂聽到這話趕忙打躬作揖。
“哎呀,孤知道啦。”
“今天是咱倆大喜的日子,王妃大人就彆訓話了成不?”
“平白讓弟弟們看了笑話,孤以後後怎麼當兄長呀!”
朱桂剛說完這話,就發現窗戶裡鑽出來一排小腦袋。
“嫂嫂儘管說,我們啥都沒聽見!”
朱桂看到那一排排小腦袋,羞愧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徐妙清也羞紅了臉,趕忙拿團扇將臉給遮住。
正在兩人羞愧難當之時,朱允熥拿出一把折扇,挨個將朱值、朱權等人的腦袋敲出去。
“都一邊呆著去,你們這麼多人看著,十三嬸還怎麼出門!”
眾人聽朱允熥這樣說,這才哈哈大笑著從窗戶前消失。
朱允熥來到徐妙清床前,對著徐妙清躬身一禮。
“恭請十三嬸出門!”
徐妙清聞言趕忙起身,朝著朱允熥欠身一禮。
“皇太孫客氣了,妾身愧不敢當……”
徐妙清說完這話,優雅的伸出纖纖玉手,又一個引導姑姑上前,牽著徐妙清走出閨閣。
“三姑娘出門啦!”
隨著徐府的喜娘喊完這一聲,整個徐府的鼓樂大作,好一番熱鬨景象。
看到三姑娘出門,徐府的每一個人都很開心,唯獨洗了臉,換了衣服的徐妙錦撅著個嘴。
她忽然生出一種孤獨感和恐懼感。
如果女人注定是要嫁人的,豈不是自己有一天也要被這樣吹吹打打地送出去?
徐妙錦聽著周遭的樂聲,看著徐府眾人臉上的歡笑,心裡更是有些酸澀。
將來自己出嫁之時,徐府該不會放鞭炮慶祝吧?
慶祝自己這個禍害終於被送出去了……
徐妙清和朱桂出了徐府,並不能直接回到代王府,而是要先進宮拜謁奉先殿,然後才能回到王府。
兩人回到代王府,看到父皇和母妃坐在正廳等著他們,兩人無不感動得眼圈泛紅。
因為按照親王成親的禮儀,父皇和母妃今天是不會出現在代王府的,需要他們倆明天入宮拜見才對。
朱允熥事前也看了禮部擬定的流程安排,一看老朱頭和郭奶奶出現在代王府,就知道老朱頭又臨時改了劇本。
既然高堂父母都在,那今天的禮儀就簡單了。
先拜天地,再拜高堂,然後來個夫妻對拜,送入洞房就算完活。
朱允熥本來還想著鬨一下洞房呢,卻不料老朱扯著他的衣領,就把他從代王府給薅了出去。
“跟咱回宮,咱跟你好好嘮嘮!”
朱允熥一聽這話,就知道自己私自蓋章的事露餡了,因此也不敢爭辯,縮著脖子跟著回了宮。
老朱將大孫連踢帶踹的踢進乾清宮,氣哼哼的去牆上取鞭子。
“吏部的任命文書,是不是你偷著蓋的章?”
“是……”
“好啊,你這次不僅假傳聖旨,連咱的大印都敢偷了!”
“趕明個你是不是還得偷了咱的虎符,把咱攆後宮養老去?”
老朱說完這話就感覺臉上一陣發燒,這孫子去年可不是已經乾了這麼一出,把自己困在乾清宮裡連門都出不去!
這次新仇舊恨加一起,老朱心底憤怒的小火苗蹭地一下就起來了。
“來人呀,將這逆孫給咱吊起來!”
“諾!”
隨著“啪”的一聲鞭響,乾清宮發出刺耳的嚎叫聲。
在老朱鞭撻大孫之時,禮科給事中王謙、工科給事中、劉繼宗、戶科給事中、梁德遠、方升等人,在吏科給事中劉昱的帶領下,氣衝衝地跑到皇宮陛見。
六科給事中是大明非常特殊的部門。
他們分彆為禮部、吏部、戶部、工部、兵部、刑部給事中。
然而,他們卻並不分屬六部管轄,甚至都不歸通政司管。
在品級上他們是正八品的小官,一月的薪俸也不過六石五鬥糧食而已。折算成銀錢,大約在七八兩銀子。
雖然他們品級很低,但他們的權力卻大得離譜。
他們不僅可以管本部的事情,還可以對其他衙門的事情指手畫腳,甚至能封駁皇帝的聖旨以及詔令。
他們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權利,隻因為他們背後有一個大佬——皇帝。
按照老朱製定的大明官製,六科給事中隻對皇帝一人負責。
因此,在整個大明來說,六科給事中的戰鬥力都是相當強悍的。
他們真瘋狂起來,連皇帝都敢咬,更遑論六部尚書之流了。
隨行的幾個給事中一邊跟著走,一邊小聲地嘀咕著。
“劉昱兄,今天乃是皇子大婚之日,咱們這時候陛見不妥吧?”
劉昱大手一揮,朗聲對眾人說道。
“天子無私事!”
“彆說隻是皇子大婚,就是皇太孫大婚,也不能耽誤朝廷大事!”
眾人見劉昱這樣說,隻能硬著頭皮跟上。
劉昱來到皇宮門口,抄起宮門上的銅環就“咣咣”敲起來。
“開門!”
“吾等有要事拜見陛下,耽誤了朝廷大事,你們誰都吃罪不起!”
守門的錦衣衛哪敢開門,見狀趕忙去通知二虎。
二虎此時正焦急地站在乾清宮門外,想要進去勸諫皇爺,又怕皇爺盛怒之下連他都打。
正在他急得團團轉之時,突然聽到手下稟報,說有一群官員氣勢洶洶的要進宮,可把他給開心壞了。
自己沒辦法求情,倒是可以放這些人進來,擾了陛下責罰皇太孫的心情!
二虎計議已定,趕忙命人打開城門,親自來到宮門口,將劉昱等一乾給事中迎了進來。
“幾位來的可太是時候了,皇爺此時正閒得沒事乾呢,你們多給皇爺稟報幾件大事!”
劉昱等人是頂看不上二虎這個狗腿子的,隻是維持表麵上的客氣。
雖說皇帝陛下將他從錦衣衛裡摘了出來,但滿朝文武誰不知道,錦衣衛就是這廝一手創建的。
現在錦衣衛那幫酷吏,還將其視為祖宗呢!
同理,二虎在朝中的為官之道也是不群不黨,不管是對文臣還是勳貴武將,二虎都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
雖說有些偏向武將勳貴,但始終堅持以朱元璋為核心,緊密地圍繞在皇爺身邊,團結錦衣衛、羽林衛,為做好皇爺的護衛工作時刻準備著。
然而,今天二虎一反常態地對他們客氣,反倒使得六科給事中們有點不適應。
吏科都給事中劉昱更是覺得反常必有妖,警惕地跟二虎保持了一定距離。
“吾等隻是據實陳奏,豈是那無事生非之輩?”
“若陛下采納吾等的諫言,吾等自然歌頌陛下聖明。若陛下不采納,吾等隻能以死相報,以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了!”
其他給事中聽到劉昱又在唱高調,心裡暗暗埋怨這廝的多嘴。
這次皇帝突然敕封商賈為官,本就是他們吏部的事情,不關他們其他部的事。
這廝把他們卷進去還不夠,還想拉著他們以命相搏,以死勸諫?
啊呸!
無恥之尤!
雖說劉昱對二虎愛答不理,但二虎卻對劉昱窮追不舍。
“剛剛聽聞劉老弟在宮門外說什麼天子無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