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自從進入山東地界,所到之處炊煙嫋嫋,百姓安居樂業,一點也不像受災的樣子。
這讓他非常奇怪,難道是山東謊報災情?
高明見朱允熥一臉疑惑,不由開口解釋道。
“殿下,這剛到山東地界,還遠遠不到山東腹地呢,災害的影響自然小得多……”
“不過,百姓的日子遠沒咱們看到的太平,他們隻是沒遭災而已,不代表他們日子好過。”
“不信你找幾個百姓過來問問……”
朱允熥聞言當即命人去“請”幾個百姓過來,錦衣衛的大老粗哪裡管得了那麼多,一個個騎著快馬衝進村子,蠻橫地抓了裡正和幾個年輕人就過來了。
朱允熥嚴肅地批評了幾個錦衣衛,然後親自給幾個嚇得跟鵪鶉似的村民鬆綁。
老裡正王春跪在地上瑟瑟發抖,哪怕被解開了束縛也隻會砰砰磕頭,嘴裡一句囫圇話都說不出來。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他這輩子見過最大的官才是縣令,還是各裡正去縣衙輪值的時候遠遠見過,啥時候見過皇太孫出巡這般大排場啊?
這一眼望去,上萬人的出行隊伍,烏壓壓的一眼都望不到頭……
“貴人饒命,小的真的啥也沒乾呀,嗚嗚嗚……”
“老丈不用怕,孤隻是……咱隻是想找你問幾句話。”
這一刻朱允熥終於明白老朱為啥總是“咱咱”的了,跟鄉下老農稱孤道寡確實有點不倫不類。
不知是朱允熥的這句“咱”生效,還是朱允熥和善的語氣感染了裡正,裡正終於敢抬頭偷瞧一眼。
王春見問話的是個頭戴王冠的美少年,懸著的心頓時放下不少。
在他想來,對方還是個孩子,能有啥壞心眼?
“您是皇太孫老爺?”
“是!”
“哇!”
“咱見到皇太孫哩,嘿嘿嘿……”
“瞅瞅人家皇帝老爺的孫子,長得就是俊,唇紅齒白的,一看就天天吃白麵饃饃……”
朱允熥聞言微微一笑,繼續肯定地點點頭。
“是!”
“而且咱吃的還是皇爺爺親自給咱蒸的饃哩!”
周圍的錦衣衛聽到這般胡扯,霎時笑得前仰後合。就連高明想到老朱穿著龍袍,腰上係著圍裙,圍在灶膛邊上蒸饅頭的場景,臉上也不由莞爾,暗罵皇太孫真調皮,連皇帝陛下的閒話都敢編排!
王春見皇太孫說話這般和氣,頓時感覺一陣親切,膽子都大了不少。
“喲!”
“皇太孫小老爺說話和氣,像咱們鄉下人的脾氣!”
“小老爺想知道啥儘管問吧,小老兒知道啥說啥,絕不跟您說瞎話哩!”
“孤……咱聽說山東糟了災,打年後就沒下過雨,全境大旱,顆粒無收?”
“旱是旱哩,但還是下過幾場雨哩,咋地也不至於顆粒無收。”
“但彆的地方俺就不知道哩,據說北邊有啃樹皮的哩,前些日子還有幾十個逃荒的路過俺們村……”
“這麼說你們村過得還行嘍?”
“行啥行,也就混個餓不死罷咧……”
“布政使老爺年年加稅,種地交稅天經地義,可生娃要交稅,娶親要交稅,修城牆交稅,給地裡澆大糞都要交稅……”
“搞得現在村裡都不敢生娃,不敢澆地哩,交不起那個稅喲!”
朱允熥聽到這兒眉頭頓時皺起。
“生娃交稅是何意?”
“按照朝廷規製,不是不成丁不需交稅嗎?”
王春聽到這話詫異地看向朱允熥,冷哼一聲道。
“啥?”
“成丁後才交稅嗎?”
“那為啥俺們生下來就交人頭稅,不論男女老少都得交哩?”
高明聽到這兒上前兩步道。
“殿下,雖說陛下規定人頭稅需成年後才收,但地方上一直是按照黃冊錄入的時候收,如果錄黃冊的時候正好添丁,哪怕隻有一個月大也要按照正常的丁口收稅。”
“江南之地皆如此,更何況北地了……”
朱允熥聽了高明的話,心裡非常受震撼。
他之所以遲遲沒廢除人頭稅,就是覺得反正都得成丁後才收稅,對老百姓影響不大。
打算再發展幾年,積蓄幾年的財力再推行。
現在一看,隻要朝廷給開個口子,底下這幫混賬就敢給你捅個窟窿!
“來人,將裡正所說的稅名全都記下來!”
“等問完話,再給他們每人一壺酒,一匹布壓驚!”
“諾!”
老裡正王春一聽問幾句話還有賞賜,登時笑得見眉不見眼,其他幾個鄉下漢子見狀也樂嗬嗬地在一旁補充,生怕惹了貴人不高興,到時候不給他們發賞賜。
朱允熥安置好幾個村民,就跟高明登上了寬大的馬車。
“高師傅,孤若廢除人頭稅,你覺得可行性有多大,會有哪些阻力?”
高明聞言皺眉思索了片刻道。
“殿下,廢除人頭稅的阻力有兩重,一重是朝廷上的,一重是地方上的。”
“如果您能從彆的地方補足朝廷每年的人頭稅,那麼朝廷方麵的阻力可以忽略。”
“隻是地方上會比較麻煩,因為少了一個稅種,地方各級官吏就少了一個名目向老百姓要錢,他們一定會阻撓,甚至陽奉陰違……”
“補足嗎?”
事實上,朱允熥一開始就是這麼打算的,想等自己的工業革命搞完,再用作坊那邊賺取的錢來貼補農業稅收,從而實現平穩過渡。
但他發現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美好了,如果什麼東西都等他準備齊當了,老百姓指不定得受多少罪呢。
“補足好辦,隻是地方上……”
“皇爺爺殺了二十幾年,也沒遏製住貪官汙吏啊!”
高明聞言也是一陣惆悵,對此他也沒啥好辦法。
他甚至能想到地方官吏會如何應付,以及編出哪些新名目繼續收錢,但卻不知該如何遏製這幫人。
最後高明無奈地歎了口氣道。
“看來,也隻能采用皇帝陛下的嚴刑峻法了……”
這是高明之前最不認同,甚至最為討厭的做法,他兄長就是死在嚴刑峻法之下。
但當他當了官,站到了帝國的最高層行列,見識了帝國的運轉艱難等情況,心態悄然發生變化。
不是皇帝想殺人,是有些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足以震懾宵小!
“若是孤取消一切雜稅,將所有稅賦統一成一種,並且編入土地之中。”
“地多者多交,地少者少交,無地者不交,高師傅以為如何?”
高明聞言眼睛一亮,由衷地讚歎道。
“此法甚為簡便,於國於民皆有大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