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允炆變態的發泄自己的憤懣之時,遠在北平的朱棣也不安分。
朱棣換上一套普通邊軍的軍服,帶著幾十個護衛越過遼王朱植、寧王朱權的封地,來到鴨綠江邊見一個人。
雖說南京已經進入快入暑伏,但鴨綠江邊依然春寒料峭,隻有倔強的小草掙紮著露出點綠芽,預示著春天已經到來。
李芳遠穿著樸素,站在渡口歡迎著朱棣到來。
朱棣對於他來說,不僅僅是仇人的叔叔,更是自己反抗暴明的盟友,跟自己互通有無的貿易夥伴等等。
因此,他不得不放下國內事務,提前來到鴨綠江邊等候這位尊貴的大明皇族。
朱棣對於李芳遠如此折節也非常滿意,不僅提前下了馬,更是整了整衣冠,表示對會見李芳遠的鄭重。
然而,正當朱棣想上前跟李芳遠熱絡之時,突然見到李芳遠恭恭敬敬的跪下了。
“小王參見大明親王殿下!”
朱棣突然遇到這種情況,整個人都懵了一下。好在他反應飛快,趕忙上前將其扶起,並且順勢的挽住了對方的胳膊。
“李老弟,你這就見外了。你要是如此多禮,你讓愚兄如何自處?”
李芳遠聞言感激的笑了笑,然後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燕王殿下,小王不是多禮之人,隻是見到真龍難免膽怯,不敢冒犯真龍之天威,以免為我撮爾小國招致禍患!”
朱棣聽到這話心裡那叫一個高興,嘴都快咧到後腦勺了。
如果是在大明境內,他多少還會裝一下。可現在都跑到鴨綠江邊了,他還裝個屁?
“李老弟這話過了,真龍已定,你我皆是蛟也!”
李芳遠聞言笑了笑道。
“小弟閒來無事做了一首詩,若是燕王殿下不嫌棄,小弟就進獻給燕王殿下,當做此次會麵的賀禮?”
朱棣聞言大喜,甚至生出幾分期待之情。
雖然他和李芳遠乃是第一次見麵,但兩人早就多次通信,更是偷偷摸摸的販賣過不少違禁品。
因此,朱棣對李芳遠的人品和處事風格早就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他所獻的詩,定然是吹捧自己的好詩!
“那愚兄就洗耳恭聽了?”
李芳遠用字正腔圓的大明官話,將自己早就草擬好的馬屁詩奉上。
“紫鳳銜書下九霄,遐陬喜氣動民謠。”
“久潛龍虎聲相應,未戮鯨鯢氣尚驕。”
“萬裡江山歸正統,百年人物見清朝。”
“天教老眼觀新化,白發那堪不肯饒。”
朱棣聽罷連聲讚歎道。
“好詩!”
“想不到李賢弟竟有這般才學,能寫出如此應情應景之好詩!”
李芳遠聞言謙虛的擺擺手道。
“燕王殿下謬讚,小王獻醜了,嘿嘿嘿……”
朱棣聞言心中更是無儘感慨,他早就知道李家那一堆爛事,深知李芳遠早年輔佐父親起兵、造反、打天下的艱辛和不易,也知道他父親李成桂幾次許諾讓他當太子,最後卻又立了他弟弟,隻因為他不是嫡出。
就算沒有靖海軍誤打誤撞打入朝鮮,以李芳遠的暴脾氣,也遲早要反。
朱棣非常能跟李芳遠共情,在他看來這簡直就是另一個自己。
自己又何嘗不是被嫡庶兩個字壓得翻不過身來,論能力,論人品,論才學,自己就算比不上朱標,但比朱允熥要強上無數倍吧?
然而,老爺子寧可傳位於一個孩子,也不讓自己當太子!
“令尊有眼無珠啊,放著你這樣優秀的兒子不立,竟然立個小毛孩子,簡直是拿國家當兒戲!”
李芳遠聞言頓生知己之感。
“燕王殿下說的沒錯,我家那老東西就是老糊塗了,若不是大明皇太孫親自派天兵將其俘虜至大明,小弟也遲早打進京城,逼那老東西退位!”
朱棣聞言眼角一顫,這也是他的夢想。
隻是他家老爺子可比李成桂厲害多了,哪怕現在老爺子躺床上說胡話,他都不確定是不是那老爺子裝出來的,就是想看看他臨終之前有哪個不開眼的跳出來造反。
因此,朱棣一直按兵不動,韜光養晦。
朱棣非但自己沒動作,甚至壓下了佛門的一係列手段,防止他們將禍水引到自己頭上。
隻是偷偷的打製點兵器,然後在暗地裡跟北朝和倭國做做貿易,貼補下封地的虧空而已。
“愚兄聽聞老弟將北朝治理的井井有條,夜不閉戶,可否代愚兄領略一番?”
李芳遠聽到這話,臉上也是儘顯驕傲之色。
“實不相瞞,小弟這治國之策有許多是參考的大明!”
“大哥見慣了天朝上國的大國氣度,看了我們這小國寡民的小打小鬨可千萬彆被逗笑了,哈哈哈!”
“李老弟,你這說的是什麼話,大哥是真心來求教的!”
李芳遠見朱棣這樣說,當即一指飄在江麵上的一艘如同烏龜一般的大船。
朱棣是見過大船的,知道他侄子早就能造出幾十丈長的大船。可當他看到北朝的戰船達到十幾丈之長時,心中依然被小小的震撼到。
“想不到你們北朝竟然也能造出如此大的船!”
李芳遠聽到這話一時間都不知道朱棣是在誇他還是罵他了,就他們用的戰船,還不夠大明海軍一炮的呢。
“燕王殿下,這就過譽了吧,我們這種龜船哪能跟大明海軍相比!”
朱棣聞言冷哼一聲道。
“賢弟,愚兄糾正你個錯誤。”
“大明海軍是孤大侄子的,跟孤這個王叔可沒有半文錢關係。”
“不過,如果將來風雲變幻,讓孤走上那個位置,孤也會大力興建海軍,建一支不亞於朱允熥的海軍!”
雖然李芳遠聽出朱棣心中的不甘,但依然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大明本身就很強大了,在陸地上可謂是無敵的存在。如果再拚命建海軍,那朝鮮和倭國將再無閃轉騰挪之力了!
朱棣看到李芳遠臉色微變,趕忙出言補救道。
“賢弟莫慌,愚兄可不像朱允熥那般貪得無厭,愚兄隻是對海的那一邊好奇,另外對海貿帶來的收益比較感興趣,並不貪圖彆人的土地。”
“燕王殿下,就算你跟朱允熥一樣,那也是英雄所見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