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張天佑收到白蓮教的提醒,沒有被朝廷官兵沒收貨物,但自打那次被查以後,他也徹底隱匿起來,再也不敢帶著一乾小妾招搖過市了。
路過城門的時候,張天佑還特意看了看自己的海捕文書,發現上邊的畫像跟自己長得一點都不像,這才讓他稍微放心點。
看來其他海商還沒出賣我?
按照張天佑的想法,那幫唯利是圖的海商,在見到朝廷這般雷厲風行的手段後,肯定會以頭搶地地跑去邀功,順便把自己賣給朝廷當路費。
然而,過了這麼久,朝廷都沒搞到自己的畫像,隻能說那群海商仗義了。
正在張天佑發呆之時,張忠遞過來一塊芝麻燒餅,外加一壺清水。
“少主,先將就著吃點,等咱們去了海上就可以隨便吃喝了。”
“唉……”
張天佑鬱悶地拿起燒餅啃著,他生平經曆過無數次逃亡,唯有這次讓他體會到了上天無路,下地無門的感覺。
“真的要放棄嗎?”
正在吃飯的張忠突然聽到這話,重重地點了點頭。
“咱們還是放棄吧,安南那邊的落腳點已經安置妥當,少主在那邊也能開創一番新局麵!”
張天佑坐在城外的大石頭上,眺望著不遠處的城門,心裡可謂是五味雜陳。
他對大明王朝沒有感情,但對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卻有著深深的眷戀。
想著自己的父母、祖輩都埋在這片土地上,張天佑的眼眶不由濕潤起來。
“父親,孩兒不孝啊,嗚嗚嗚……”
張忠聽到少主的這聲哭訴,心裡也很不是滋味。
但對於他們來說,又有什麼選擇呢?
要麼投降大明,在大明朝廷的眼皮底下討生活。要麼遠走他鄉,去一個遠離大明的地方繼續苟活。
“大哥,咱們就不能拚一把嗎?”
“咱們海上不是還有人嗎?”
張天佑的心裡是極度不甘的,這些年他拚命地籠絡人手,就連日本那邊的浪人武士,都籠絡好幾千人了。
因此,他覺得自己還是有一戰之力的,隻要將大明僅有的這兩萬水師給滅了,他們張家就又能稱霸海上了。
“少主,您還是醒醒吧……”
“咱們在海上總共就兩萬多人,還有一萬多在安南,剩下這點人都不夠人家塞牙縫的。”
“另外,你沒看到人家船上都裝的啥嗎?”
“那黑黢黢的大炮,幾發炮彈就能乾沉咱們的船,你讓手下拿啥跟他們打?”
事實上,兩方也不是沒打過,自打靖海軍演武開始,他們就不停地掃蕩沿岸的海盜。
張家的海盜團夥,已經跟靖海軍打了好幾次了,哪次都是以失敗告終。
張忠也就是看到了這一點,這才一個勁地催促朱天佑跑路。
大明這地界已經沒法呆了,留在這兒張家搞不好都要斷後!
張天佑聞言心中更加鬱悶了,他在大明還有上千萬兩銀子的貨物沒賣出去呢,還有不少雜七雜八的產業。
現在全都扔到陸地上了,讓他如何能心甘?
正在張天佑鬱悶得無以複加之時,一個頭戴幕羅的女子突然走了過來。
“張公子彆來無恙呀!”
“是你?”
“正是在下!”
“明王讓我替他問您,咱們之前商量的事考慮得如何了?”
所謂之前的事,不過是指兩家聯手之事。
隻是張天佑看不上白蓮教,這才一直沒答應跟他聯手。
然而,現在他眼看著要跑路了,想著留在大明的產業也帶不走,就打算坑大明一把。
“可以啊!”
“能給明王效力,乃是我張家的福分!”
韓雲裳聞言一陣竊喜,他們白蓮教有人,張家有錢。如果兩方聯手,就算不能推翻大明,勢必也能將大明攪得天翻地覆!
“恭喜張公子!”
“張公子加入明王麾下,定然能得到明王的重用。”
“明王之前就曾經對我說過,隻要你願意跟我們聯手,將來事成之後封你為王!”
“哈!”
張天佑聽到這話差點笑出聲,幸好他反應快及時止住了。
“那就多謝明王的恩典了!”
“既然咱們兩家聯手,那我總得表示表示,讓明王知道我的忠心嘛!”
張天佑說著從懷裡掏出一串印章,又從袖子裡摸出一個小本本。
“這是我張家在大明的產業,店鋪遍布長江兩岸三省、五府、十七縣,共有店鋪四十八間。”
“另有田莊、河船一百條,沿海貨倉九個……”
“隻要憑借這個印章,就能調動這些人力和物力!”
韓雲裳聽到這話,眼珠子瞪得滾圓。
一開始他叔叔韓清讓她來招攬張天佑,她還有幾分不情願呢。
想著張家不過是一介商賈,招攬到手下又有何用?
然而,現在看到張家繳納的“投名狀”,韓雲裳霎時傻眼。
果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啊,這張家在江南經營幾十年,果然不容小覷。
“那在下就替叔叔拜謝張公子的厚恩了!”
張天佑聞言微微一笑,心道剛剛還說賞我個王爺當呢,現在就拜謝我的厚恩了,果然是白蓮教也很現實。
“不必謝,這都是為了反明大業嗎!”
張天佑說完這話,就隨手將印章和小本本扔出去,嚇得韓雲裳趕忙飛身去接。
張天佑見狀終於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不過在笑過之後,他也就起身跟著張忠上了船。
韓雲裳剛想查看一下印章,卻不料張天佑突然起身,她趕忙追上去詢問。
“張公子,您這是……”
“哦……”
“我要去外地辦點事,等過些日子再去拜見明王!”
張天佑說完這番話,揚起風帆就溜了,隻留下韓雲裳一個人站在岸上默默發呆。
這人就這麼走了?
幾十家店鋪啊,說給就給了?
韓雲裳顧不上感慨,趕忙打開小冊子翻看起來。
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按照小冊子上的統計,張天佑一出手就送了自己幾千萬兩銀子的產業!
這可比白蓮教這幾十年的積累都多了,她跟叔叔兩人這麼多年,也總共搞了不到兩百萬兩!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韓雲裳走遍三省五府十七縣,將各地的店鋪、倉庫都查看了一番,這才回去跟叔叔複命。
“叔父,這就是張天佑送給咱們的產業名冊,以及支取現銀,調動物資的印鑒!”
韓清一邊聽著侄女的彙報,一邊翻看小冊子,過了好一會兒才悠悠歎了口氣。
“張天佑跑了!”
“啊?”
“跑啦?”
韓清沒理會傻乎乎的侄女,隻是苦澀地搖搖頭。
“看來人家根本看不起咱們,隻當咱們是要飯的叫花子了!”
“不過,他們能舍得下這般大血本,倒也讓我刮目相看!”
事實上,張天佑隻是被錦衣衛逼得太緊,沒時間將手裡的產業變現,這才便宜了他。
否則,張天佑就算一個鋪子賣一兩銀子,也會揣著銀子走,怎麼可能白白送給他?
韓清在感慨一會兒後,拍了拍小冊子,誌得意滿地說道。
“有了這筆產業,咱們將來做事情就更方便了!”
韓雲裳聞言趕忙單膝跪地。
“侄女恭賀叔父大業早成!”
韓清聞言哈哈大笑了一會兒,隨即在京城外的德安寺召開了香主大會,並指派了幾個親信去接手變賣張天佑饋贈的產業。
殊不知,錦衣衛早就在一些店鋪外邊埋伏許久了,隻等有人上鉤來著。
現在見到有人敢過來接手店鋪,還想將店鋪轉手賣掉,當場就將他們給抓捕歸案。
這也是張天佑將這些店鋪送人的原因,因為他早就發現自家店鋪被人盯上了,想轉手賣出去實在太難。
而且一旦店鋪轉讓,避免不了要去官府登記,這不等於是羊入虎口麼?
韓清在得知手下損兵折將後,氣得大發雷霆,狂扇韓雲裳十幾個耳光,又大罵韓清不仗義!
好在並不是所有店鋪都被盯上了,還是有不少店鋪不在官府的視線內,幫他賺回幾百萬兩銀子,總算是彌補了他的損失。
隻是可惜了幾個倉庫的絲綢,據說有上百萬匹,都被一群穿著鯊魚皮的人給沒收了。
不過韓清能損失幾個香主的情況下,就撈到幾百萬兩銀子,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有了這筆錢的幫助,韓清當即投身於炒股浪潮中。
自打金陵證券交易行開業,韓清就成了這裡的大主顧。在賺了三十萬兩銀子後,韓清徹底喜歡上這項新生的生意。
他發現自己非常適合炒股,甚至有股神之稱。
彆看眼下交易行隻有三支股票,但每天的漲跌可都不儘相同。
他在砸入一百萬兩銀子後,立馬成了這裡的大客戶。每天不停地低買高賣,賺得不亦樂乎。
然而,讓他堅定炒股信心的卻不是賺錢,而是因為朝廷的官員也喜歡往這兒跑。
他通過交流股票信息,低買高賣等等一係列手段,跟很多官員都成了布衣之交。
現在大明官員在茶餘飯後都不聊國家大事了,隻聊股票的漲跌,每天算計著股息和漲幅哪個更劃算。
一有時間他們就往交易大廳跑,每當看到自己持有的股票漲了,他們就暗暗竊喜,回家都能多吃兩碗飯。
韓清在得到幾百萬巨資後,也全都砸進交易行,將有些疲軟的金陵煤炭股價生生拉動了五個點,然後果斷地將持有的股票拋出,換成了明鋼的股份。
至於皇太孫新發行的鐵路股,他是連看都不看,哪怕那支股票隻有一兩銀子一股,他也看不上眼。
在韓清在大明的股市裡自由遨遊之時,老朱正坐在朝堂上發愁。
“陛下,山東、河北大旱,百姓顆粒無收,還望朝廷救濟……”
“陛下,鎮北大將軍常升上書,說軍械老舊,糧草也隻夠半月之用了,望朝廷火速調配一些糧草軍械,以備北元來犯之時可以全力抵禦……”
“陛下,黃冊到了十年一修的日子了,也需朝廷撥銀三十萬兩……”
“陛下,官員俸祿……”
“陛下……”
老朱剛過完大壽,就又趕上大明青黃不接了。
他坐在龍椅上,聽著底下的這群討債鬼,恨不得把龍椅扔給那孫子。
咱都多大一把年紀了,竟然還要替那孫子賣命!
“鎮北大將軍的折子轉給那逆孫,讓他親外甥去想轍去!”
“河北、山東兩地的災民,著河南調配一些糧食先過去……”
“官員俸祿先欠著……”
“黃冊……”
“戶部現在還有多少存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