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聽著滿屋子的哭聲,一時間也陷入煩躁,甚至對大孫都生出不小的怨恨了。
這孫子就不能再緩幾年,非得這麼急著動手?
事實上,老朱自打知道那逆孫在山東的一條條政令後,就知道這逆孫安的什麼心。
不就是攤丁入畝和一條鞭法嗎?
隻不過把朝廷換成了皇太孫而已,其他都是換湯不換藥。
從本心裡說,老朱是非常支持大孫的。
因為一旦任由這些藩王瞎搞,再加上地方上的鄉紳、官員們胡鬨,大明的財稅之源必然會枯竭。
隻有越來越多的自耕農,才能保證大明的稅源,保證大明朝廷的有序運轉。
然而,眼前這些藩王也是自己的種,不能不替他們想出路啊。
“你們先回去吧,咱一定狠狠地教訓那逆孫,務必給你們個交代!”
眾人聞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信老爺子能給他們啥交代。
以老爺子對那逆孫的寵愛,估計最後吃虧的還是他們。
老朱見眾人不動,登時發怒道。
“怎麼?”
“你們還想留在宮裡吃飯不成?”
“趕緊滾!”
“今天宮裡不留飯!”
一眾藩王聽到這話,趕忙夾起尾巴灰溜溜跑路,哪怕是混不吝的秦王,也不敢再逗留了,撿起地上的金冊跟著眾人一起跑路。
老朱在打發走這群藩王後,又迎來了孔訥為首的文官集團。
老朱本來不想見的,但衍聖公孔訥乃文官之首,多少得給點麵子。
因此,他拒絕了其他官員的覲見,隻讓人帶孔訥進去。
其他人聽聞皇帝拒絕見他們,心裡雖然不忿,但臉上卻不敢顯露出來,隻是一個勁地給孔訥打氣。
“衍聖公,咱們大明文脈能不能延續下去,就拜托給您啦!”
孔訥聞言朝著眾人拱拱手。
“諸位放心!”
“老夫就是拚了這條命不要,也要讓皇帝陛下收回皇太孫的亂命,還山東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衍聖公說得好!”
“到底是衍聖公,大明文脈之首,我等佩服!”
孔訥在接受眾人的迷魂湯後,邁著堅定的步伐登上台階,找大明最強神龍朱元璋掰頭去了。
老朱在接見孔訥之前,也是做了一番準備的,命人提前在大殿上擺放一張茶桌,外加兩把椅子。
在孔訥進入大殿之時,老朱正坐在茶桌上泡茶,見到孔訥進來行禮,老朱沒有半點表示,依然自顧自地倒著茶,就跟沒看到孔訥似的。
直至孔訥行完了全套禮節後,老朱這才熱情地朝著孔訥招招手。
“衍聖公來啦,趕緊過來陪咱喝兩杯!”
衍聖公經過剛剛那一套跪拜大禮,身上的火氣已經小了好幾分。
事實上,這也是老朱如此安排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讓老孔頭去去火氣,知道一下自己的身份。
孔訥朝著老朱躬身一禮。
“既然陛下有請,那微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來來來!”
“看坐!”
孔訥在小太監的攙扶下挨著半個屁股坐在椅子上,這才一手托著茶盞,一手拿著茶盞細細地品嘗。
茶一般,水更一般。
最起碼比起他從趵突泉運過來的泉水差遠了。
但因為是皇帝親手所泡,又彆有一番風味,有一種獨特的殊榮在裡邊。
皇帝之所以給自己泡茶,估計是也覺得皇太孫此舉有些過分,有向自己認錯之意吧?
孔訥想到此處,在喝茶時心情都輕鬆了許多。
隻要皇帝不認可皇太孫的行為,那大明就還有救!
“好茶!”
“好水!”
“好功夫!”
“陛下真是寶刀不老啊!”
老朱聞言哈哈大笑道。
“衍聖公會說話!”
“哈哈哈!”
“對了,衍聖公此番前來,一定是為了咱大孫在山東搞出來的事吧?”
孔訥聞言小心地開口問道。
“敢問陛下,您覺得皇太孫在山東所施行的虐民之舉,可否稱得上是仁政?”
老朱聞言拿起茶盞輕啜一口,沒有直接回答孔訥,而是反問了一句。
“孔夫子,你覺得何為害民之舉?”
孔訥聽到這話,心裡咯噔一下。
他發現之前的判斷有誤,老皇帝非但沒生皇太孫的氣,反而還在維護那孫子。
這可怎麼辦呢?
他之所以趕來跟皇帝叫板,是篤定皇帝不會支持皇太孫的倒行逆施。
現在皇帝這個態度,倒讓他不知從何下手了。
“陛下,皇太孫欺壓皇族,此為一不善。”
“皇太孫官紳、皇族一體納糧,此為二不善!”
“皇太孫強買百姓土地,此為三不善!”
“皇太孫強賣百姓農具、種子,此為四不善!”
“皇太孫強占山東大半土地,鯨吞朝廷稅賦之源,此為五不善!”
孔訥一口氣說了朱允熥五個不善,最後峰回路轉替朱允熥說起“公道話”來。
“陛下,雖說皇太孫有此五不善,但依微臣之見卻不能怪皇太孫。”
“皇太孫年幼,豈能懂這裡邊的門道,必然是受到身邊之奸臣蠱惑!”
老朱聽到這話,臉上這才露出滿意的微笑。
還好這老孔頭沒老糊塗,他要真敢說咱大孫的壞話,咱不介意讓他兒子提前襲了衍聖公的爵位!
“那依孔夫子所言,誰才是咱大孫身邊的奸臣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