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搞出這一排擴音器,不僅把城牆下的人鎮住了,就是坐著歇氣的老朱,聽到如此洪亮的聲音都嚇了一跳。趕span
好在他早就習慣了大孫的驚人手段,這才不至於當場失態。
可即使這樣,當他看向擺在城牆上的幾個大箱子時,思緒也不禁飛揚起來。
這玩意好生神奇,竟然能擴大說話之人的聲音?
若是用此物宣讀聖旨,豈不是全城百姓都能聽到?
還可以找字正腔圓之人宣讀大誥、朝廷的最新文告,既可以讓百姓知曉律法,也能普及洪武正韻……
正當老朱思緒亂飛,拚命地想著如何最大化利用擴音器之時,突然聽到朱允熥大喊“你可知罪”四字。
老朱聽到這句話,羞愧得恨不得拿袖子把臉給遮上。趕span
這逆孫沒救了,如此嚴肅的場合,竟然乾出如此輕佻之事。
朱允炆那傻孩子就差把罵人的話寫他臉上了,你還問他知不知罪……
朱允炆聽到這話也懵住了,自己隻是勸諫啊,咋就犯罪了?
再者說,罪不罪的也輪不到這孫子說吧,他憑什麼對自己的事指手畫腳!
朱允炆本就帶著氣,現在更是氣上加氣。哪怕明知道沒朱允熥聲音大,他也聲嘶力竭的呐喊著。
“我沒罪!”
“我是為民請命!”趕span
“雖說有冒犯皇爺爺之舉,但國有諍臣不亡其國,家有諍子不亡其家!”
“我行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上對得起皇爺爺,下對得起黎民百姓!”
朱允炆這番話一出,頓時迎來滿堂喝彩。不論是跪在地上請命的學子,還是遠處看熱鬨的百姓,都不禁為其鼓噪呐喊。
哪怕是站在洪武門兩側的官員,在聽了朱允炆這番話後也不由暗暗點頭。
不論今天這事是否合適,這番話一出,朱允炆基本上立於不敗之地了。
就算他不能收獲聖心,也能收獲百姓的愛戴。
在城牆下一片喧嘩之時,就體現出擴音器的重要性了。趕span
朱允熥隻是“喂喂”了兩聲,就將城牆下的聲音給壓了下去。
“就你還諍臣、諍子?”
“你知道那個諍字咋寫不?”
“該不會是魔怔的怔吧!”
“以下犯上,本數大不敬之罪,你竟然還敢說自己無罪!”
“你平時的溫良恭儉讓呢,你平時的仁義禮智信呢?”
“你在大本堂讀了快十年的書,就學了個無君無父,以下犯上?”趕span
“啊呸!”
朱允熥的話本就惡毒,再加上擴音器的加成,直接將朱允炆的小臉氣成豬肝色。
更讓他恐懼的是朱允熥的聲音太大了,大得遠近幾裡地的人都能聽到。而他的聲音,超出幾十丈之外都未必有人能聽到,這對他太不公平!
老朱看到這逆孫竟然在城牆上罵起仗來,氣得他恨不得命人將其給拖下去。
不過細聽之下,好像還有那麼幾分道理,也就隨他去了。
反正他丟人的事多了,也不差這一件。
城牆下的大臣看到兩個皇孫罵架也是一陣無語,心道皇太孫這是什麼奇行種啊,如此嚴肅的場合竟然罵仗玩?趕span
隻有京城百姓非常感興趣,恨不得趕緊回家取小板凳,看這對皇孫大罵三天三夜。
此次新稅法,本就對京城百姓影響不大,所以不論結果如何,都不影響他們打工賺錢。
但是外地來的百姓,還有憋著一肚子氣的書生們就不一樣了。他們此行最大的目的就是迫使皇帝廢除新稅法,恢複到洪武早年的篩子一樣的舊稅法。
因此,在朱允炆被朱允熥一通神侃跟整蒙了的時候,跪在洪武門正門方向的上萬學子紛紛指責起朱允熥來。
“巧言令色鮮矣仁!”
“皇太孫乃誅心之言!”
“皇長孫仁義無雙,不容任何人汙蔑!”趕span
上萬人你一言我一語,嘈嘈雜雜,但他們畢竟是有素質的讀書人,很快就變得統一起來。
他們首先統一了“皇長孫”的稱呼,其次統一了皇長孫的人品。
然後口號就變成“皇長孫仁義,救民於水火”,在充分誇獎朱允炆的時候,這幫人還不忘踩一下朱允熥。
比如皇太孫年輕,不懂治國之道。皇太孫無賴,禍國殃民之類。
朱允炆聽到這些一邊倒支持自己的聲音,臉上這才好看點。
同時也再次鼓起勇氣看向城牆,挑釁似的看向朱允熥。
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了,看看吧,這就是民意!趕span
然而,朱允熥麵對這山呼海嘯般的質疑聲非但沒有懼色,反而有幾分躍躍欲試。
“都閉嘴!”
“孤跟二哥說話的時候,閒雜人等不許插嘴!”
在朱允熥強大擴音器的加持下,一切聲音都被壓了下去。
“二哥,你不用不服氣!”
“我現在就你上書的內容逐條駁斥,讓你知道自己錯的多離譜!”
朱允炆見朱允熥這樣說,當即做了個請的手勢。趕span
“請三弟解惑!”
“先說第一條吧,啥叫不分尊卑貴賤,官紳一體納糧?”
“朝廷收取賦稅,乃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修橋補路,修築城牆、整修河道、前線用兵,賑濟災民等等,都需要錢糧,這才是稅收的根本目的。”
“然則,橋和路修好後,隻有平民百姓走嗎?”
“江河堤壩修好後,也隻保護平民百姓家的田地嗎?”
“軍士前線廝殺,保家衛國,拒敵於國門之外,隻保護了平民百姓,沒保護士紳土豪嗎?”趕span
“既然不論貧富貴賤,士農工商都走著同樣的路,過著同樣的橋,那麼為啥交稅的時候要分什麼貴賤?”
“你要是真高貴,有本事你修條路,走到哪兒修到哪兒!”
朱允熥這話一出,城牆下頓時響起震天的喝彩聲。
“說得好!”
“皇太孫說的太好啦!”
“憑啥走路的時候不分貴賤,修路掏錢的時候分貴賤!”
很多跟著吵吵嚷嚷的百姓,直至喊完才意識到,自己是來請求朝廷減免賦稅的呀,應該是站在皇長孫那邊,咋就被皇太孫給帶偏了呢?趕span
算了,先不管了,皇太孫說的解氣先跟皇太孫混!
朱允炆本就是個皇宮做題家出身,哪懂這些彎彎繞,三言兩語就被朱允熥給帶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