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朱樉早就看不上朱允熥,或者說自從得知老爺子寧可立大哥的孫子,都不願意立自己當太子,他就心態爆炸了,看不上朱標的所有兒子。
現在看到大侄子鼓搗出這麼厲害的大炮,朱樉心態更崩了,就算他明知道說風涼話,根本影響不到大侄子,也忍不住擠兌他幾句。
甭管有用沒用,先把嘴癮過了再說!
“父皇您想想,以後這大炮肯定是戰場上的利器,不知道多少人要死在大炮之下。”
“朱允熥用您的年號命名,那將來死在大炮下的冤魂,豈不是要來找您老索命?”
朱樉這話一出,所有人都揶揄地看向朱允熥,想看看這孫子如何應付。
然而,沒等朱允熥開口呢,老朱搶先一步替大孫解圍了。
“哼!”
“咱建立大明的過程中,死傷何止百萬,讓他們儘管來找咱索命吧!”
老朱這番光棍的言論一落地,所有人都識趣地閉嘴,就連一心想挑事的朱樉都不敢再說話了。
他隱隱覺得,老爺子的怒氣值快滿了,自己要是再敢多嘴,老爺子真能把自己從城牆上扔下去。
軍演結束後,老朱又在宮裡舉辦宴會招待群臣,並把一眾藩屬國使節扔給朱允熥,讓朱允熥在文華殿招待他們。
在老朱等人回到宮裡吃喝的時候,城外的標靶場地又迎來一批新的觀眾。
這些圍觀的人有的是城中百姓,有的是軍中將校,有的是國子監生員。
韓清也混在人群之中,觀察火炮的破壞現場。
在看到整個小山包都被炸成大坑後,韓清在震驚之餘又充滿了無限喜悅。
如果他搞到大炮,或者搞到大炮的圖紙,豈不是輕而易舉地就可以炸死朱屠戶?
然而,要如何搞到大紙呢?
韓清從人群中出來,趕忙找到親侄女韓雲裳相談,讓韓雲裳去找朱允炆,再讓朱允炆去給自己偷圖紙。
韓雲裳聽聞此事後覺得很難辦,但還是將信息傳遞給朱允炆,讓朱允炆看著想辦法。
朱允炆在收到這個任務後,心裡無聲地哀歎。他在軍演上連個靠近城門樓的觀禮台都沒撈到,怎麼可能搞到大炮的圖紙?
事實上,不僅韓清覬覦大炮的圖紙,就是倭國的藤佑壽,朝鮮的盧嵩,安南的阮宗亮,以及西南的土司首領們都想搞到大炮的圖紙。
隻是一打聽到希望學堂內有錦衣衛把門,他們就紛紛動了這個心思。
錦衣衛是何等人,那可是大明皇帝的親軍,想在他們眼皮底下偷東西,那不是找死嗎?
奉天殿內的宴會分成三層,第一層是老朱的一眾皇子皇孫們,他們圍繞著老朱形成第一層。
第二層則是文武勳貴,以及皇親國戚們,他們是大明最忠實的擁躉,被老朱通過血緣關係擰成了利益共同體。
第三層才是文武官員,也是數量最多的群體。
他們按照文武之分坐在兩側,各自領著三五個好友將桌子並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談天說地。
藍玉也混了個位置,就在第二層不顯眼的位置。
雖然他涼國公的爵位被擼了,但他好歹還頂著個皇太孫親舅老爺,蜀王朱椿老丈人的身份,咋說都是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坐到第二層也不算過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藍玉這家夥就有點飄了。
他見沒人給自己敬酒,心裡就有幾分憋氣,自己抄起個酒杯就走到正中央。
“上位,您是不是忘了一件事?”
老朱一看到藍玉,臉上的笑容當即斂去。
“藍玉,你這話是何意?”
藍玉搖搖晃晃的說道。
“上位前段時間可是親口答應了,要給北征的將士們個交代!”
“現在都過去快一個月了,您該不會忘了這事吧?”
老朱聽到這話心裡那叫一個彆扭,心說自己特意將一眾藩王叫回來,不就是為了這事嗎?
“咱沒忘!”
“咱正要跟一眾皇兒們說這事呢!”
老朱說到這兒,當即起身舉杯。
“諸位皇兒,咱有件事想拜托給你們。”
老朱突如其來的話讓所有人大吃一驚,心道皇帝陛下啥時候變得這麼客氣了?
一眾藩王也大眼瞪小眼,滿臉不解地看向父皇,搞不清父皇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還有藍玉說的北征將士是啥意思?
隻有在座的部分官員大致猜到了,可能是之前隨藍玉出征的老兵之事。
當時陛下可是在城牆上答應了他們,說要給他們個妥善的安置。
朱棡第一個起身表態。
“父皇,您有什麼事儘管說,兒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朱棡話音一落,朱樉、朱棣、朱橚等人相繼起身。
“父皇有命,兒臣等無所不從!”
老朱見一眾皇兒如此給麵子,當即笑嗬嗬一飲而儘。
“好好好!”
“諸位皇兒有此心,咱心甚慰!”
“其實也不是啥大事,就是有點北征的老兵想安置。你們每人不是都領三衛兵馬嗎,正好幫朝廷安置下老兵。”
“老兵啊……”
一眾皇子聽到這話齊齊陷入沉默,哪怕是第一個站起來的朱棡都閉嘴了。
朱棡是知道跟隨藍玉北征的將士有多苦的,藍玉的親兵營更是折損大半,僥幸存活的也多半帶傷,有的人甚至缺胳膊少腿。
如果父皇打算將這些傷殘士兵分給他,那他這個大孝子也得對父皇說“不”了。
“此次朝廷北征有三萬多老兵,其中有一萬人殘了。”
“咱也不去跟你們挨個算了,你們不是每人帶了三千人進京嗎?”
“這三千人全都留下,你們領三千老兵回去吧!”
老朱此言一出,第一層的藩王圈瞬間炸毛。
朱樉當即跳出來表示反對。
“父皇,您老也太偏心眼子了吧!”
“我們總共就三衛兵馬,滿打滿算不到兩萬人,您一下子塞過來三千傷殘老兵,您還讓我們活不活了!”
其他人雖然不敢像朱樉那麼放肆,但一個個全都現出憤怒之色,滿心滿臉都是不情願。
老朱沉著臉看向朱樉,對身旁的人道。
“秦王醉了,扶秦王去北鎮撫司大牢醒醒酒!”
老朱本想拿秦王做個樣子,逼迫其他皇子認下這筆賬。卻不承想,這件事成了壓垮秦王最後的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