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明對北元戰爭的序幕拉開,歸化城霎時成為橫亙在草原上的第一大城。
這裡不僅是大明士兵的中轉站,更是各種物資、貿易貨物的集散地。
如此重要的一個城市,朱允熥當然要派一個信得過的手下才放心。
因此,一直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朱允熞,被朱允熥強行給仍在這裡掛職鍛煉。
不過朱允熞隻是負責掛個名,起到一定的監視作用,真正做事的還是楊士奇。
自從楊士奇被朱允熥忽悠到大學,他就徹底熄了科舉入仕的心思。
然而,不知是老天爺眷顧,還是他命裡該有這個官運。
他在大學隻混了不到一年,就被皇太孫委以重任,並賜穿鯊魚服,光榮的成為皇太孫麾下的一條走狗。
楊士奇非常珍惜這個機會,皇太孫交代的每一件事都竭儘全力的去做好。皇太孫視察歸化城時期,他更是形影不離的在一旁伺候。
因此,在皇太孫走後,直接將其提拔成歸化知府,管理歸化城內外一切事物。
現在如果比品級,楊士奇在大明一眾知府中算不上出色。可如果比地盤之廣,管理民眾之多,他估計一般的布政使都沒他權力大。
因為歸化城的轄區非常大,凡是大明剛剛打下的北元領土,以及剛並入大明的察合台地區,都暫時歸屬於歸化城管轄。
至於民眾就更多了,先前投靠大明的北元牧民都不算,光是現在陸續內遷的牧民就有上百萬戶了。
試問天下哪個布政使能有這麼牛,麾下空弦之士超百萬?
當然,也正因為歸化城如此重要,皇太孫才會派遣一名郡王過來坐鎮,以防止地方上做大。
楊士奇驕傲歸驕傲,可一想到自己依靠小小的歸化城,就要管理地域如此之廣,民眾如此之多的龐大地域,他就愁的滿腦門子包。
因為他手底下的讀書人人實在是太少了!
殺才倒是要多少有多少,可他們不識字啊,根本就不能幫他給歸化百姓編戶齊民,也沒法協助他進行有效管理。
因此,他一天三封電報的催著,一封催朝廷,一封催北宮,一封專門給皇太孫訴苦,天天喊著要人才!
楊士奇這邊忙歸忙,但也沒忙到他說的那般程度。他之所以如此急切的找皇太孫要人,其實也是一種撇清自己責任,讓皇太孫多派點人來分他權的意思。
這一天,楊士奇再次來到電報室,對著負責發送電報的人員說道。
“皇太孫那邊可有最新指示?”
“回知府大人,暫時沒有。”
“對了知府大人,今天依然找皇太孫要人嗎?”
“要吧!”
“不要顯得咱們不忙似的!”
發報員聞言微微一笑,隨即將楊士奇的電報重新發送一份。
然而,正當他這邊剛剛給朝廷發送完畢,就聽到一陣滴滴響。
他當即終止發送電報,開始全神貫注的接收這個突如其來的電報信號。
發報員一邊回應著對麵,一邊跟楊士奇解釋道。
“楊知府,皇太孫那邊的電報……”
“啊?”
楊士奇聽到這話霎時瞪大了眼睛,緊張的注視著發報員。
其實這東西他也學過,隻是沒發報員小劉操作的那麼流暢罷了。
但他記性好啊,電碼早就爛熟於心了。
在發報員小劉飛速的在紙上點點畫畫的時候,楊士奇已經在心裡默默的破譯電碼了。
“告楊士奇,孤不日將派遣千名秀才去規劃輔佐之。”
“楊知府,電報破譯還需……”
楊士奇微笑著搖搖頭道。
“不用了,咱若是沒猜錯,皇太孫是說要給咱們派來一千名秀才!”
“是嗎?”
“那敢情好,要真有這麼多秀才,不僅楊知府的活計能輕鬆點,我也能跟著偷點懶了,哈哈哈!”
楊士奇給皇太孫回了一個拜謝電報,就樂顛顛的跑去找朱允熞商量去了。
雖說朱允熞隻是掛名,但畢竟是名義上的歸化城城主,他這個知府多多少少還是要尊重人家一下的。
然而,讓楊士奇意外的是,他找遍了城主府內外,愣是沒找到朱允熞!
“衡王殿下呢?”
“回稟楊知府,衡王殿下一大早就出去了,說想他十三叔了,要去找大同府的代王殿下敘舊。”
“這……”
楊士奇聞言不悅的皺了皺眉,感歎這衡王殿下也太不靠譜了。身為坐鎮藩王,竟然擅離職守,跑去其他藩王領地做客?
不過,作為下屬,他還是挺喜歡這樣啥都不管的領導的。
最起碼,這種領導不會亂管事!
楊士奇命人給朱允熞發了電報,告訴他將有一千名秀才趕來的事就不再管他了,而是忙著召集下屬,征發徭役建設新官舍。
秀才放在大明腹地不值錢,可到了草原上就金貴多了,可不敢怠慢了人家。
雖說楊士奇在收到電報第一時間就開始修建官舍,但當一千名秀才來到之時,他這邊剛打了個地基。
因為秀才們來的太快了,快到他根本來不及修建官舍。
“學生等拜見知府大人!”
楊士奇剛想擺擺知府的架子,就聽到人群裡傳來一陣壓抑的啜泣聲。
這讓楊士奇心裡一陣不爽,皇太孫來歸化城都沒嫌苦,他們這群窮秀才有啥不樂意的?
“諸位,歸化城的條件雖然差了點,但好歹也是草原名城,皇太孫更是親臨此地視察過,並且親自指導歸化城的建設工作。”
“爾等能來此地任職,為大明儘忠,為皇太孫效力乃是爾等的福分,爾等何必做這般小兒女姿態?”
楊士奇這話一出,當即有很多人擦了把眼淚不再哭出聲,不過也有情難自已的人,依然我行我素的哭哭啼啼。
“誰?”
“來人!”
“把那個不知羞的家夥拉出來,本官要親自給其訓話!”
隨著楊士奇一聲令下,幾名魁梧的蒙元武士上前,將一個正在哭哭啼啼的讀書人從人群裡拽了出來。
“大人!”
“學生隻是思念家中老母,這才止不住哭泣,您這是何苦為難學生呢,嗚嗚嗚……”
楊士奇一聽對方是思念老母,也不敢過分苛責了。
畢竟大明王法再大,遇上孝道也得靠邊。
“你叫什麼名字?”
“學生於彥昭,錢塘人士!”
“爾既然家中有母親需要奉養,為何不跟皇太孫說明?”
“以皇太孫之賢明,定然不會強迫你,讓你來此地任職!”
於彥昭聞言憤怒的抹了把眼淚。
“學生自然是向皇太孫上書了,可不知為何,學生還是被編入支援歸化城的隊伍了!”
“呃呃?”
楊士奇聽到這話就不敢亂答話了,他最近聽京師的同學聊起過,說皇太孫最近很忙,整天忙著在後宮造娃呢。
如果同學們說的八卦是真,那於彥昭之事可能還真是皇太孫殿下的疏忽。
楊士奇想到此處,當即露出一個和煦的笑臉。
“於生員不要生氣,其實來歸化城不失為一件好事。”
“爾等隻要在歸化城乾滿五年,不僅能獲得豐厚的俸祿,回到京城還能自動獲得會試資格!”
“這可比留在京城苦熬強多了,多少人熬了一輩子都過不了鄉試那一關,爾等可是直接跨過了這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