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的目的達到了,每一個參觀完金陵城的外國友人,都被大明的強大給震撼到。
雖說朝鮮、日本、越南等國,本就屬於泛華夏文化圈,自古就有奉華夏為天朝上國的傳統。
但隨著元朝的出現,使得日本、朝鮮、越南等國有了一些彆的心思。
他們紛紛以小中華自居,認為自己才是華夏正統。
相對來說,老朱所建立的大明,在他們看來不過是繼承了韃子的劣質王朝,根本不配以華夏自居。
再加上老朱比較保守,除了對北元窮追猛打之外,不願意對海外藩國動兵,更加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然而,今天的這次參觀,徹底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如果大明隻是強而大,他們倒也不會太在意。
畢竟,大明占據著華夏舊土,就算再差也比他們幾個小國強。
但現在的大明不僅是強和大的問題,而是超越了他們認知的極限。
哪怕是回到鴻臚寺的館驛,越南、日本、朝鮮幾國的國主,依然在腦子裡思索著白天的見聞。
無論是地底穿行的火車,抑或是用電驅動的有軌電車,都讓他們生出無比悲觀且絕望的情緒。
日本的南北兩天皇在經過半夜的輾轉反側後,不約而同的從床上爬起來,來到院子裡閒逛。
“想不到大明已然強盛如斯……”
“是啊!”
“這已然是天上之國,我等竟然還做井底之蛙!”
“結束紛爭吧!”
“好!”
“我自願讓出三神器!”
“乾仁君高義!”
“我熙成在這裡對天發誓,今後天皇自你我兩家中輪任!”
乾仁聞言無所謂地搖搖頭。
“這倒大可不必,輪任容易起事端,還是以你為主吧。”
“這……”
熙成聽到這話在感動之餘,心中更多的是疑惑。
事實上,源道義早就在張羅南北兩朝合並之事了,北朝天皇也差點就同意合並,並且歸還三神器。
隻是因為大明海軍突然打開日本國門,這才使得此事推遲。
“熙成君!”
“我自願放棄天皇之位,成全你統一日本的偉大功業。但你也要答應我一件事,那就是除掉足利義滿!”
所謂足利義滿就是源道義,源道義是他的中文名。
後小鬆天皇熙成聽到龜山天皇這般說,不由眉頭緊皺。
他對於源道義印象還是不錯的,甚至有點小崇拜。
畢竟,日本那個亂攤子,還真得源道義這樣的權臣能收拾。
“乾仁君,此舉怕是不妥吧?”
“現在日本軍隊都在源道義手中掌握,我這個天皇不過是個傀儡,就算有這個心,也沒這個實力啊!”
“再者說,現在日本還離不開他,若是沒有源道義跟大明周旋,日本頃刻間就會覆滅……”
龜山天皇聞言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刺殺之事你不用操心,我早已秘密訓練了一批死士,足以完成此事。”
“我之所以跟你打這個招呼,隻是想讓你提前想好除掉源道義之後的事情!”
“這……”
在日本兩天皇冰釋前嫌之時,驛館內的朝鮮使節團所住的院落也在經曆一場天人交戰。
“大明竟強大到這種程度了嗎?”
“這簡直是……簡直是……”
鄭道傳見到王上如此感慨,不由附和一句道。
“天國!”
“對!”
“就是天國,也隻有天國配得上!”
“道傳,你覺得咱們朝鮮還有機會嗎?”
“不說追得上大明,起碼不能落後太多吧?”
鄭道傳聞言無奈的搖搖頭。
“王上,你覺得咱們還有追趕的機會嗎?”
“以前的大明雖然強大,但還不至於讓人感到窒息。然而,現在大明的強大,已經超越了你我的見識!”
“明人已經掌握了不用牲畜之力和人力的特彆能力,還能掌控天上的雷霆之力,早就不是咱們朝鮮所能匹敵的了……”
李成桂聽到鄭道傳這般說,心中隻感到無儘的絕望。
“難道就沒有一點機會了嗎?”
李成桂見鄭道傳無奈的搖頭,心裡沒了半點念想。
“孤決定回國就退位,將王位讓給第七子!”
所謂第七子就是北朝之主李芳遠,算是李成桂一眾兒子中最為出色之人。
鄭道傳聞言當即勸阻道。
“王上,此舉萬萬不可!”
“我朝本有世子,怎能將王位傳於七王子?”
李成桂聞言眉頭緊鎖。
“道傳,你此言何意?”
“孤諸子之中,也就李芳遠有大誌。孤先前聽信了你的讒言,立芳碩為世子,本就對不起老七了,現在你又跳出來阻止,莫不是要讓我李氏一族王族滅種乎?”
鄭道傳聽到這話當即跪倒,以頭搶地的勸阻道。
“王上,微臣先前或許有些私心,但今日勸諫則完全出於對王上的一片忠心啊!”
“微臣早些年覺得七王子做事太急,過於急功近利,不符合大亂之後必有大治的國情……”
“然而,這並不是微臣一個人這樣想,朝鮮有識之士都這般想。”
“王上可以馬上奪天下,切不可馬上治天下!”
“大明乃天朝上國,都是如此挑選儲君。我朝鮮偏安一隅,又豈能不效仿之?”
“現在大明之強,已經遠超漢唐,甚至掌握非人之力!”
“若我朝鮮嗣君依然心懷不忿,意圖振興朝鮮,拂逆天朝,遲早會為朝鮮招致禍端!”
“為今之計,我們隻有儘心侍奉大明,博取大明的同情,方有一線生機呀!”
李成桂聽到鄭道傳這般賣國之言,氣得臉如豬肝。
他本想狠狠的斥責鄭道傳一番,可轉念一想又隻能無奈的作罷。
鄭道傳說的話雖然難聽,但卻都是大實話。
以此時大明的強盛,他們朝鮮不折騰或許還能多存在幾年,若是敢折騰,甚至觸了大明的逆鱗,那覆滅隻在旦夕。
“你起來吧!”
“孤明日就向大明皇帝陛下上書,願意進獻國土,忝為大明一郡……”
鄭道傳聞言大喜。
“王上聖明!”
“此舉以退為進著實高明,大明就算不接受,也絕不會怪罪王上,更會對王上信任有加!”
“大明還能不接受?”
鄭道傳見王上疑惑的看向自己,心裡登時一凜,腦門瞬間冒汗。
他之前私底下跟大明駐朝鮮大使提過此事,想聯合朝鮮文官,將朝鮮獻給大明,但卻被朝鮮大使給拒絕了,說皇太孫現在無意侵占彆國之地,隻想一心發展大明經濟。
“王上……”
“微臣觀大明之皇太孫有大誌,不似那等見小利忘大義之人。”
“再加上大明的皇帝陛下在皇明祖訓裡明確說過,將咱們朝鮮列為不征之國。”
“因此,就算您主動進獻國土,大明也未必願意要……”
“哦!”
李成桂聞言這才略感放心,他還真怕手底下的官員跟大明媾和,偷偷的將自己給賣了。
“若是大明不願意接收咱們朝鮮,那孤就在替大明管理幾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