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天色已經黑透,但北宮電報處依然一片燈火輝煌。
電報處負責人齊全,瞪著兩隻布滿血絲的眼睛,不住的翻閱著一張又一張破譯好的電報,然後交給身後的秘書,讓他們將其整理分類,分發給京城的六部九卿,以及內閣等機構。
一般來說,隻要不是涉及到皇太孫的電報,他都不用理會的,自然有副手幫他處理好。
隻是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也知曉自己的位置有多少人盯著,不敢有絲毫怠慢,所以才會事必躬親。
畢竟他兄長齊泰能幫他一時,不能幫他一世。他這個不是科舉正途出身,隻是一個國子監監生,就能執掌如此重要的部門,屬實算是幸進了。
齊全在處理完手頭的工作,正好聽到辦公室的鐘聲敲了十一下。
“亥時了嗎?”
“回齊學士,正好亥時初刻!”
“跟大家說一下,都把手頭上的活放一下,今天我請大家吃宵夜!”
齊全這話一出,整個辦公室的人霎時發出一陣歡呼聲。
“齊學士威武!”
“齊學士大氣!”
“齊學士,我想吃水晶肘子,能不能安排一下,哈哈哈……”
齊全聞言沒好氣地懟回去。
“我倒是不差錢,關鍵是外邊的酒樓不等你啊!”
“咱們北宮條件簡陋,廚房有啥吃啥吧,至於水晶肘子,等咱們休沐的時候,我單獨請你們!”
“好嘞!”
“還得是齊學士,請客吃飯從來不含糊!”
北宮的禦膳房條件不能說很差,但跟皇宮的禦膳房比起來確實有點寒酸。
即使如此,他們還是整治出十幾個菜,外加湯麵、肉粥之類的主食,以供電報處的人加餐。
這些人也確實餓壞了,夜以繼日的忙活,早就餓得前胸貼後背,見到飯菜端上來,一個個如同餓虎撲食似的,沒多一會兒就讓飯盆見了底。
“諸位同僚,咱們再堅持幾日,等皇太孫回來就不這麼忙啦!”
“齊學士放心吧,我們明白!”
“喂喂,你碗裡咋有整個的皮蛋,趕緊分我一半!”
“不分!”
“這是我自己從家裡帶的!”
“放屁!”
“咱們被圈在這裡半個月了,你啥時候回過家?”
“徐爺爺,你再這麼糊弄,我們可告訴皇太孫啦,讓皇太孫扣你孫子的俸祿!”
徐興祖早就退休了,隻是閒不住,這才跑到朱允熥的北宮來養老的。
平時他也不動手做飯,隻有晚上睡不著的時候,才會給這群夜貓子整理點飯菜,權當鍛煉身體了。
不過他兒子和孫子可都被重用了,兒子在皇宮禦膳房當總管,孫子在北宮當總管。
徐興祖聽到這聲威脅,立馬裝出佯怒的樣子。
“就你小子事多!”
“咱這兒還有半個皮蛋,趕緊把你的嘴堵上吧!”
“好嘞!”
徐興祖將半個皮蛋舀到那人碗裡,就拿起勺子梆梆的敲起鐵盆,對著一周稀溜溜喝粥的儒生喊道。
“還有沒有沒吃飽的哩,趕緊過來盛飯,咱這兒可剩得不多嘍!”
正當徐興祖在進行“光盤”行動時,突然聽到一道蒼老的聲音在其耳邊響起。
“給咱來一碗!”
徐興祖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登時滿臉驚訝的回頭看過去。
“皇……皇爺?”
老朱笑吟吟的看著這個老夥計,見他一大把年紀了,依然能端的動飯盆,揮的動飯勺,由衷的為他感到高興。
“趕緊的!”
“咱都快餓傻了!”
“哎哎!”
“老奴這就給皇爺盛飯!”
徐興祖飛快的給老朱盛了一碗皮蛋瘦肉粥,這還是他跟朱允熥學的食譜呢,一時之下發現味道還不錯,自此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皇爺,這可是少主子發明的吃法,味道那是相當好的了!”
老朱端過飯碗稀溜溜的喝了一口,不由吧嗒吧嗒嘴道。
“味道確實不錯,就是這皮蛋是不是該切碎點?”
“你瞅瞅你切這玩意,跟囫圇個放裡有啥區彆!”
徐興祖尷尬的撓了撓頭。
“咱不是歲數大了,眼神不濟,怕一不小心剁到手嘛……”
老朱聞言帶著幾分憐惜的埋怨道。
“你都這麼大歲數了,一些活交給其他人乾就行了,何必自己親自動手?”
徐興祖尷尬的搓搓手。
“閒不住……”
“老奴就是勞累的命,讓老奴天天呆著,那可是折老奴的壽數哩,老奴才不乾哩,嘿嘿嘿……”
“你呀你……”
老朱見徐興祖這樣說,也拿著老頭沒轍了,隻能不再搭理他,專心埋頭喝粥。
不多時,老朱喝完一碗粥,隻感覺渾身舒泰。
“走!”
“咱們去辦正事!”
徐興祖聞言好奇地問道。
“皇爺,您這麼晚過來,可是出了什麼大事?”
老朱笑吟吟的搖搖頭。
“沒啥大事,咱就是來看看那逆孫有沒有孝心!”
“哦……”
老朱來到跪在地上的齊全邊上,用腳踢了踢這個關係戶。
“把咱大孫這段時間的電報找出來!”
“唉!”
“微臣遵旨!”
齊全趕忙起身在桌子上一陣翻找,但他桌子上的文件實在是太多了,大明十三省,數百個府縣,以及海外藩國等地的電報,都要彙總到他這兒,使得她每天都被海量電報給淹沒。
“能不能找到了?”
齊全聽到老朱這般不耐煩的話更慌了,趕忙從桌子底下拖出來一口箱子。
“陛下,皇太孫殿下這些日子的電報都在這兒了,您想看的是哪些?”
老朱看到整整一大箱子電報也傻眼了,他是知道電報這東西的,一封電報隻有寥寥數語,有的甚至隻有幾個字。
由此可知,眼前這一大箱子的文書,裡邊包含了多少條電報信息。
“怎麼這麼多?”
“回陛下,就這還隻是最近一個月的,要是算上全年,能裝滿微臣這間房子。”
“哦?”
老朱伸手將齊全扒拉到一邊,一屁股坐在齊全的辦公椅上,隨手從箱子裡撈起一把小紙條,一張一張看起來。
“七月初九,寧波台風,軍民死傷十九人,房屋倒塌三百二十七間!”
“七月初十,佛郎機商船靠岸,請求官府協助修繕船隻……”
“七月二十一日,泉州港擴建完畢……”
老朱接連看了幾個,發現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登時沒了興趣。
這些事情,就是他當皇帝的時候,也很少有人來煩他。
但他很想知道大孫是如何處置這些瑣碎小事的,因為治國理政,很多時候就是靠這些小事積累,然後才能使得國家大治。
“怎麼沒有批複啊?”
“回陛下,您將字條反過來就能看到批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