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憋了三天,也沒憋出一本符合大明主流價值觀的培訓教材。
最後他隻能這兒摘幾句,那摘幾句,搞出一個忠君愛國為核心,為大明老百姓謀求福祉為宗旨,同時代表大明最新生產方向為依托的大雜燴。
在朱允熥閉門造車的這些天裡,被他扔到希望學堂改造學習的官員可受苦了。
因為學堂沒有教材,高明這個班主任就隻能每天帶著他們進行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上午犁地,下午挖煤,累的他們叫苦不迭。
在為期三個月的輪換改造學習結束後,影響大明後世的稅製改革正式開啟。
大明正式取消實物稅,改成統一製式的銀幣、銅幣進行結算。
官紳一體納糧,取消一切官員階級特權。
不過在這個基礎上,官員的俸祿得到極大的提高,並且加入了退休金養老機製。
即使如此,這條政策在全國範圍內依然引起軒然大波,遇到了基層的各種抵製。
對於這種情況,朱允熥隻是將老朱給抬了出來,凡是遇到抗拒新法的官員,就將名字寫到死亡名單裡交由老朱處置。
老朱也是來者不拒,隻要朱允熥敢寫他就敢殺!
在殺了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後,這條延續了千年的弊政終於被徹底取締。
時間一晃來到洪武二十七年大年三十。
因為最近兩年一直在忙活新政的事,老朱連生日都沒怎麼過,新年就更是敷衍糊弄了。
朱允熥也沒時間,每天都將自己埋在書山文海之中。
他現在有點明白老朱為啥那麼忙碌了,真是權利越大,責任越大。
稍微有一點盯不住,底下的人就敢給你亂來。
因此,他也養成了事事躬親,一日三問的習慣。
哪怕是年三十,朱允熥依然要批閱上百份奏章,忙的他連個安生年都過不好。
老朱心疼大孫,特意帶著餃子來找大孫一起用膳。
然而,一進入清冷的文華殿,老朱的不悅的皺起眉頭。
“怎麼這樣冷?”
“你們都是死人嗎,不知道給咱大孫多放幾個火盆!”
“回陛下,皇太孫不讓……”
“不讓?”
老朱大步流星的越過眾人,來到朱允熥所在的書房,看到大孫坐在書案前批閱奏章,給這老頭心疼壞了。
“大孫啊,平時忙點也就罷了,今天可是過年,你咋還給自己找這麼多事!”
朱允熥聽到老朱的聲音,趕忙起身問道。
“皇爺爺,您身體好點沒?”
老朱聞言笑嗬嗬的說道。
“好多了!”
“咱的身體不用你擔心,反倒是你要照顧好自己,你爹那個憨憨,就是……就是……”
“嗨!”
“大過年的咱提他乾嘛!”
“晦氣!”
老朱走上前,蠻橫的將大孫手裡的筆搶下來,然後拉著大孫的手去了偏殿。
在進入偏殿後,老朱依然覺得過於冷清了,又命人抬進來幾個火盆。
“你也是的,咱大明再窮還能少了你這幾盆炭?”
“再者說,煤球那玩意就是你鼓搗出來的,幾文錢一個的玩意,你省那個錢乾嘛!”
朱允熥聞言嘿嘿笑道。
“孫兒怕房間燒的太熱犯困,這才沒讓他們點火盆的。”
“不過,皇爺爺若是真心疼孫兒,不妨將太子府讓出來吧。”
“您那邊舒坦呀,孫兒重修的時候提前布設了暖氣管道,暖氣一燒比多少個火盆都管用!”
老朱一聽這話,老臉頓時羞紅。
“咱好不容易住慣了,才不跟你換哩!”
“要不你把乾清宮翻修一遍吧,也把你說的那個暖氣加上去?”
朱允熥聞言想了想,隨即搖搖頭道。
“算了!”
“等過幾年翻修金陵城的時候,咱們重新選址再建個皇宮吧。”
“啊?”
老朱一聽這話整個人都不好了,他最怕花錢,尤其是修建宮殿之類的東西,那可是非常的勞民傷財。
“大孫,你彆看朝廷有點盈餘就瞎折騰。”
“咱們這宮殿不是挺好麼,乾嘛要重建?”
朱允熥聞言沒回話,隻是從一堆奏折裡挑出一封海藍色封皮的奏折遞過去。
“皇爺爺您看看這個吧。”
老朱接過去一看,隻見奏折上寫著朝鮮北王、朝鮮中王,朝鮮南王、日本北王、日本南王、源道義、安南、琉球等幾十個國王要在明年三月份覲見大明皇帝陛下及皇太孫殿下……
老朱匆匆看完後滿臉的震驚。
“這麼快就搞成了?”
“當然!”
“分裂他們本來就不費事,隻要把艦隊派過去,朝著岸上放幾輪炮就行了。”
朱允熥在執行新政這兩年也沒閒著,靖海軍經過兩次擴建,現在已經是一支擁有五萬人的海軍。
他充分采納了張宗浚的計策,對藩屬國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
同時,他還對藩屬國實行漢武帝創立的推恩令,大封王室子弟為諸侯,進一步削弱他們的國力,為將來兵不血刃的吞並他們做準備。
在這基礎之上,他也沒忘了對遠洋的探索。現在大明的艦隊,已經可以從金陵出發,繞過非洲的好望角,到達遙遠的地中海,並且與那裡的商人直接貿易,賺取更高的利潤。
他之所以沒有進行環地球航行,主要是因為遠程通訊設備沒能達到量產,始終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
一旦攻克無線電技術,他將直接開啟環球航行,並直撲美洲大陸。
老朱在聽到大孫的話後,一邊驚訝於大孫取得的傲人成績,一邊不屑的撇撇嘴。
“一些土王而已,還用得著蓋個新宮殿招待他們呀?”
“皇爺爺,您沒看奏疏的最後一句吧?”
“啥?”
老朱趕忙翻到最後一頁,將目光落到最後一句上。
“諸藩請求為永例!”
“永例?”
老朱看到這句話霎時愣住,如果這幫人年年來,現在的皇宮確實不夠威儀了,鴻臚寺等場所也需要擴建。
“大孫,就算他們年年來,咱們也沒必要重建一座皇宮吧?”
“建造宮殿可是大工程,要花費幾年的賦稅的,輕易還是彆動這個念頭為好……”
朱允熥聞言,再次扔給老朱一個奏折。
“皇爺爺,您先彆急著反對,再看看這份奏折。”
“呃?”
老朱聞言一陣愕然,隨即接過朱允熥遞過來的奏折翻了翻,隻看了一眼老朱就驚叫起來。
“啊!”
“咱大明去年共收繳賦稅一萬萬三千萬兩銀子?”
“刨去各項開支,國庫現在還盈餘五千萬兩?”
老朱完全被奏折上的數字所震驚了,他當了二十幾年皇帝,從未有過國庫如此充盈的時候。
“這這這……”
“大孫,這上邊的數不會算錯了吧?”
朱允熥聞言搖搖頭道。
“不會!”
“這是孫兒的財政部再三核對過的數字。”
“不過,這上邊的數字不全,隻是大明去年一年的土地賦稅,諸如國營作坊和市舶司那邊的數據,得年後才能統計出來。”
“嘶……”
老朱聽到這話倒吸一口涼氣,他原本以為這些已經夠多了,哪承想這孫子竟然告訴他,還有兩筆大頭沒算呢!
這要是將市舶司和國營作坊的收入算上,大明歲入豈不是要達到兩萬萬兩銀子?
老朱終於體會到財大氣粗是什麼感覺了,大手一揮豪氣乾雲的說道。
“既然咱都這麼有錢了,那就重新建一個!”
“咱早就瞅這個皇宮不順眼了,後宮蓋的那麼小,咱的妃子都住不開了,很多人都擠在一個宮裡……”
“等轉過年你就過了三年孝期,屆時你也該成親了,這皇宮確實不夠住了……”
朱允熥聽到這話心裡那叫一個汗啊,這老頭的腦回路有問題吧,咋突然就繞到那兒去了?
“皇爺爺,您老也悠著點吧,孫兒聽說你前段時間夜夜笙歌,還找了個弘吉剌部的女人,好像今年才十六吧?”
“還有之前的那個李淑妃,好像也還不到二十……”
“您說您找這麼多小姑娘,也不怕把您的老腰給累折了?”
老朱見大孫毫不留情的數落自己,氣的登時去抓桌子上的硯台,想了想硯台太重,害怕把大孫打壞,又突然轉向抓起一摞奏折砸了過去。
“你給咱閉嘴!”
“咱身體好著呢,還能給你生幾個小王叔!”
朱允熥一邊躲過老朱的攻擊,一邊暗暗撇嘴,暗罵這老頭就是個老不修!
兩人玩鬨一會兒,那邊小太監也擺好飯菜了,老朱頓時抓住朱允熥,強行將其拖拽到偏殿用膳。
晚膳很簡單,兩盤餃子,一些葷素搭配的炒菜,外加一壺放在熱水裡燙著的好酒。
老朱給自己倒了一杯酒,然後笑吟吟的看向大孫。
“陪咱喝一杯?”
朱允熥毫不猶豫的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