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藩王的角度來說,朱棡覺得大明的宗室襲爵製度堪稱完美,遠超過曆朝曆代。
但如果從大明王朝的角度來說,朱棡非常認同朱允熥的說法,按照老爺子的玩法,不出百年大明財政就得被他玩垮。
因此,糾結再三後朱棡艱難地開口。
“父皇,兒臣認為大明的宗室製度確實有點問題。”
“現在宗室人數稀少,滿打滿算也不過百餘人。可這百餘人隻要經曆個五六代,就能達到幾萬人……”
“咱大明雖大,但依然養不起幾萬個縣令!”
“因此,從長遠計,兒臣覺得有必要更改現在的襲爵製度,讓出了五服的宗室恢複平民身份。”
老朱聽到朱棡的說辭,臉上閃過一絲訝異。
他之所以叫朱棡進宮,其實是想找認同的,卻不承想這逆子既然跟那逆孫想法一致。
“老三,朱允熥之前找過你吧?”
朱棡誠實的點點頭。
“是!”
“不過兒子之所以讚成他,可不是礙於他皇太孫的身份,而是真的站在大明的角度考慮。”
老朱見朱棡這樣說,心裡突然生出一種無力感。他發現兒孫們都大了,都有自己的主見了,已經不聽他這個老皇帝的話了。
“你說說,那逆孫都跟你說了什麼鬼話!”
“是!”
“其實允熥思慮得也不無道理,按照父皇這般無差彆的優待宗室,不僅對朝廷不利,長期來說對宗室的繁衍也不利。”
“其一,優待太厚,使得宗室喪失建功立業的動力。”
“其二,不許從事賤業,等於封死了底層宗室的謀生之道。”
“其三,一旦朝廷財稅出問題,宗室待遇第一個被砍。”
“允熥基於這些問題,提出優待宗室不以祿米為重,要以保障為重。”
“保障為重……”
老朱聽到這話頓時來了興趣。
“詳細說說,那逆孫到底是啥意思?”
朱棡見父皇露出感興趣的樣子,心裡也非常受鼓舞,立馬一五一十的講述了一遍。
“按照允熥的說法,皇族有保障宗室基本生活的義務,但也僅僅是基本生活保障。”
“比如對生計艱難的宗室,按人頭支取口糧,保障其餓不死即可。”
“但同時要大力鼓勵宗室子弟從軍、從政、從商,甚至種地務農、進廠做工等等。”
“對於有誌於科舉的宗室,還可以給予他們些許特權。比如說某省科舉,每科保底錄取一名或兩名宗室,其中宗室子弟不占用既有名額,屬於額外加恩。”
“若是宗室子弟願意從軍,也可以獲得優先晉升的特權。”
“允熥那孩子還打算創辦宗室學校,保障宗室子弟受到良好的教育。”
“同時,大明所有高等學府,都優先錄取宗室子弟,讓他們成為對大明有用之人……”
雖然老朱跟朱允熥鬨得非常不愉快,但對於朱棡所複述的話還是聽得非常認真的。
他突然發現,從長遠角度來說,他那個能氣自己半死的逆孫,竟然比自己想得還長遠……
“這都是那逆孫跟你說的?”
朱棡聞言臉上立馬露出欽佩之色。
“是的!”
“朱允熥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對待宗室亦是此禮!”
“父皇,朱允熥不是苛待宗室,也不是薄情寡恩,他是真的為咱們大明後世子孫在考慮!”
老朱現在最聽不得彆人誇那逆孫,哪怕是他頗為喜歡的老三也不行。
“你就少替那逆孫說話了,你是不知道,那逆孫今天剛跟咱吵完,說等他當了皇帝,第一時間就把咱的皇明祖訓給廢了!”
朱棡聽到這話心裡一凜,心道這孫子瘋了嗎,竟然敢當著老爺子的麵說這種胡話?
不過轉念一想,朱棡反而能理解幾分。
以自家老爺子的固執,還真能把那孫子氣得說出這番話來。
因此,這事真較真的話,還真不好說誰對誰錯。
“父皇!”
“允熥那孩子畢竟還年輕,總有年輕氣盛的時候。”
“您當年氣性起來的時候,還拿著劍追我大哥哩。要不是我大哥跑得快,您指不定乾出啥事哩!”
老朱突然被朱棡揭了老底,當場氣急敗壞的解釋。
“胡說!”
“咱那是故意嚇唬他哩!”
“就算他不跑,咱也不可能真砍他,頂多拿劍背拍他幾下!”
朱棡聞言暗暗翻著白眼,臉上一萬個不信。
他太了解這老頭了,脾氣上來不管不顧,也就母後或者的時候能壓製其一二吧。
老朱也知道朱棡不信,但他也隻能這麼說,才能挽回些許父皇的尊嚴。
不過話題聊到這兒,也就等於把天聊死了。
老朱不耐煩的朝著朱棡擺擺手。
“滾吧!”
“一個個的都是逆子!”
“不知道為君父分憂,竟知道惹咱生氣!”
朱棡聞言如蒙大赦,趕忙起身告辭,然後逃也似的跑出老朱的寢宮。
老朱看到他這個樣子,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對著朱棡的背影重重的扔出一隻大碗,碗碎聲中,卻隻砸了個寂寞。
“來人,趕緊追上朱棡那逆子,告訴他一聲,這事不許對任何人說,若是走漏了風聲,看咱怎麼收拾他!”
秦德順聞言趕忙命人去追朱棡,同時貼心地扶著老朱起身。
“皇爺多慮了,晉王殿下素來穩重,您就是不囑咐,他也不會對彆人說的。”
老朱聽了這話心裡頗為受用,渾然忘了朱棡這貨自打出生以來就跟穩重兩字不沾邊。
“咱也隻是以防萬一!”
“咱大孫剛收拾完佛道兩教,已經搞得天怒人怨了,此時若是爆出此事,就連皇族都得罪死了……”
老朱說完這話,長長歎息一聲。
“唉!”
“咱這個逆孫還真是不讓人省心!”
“明明年歲不大,卻總想著百年、千年之後的事情……”
秦德順聞言趕忙奉上一記彩虹屁。
“皇爺,這不正是您看中皇太孫的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