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浚在將皇太孫送走以後,再回到房間整個人氣質都變了。蝣span
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翹起二郎腿,鄙夷地看著跪在地上的三個人。
“皇太孫大婚,你們難道一點表示都沒有?”
三人聽到這話,腦瓜子“嗡”的一聲,霎時開始胡思亂想起來。
剛剛皇太孫離開,難道是生了他們的氣?
大明皇太孫該不會這樣小氣吧,隻因為沒給他送禮就生氣?
“敢問這位大人,外臣此次來得匆忙,並未準備賀禮……”
“不過請大人放心,隻要大人為我南朝主持公道,我南朝之君自然不會忘了大人,更不敢忘了皇太孫!”蝣span
張宗浚聽到這話當場變臉,“啪”的一聲將桌子上的茶盞摔在地上。
“你在跟我講條件?”
“皇太孫仁義,不忍苛責爾等,我身為皇太孫的臣子,自然要替皇太孫分憂!”
“現在我正告幾位,若是不能在兩個月內將皇太孫的賀禮奉上,我就調遣大軍直接滅了爾等!”
張宗浚這話一出,高麗使節和南朝使節當場傻眼,隻有代表北朝李芳遠的使節自信滿滿,膝行幾步上前,將一份禮單奉上。
張宗浚也不避諱,當場打開禮單看起來,見上邊既有黃金白銀,又有遼東特產,臉上登時露出滿意之色。
“不錯!”蝣span
“北朝君忠勇可嘉,本官代皇太孫謝過了!”
北朝使節聞言趕忙謙遜地說道。
“不敢當大人一個謝字!”
“我北朝之所以能立國,全靠皇太孫扶持,皇太孫就是我們的君父,我等自當時常孝敬!”
張宗浚聞言當場拿著禮單指著其他兩人。
“你們都學學人家!”
“皇太孫對你們兩國恩情更大,先說你吧,你們南朝本該覆滅,全仗著皇太孫仁德,這才放歸爾等重新立國。”蝣span
“還有你們高麗,本來都是亡國之君了,皇太孫硬生生將你們從深山老林裡找出來,賜予你們封地,讓你們得以延續宗廟。”
“然而,你們兩國是怎麼報答皇太孫的?”
“皇太孫成親這樣的大事,爾等竟然一點賀禮都沒有,簡直不當人!”
在張宗浚數落孫子一般的數落之下,南朝和高麗兩國使者,非但不敢還嘴,反而唯唯諾諾地點頭接受,生怕態度不好,給自己的國家惹事。
好在張宗浚的目的不是罵他們幾個,在罵了幾句後就開始跟他們聊正事了。
張宗浚彈了彈北朝李芳遠的使者所進獻的禮單,慵懶地對著三人說道。
“此次事件到此為止,今後北朝君不許進犯南朝、高麗兩國。如有違背,我天朝定然不饒!”蝣span
張宗浚這話一出,其他兩國使者不乾了。
“大人!”
“北朝狼子野心,侵占我國許多領土,擄掠我國民眾數萬,豈能就這樣算了?”
“我高麗本就貧瘠,民眾稀少,此次也被北朝擄掠去許多,應該責令北朝歸還被擄掠的民眾……”
北朝使節麵對兩人的叫囂,當場冷哼一聲道。
“豈有此理!”
“爾等國君不能保境安民,竟然還有臉來天朝哭訴?”蝣span
“再者說,你們哪隻眼睛看到我北朝擄掠百姓了,那都是百姓自發跟隨我們大軍回去的!”
“這是民心所向,這是天……天下百姓自發的選擇……”
張宗浚聽到這話,不由冷哼一聲。剛剛這貨要是敢說“天命所歸”四個字,他能直接命人將此人拖出去砍了!
區區彈丸小國,竟然敢以天命自居,真不知道死字怎麼寫了。
北朝使節自己也嚇了一身冷汗,暗道幸虧自己反應快,否則剛才就闖大禍。
有些話他們在自己國內咋說都行,可到了大明,就得萬事以大明為尊。
“都閉嘴吧!”蝣span
“本官既然說此事作罷那就是作罷,誰不服就回去繼續打,等你們打差不多了,我天朝自然會給你們主持公道!”
三人一聽這話,趕忙將頭重重地磕在地上。
“謹遵天朝之命!”
“既然你們對此事沒有異議,那本官就說幾件小事。”
“皇太孫仁德,覺得爾等互相攻伐,時常以下犯上,實乃缺乏聖人教誨。”
“因此,皇太孫責令本官從大明選取品行賢良之士三百人,分彆派往三國教化民眾,撫育黎民,推行我大明之儒家正道!”
張宗浚此言一出,三個使節頓時麵麵相覷。蝣span
這年月能代表朝鮮出使大明的都是人精,哪怕是高麗使節,也瞬間猜到大明的意圖。
大明是想對朝鮮移風易俗啊!
“大人,外臣等受天朝恩惠良多,實在是不敢再承恩惠!”
“天朝賢良皆是大才,我等區區彈丸小國,恐怕不能讓良才施展,還望大人收回成命!”
張宗浚冷冷地看著慷慨陳詞的北朝使節,又看了看其他兩國使節。
“南朝、高麗也不願接受大明的賢良之士嗎?”
南朝和高麗使節互相對視一眼,隨即說道。蝣span
“回稟大人,非不願,實不敢也。”
“哼!”
“你們莫不是以為,本官在跟你們商量?”
三人一聽這話頓時傻眼。
“啊?”
“難道不是商量嗎?”
張宗浚冷哼一聲道。蝣span
“要麼各自收下我大明一百賢良之士,要麼讓大明海軍親自護送他們過去,你們自己選吧。”
“這……”
張宗浚見三人依然有些猶豫,不由換上一副笑臉道。
“你們也不用這般抵觸,大明朝鮮一衣帶水,同文同源。爾等史書都是漢文寫成,還怕我大明讀書人帶壞你們呀?”
“再者說,你們用腦子好好想一想,你們收了這一百個讀書人,將來再有事情跟大明交涉,豈不是便宜許多?”
三人一聽這話,臉上頓時有些意動。
這確實是個不小的好處,有了這一百大明讀書人,他們不論是朝覲大明,或是給大明進獻貢品都方便了,再也不用看底層官吏的臉色。蝣span
“既然大人這般說,那外臣就先替南朝君答應下來。”
“外臣也願意替高麗君應下……”
在兩個小國都同意後,北朝使節也硬著頭皮答應。
“我北朝也願意接受這些讀書人,隻是我北朝苦寒,地狹民少,怕招待不周,苦了天朝上過的高才,還望大人多多包涵。”
張宗浚聞言嘿嘿一笑。
“不妨!”
“他們此次去半島,名義上是支援半島發展,實際上文字出身還是在我大明吏部,享受我大明官員補貼的。”蝣span
“爾等也不用過分愛惜他們,完全可以將一些苦活累活交給他們。比如說什麼相國之位啦,郡縣長官啦,總之在朝堂上給他們預留三分之一的位置就行啦!”
張宗浚說得輕鬆,可聽到三人耳中卻是跟炸雷一般。
按照這人的說法,豈不是他們各自國家的朝政都要被大明派去的人把持?
雖然他們心中不願,但身在大明的土地上,他們根本沒膽子拒絕。
“大人,此事茲事體大,外臣無權決斷,還得回去跟我家大王商量一下……”
張宗浚大度的擺擺手道。
“無妨!”蝣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