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一聽說帖木兒這老小子又來了,頓時喜笑顏開的從康居城來到前線。
然而,當他看到帖木兒的軍隊時瞬間傻眼。
隻見對麵旌旗招展,彩旗飄飄。
軍旗幾十個,但人數……
藍玉粗略數了數,暗道這人數能有一萬人?
相較於藍玉的懵逼,帖木兒就淡定多了。先是派出一隊兩千人的盾兵方陣,頂著大明軍隊的炮火和火銃向前。
等這兩千人死差不多了,他又派出五百騎兵,讓他們給大明火銃兵當活靶子。
最後他給西方各國聯軍下令,讓他們對大明帝國發動總攻!
各國聯軍聽到這聲軍令,彼此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後退了一步。
先不說雙方巨大的火力差距,單說對麵的人數就是自己這邊十幾倍,他們拿啥去跟明軍打?
“陛下,我們現在上無異於以卵擊石,沒有任何勝算啊!”
帖木兒聞言慷慨激昂的道。
“我們已經以卵擊石三次了,犧牲了幾十萬軍士!”
“現在隻讓你們犧牲一次就不肯?”
“我們……”
“陛下,這畢竟不是我們的國土,我們跟大明無仇無怨,我們……”
帖木兒聞言冷哼一聲道。
“他們不信上帝,他們不信珍珠,他們不信耶穌,他們不信先知……”
帖木兒此言一出,剛剛還推三阻四的軍官霎時憤怒起來。
雖說他們來自各個國家,彼此信仰和民族習慣都不同。但當他們聽說有一夥什麼都不信的異類出現,他們頓時同仇敵愾起來。
“你們可以不為我而戰,但你們可以不為上帝而戰,珍珠而戰,耶穌而戰嗎?”
“我們……”
“我們戰!”
幾千騎兵聽到這話就算再不想戰也得硬著頭皮上了,可當他們真的踏入戰場,踏入大明火銃手的射程之內後他們霎時後悔了。
因為大明的火力太密、太快、太猛,根本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就將他們打成了篩子。
帖木兒看各國聯軍死的差不多了,當即命人敲響了收兵的鑼鼓。
鑼鼓聲一響,剛剛死在戰場上的帖木兒士兵登時一個個精神抖擻的從地上爬起來。
要不怎麼說經驗很重要呢,哪怕是送死的經驗也非常重要。
帖木兒手下的士兵畢竟跟大明打過三次了,知道大明的攻擊距離和頻率,隻要聽到大明那邊火銃聲響他們就趴到地上裝死。
然而,帖木兒從各國借的援兵就慘了,他們哪懂這些事啊,死了就是真死。
不過也有不少幸運兒,一個個驚魂甫定的從戰場上跑回來。
“大明……大明太強了,根本……打……打不過……”
帖木兒聽著敗兵的呢喃,溫言撫慰每一個心靈受傷的士兵。
“不怕!”
“咱們可以失敗九十九次,隻要咱們贏一次,咱們就能為上帝、珍珠爭取榮光!”
“為上帝而戰,為珍珠而戰!”
一個個敗兵聽著帖木兒的雞血,眼神裡漸漸燃起鬥誌。
然而,鬥誌之光隻是在他們的眼睛裡一閃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相比起遙不可及的神靈,他們更在乎觸手可及的肉身。
畢竟,大明的鉛彈打在身上是真的疼!
“你們都是好樣的,你們都是勇敢的……”
帖木兒繼續給二十七國聯軍打著雞血,但心靈受到極大摧殘的各國炮灰已經不想喝了,隻是敷衍的應對著。
帖木兒豈能看不出他們的敷衍,但他不在乎,他隻需要這些九死一生,僥幸撿回一條命的人將大明的無可匹敵的消息帶回去就行了。
帖木兒安慰了一番眾人,當即下令退兵。
因為經常被大明打敗,帖木兒對於退兵的流程也做了優化。
首先是精簡士兵,專挑跑得快的。
其次改進了馬車,著重提高車速和車身穩定性。
最後就是儘可能多的用騎兵,挑選爆發力強,兼具長途奔襲的馬種。
在藍玉還沒明白過發生了什麼,帖木兒就帶著幾千人從容的跑路了。
藍玉站在指揮的木塔上看著帖木兒帶人離去,直至他們快要消失在視線的時候才想明白。
“擦!”
“這老東西該不會是帶著西方各國的人來參觀咱們的戰法了吧?”
“不行!”
“必須把這些人全都留在這兒!”
然而,藍玉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帖木兒早就帶著人跑出十幾裡地了。
在一個沒通火車,沒有汽車的年代,騎兵跑出十幾裡路基本上沒追上的可能。
而且帖木兒失敗這麼多次,哪次被藍玉抓住了?
這老小子早就跑出經驗了!
好在藍玉本就不是很在意,再加上他並沒想這麼快弄死帖木兒。
對於大明來說,隻要帖木兒活著,就有人能團結各族人民來給大明送人頭,替大明士兵刷經驗。
按照大明陛下製定的大西域評定戰略,與其費儘心力的去找敵人,不如讓敵人主動送上門。
在藍玉的預想中,帖木兒的第五次反攻應該很快就來了。
然而,出乎他預料的是,帖木兒在第四次反攻失敗後不僅沒有出兵,反而派來了自己的特使,再次跟他提了一下劃河而治的事情。
藍玉依然沒答應,但接下來帖木兒又派人跟他說要通商,通航,允許民間人員流動等等。
這可讓藍玉犯了難,因為這問題超出了他的智商。
不得已,藍玉隻好將問題拋給遠在大明的朱允熥。
歸化城。
朱允熥將城主府當成行宮,躲在歸化城遙控指揮整個大明,以及遠赴天山以西的遠征軍。
當然,對外則是宣稱他已經離開大明,前往天山以西親臨前線指揮作戰。
“皇太孫,康居城急電,帖木兒請求通商、通航等。”
“哦?”
“他不想跟咱們打了?”
孔彥縉聞言搖了搖頭道。
“不好說,按照現在的情報看,帖木兒應該將重心放在皇位傳承上了,反攻康居城已經不是他的主要目標。”
朱允熥聞言思索了下道。
“先拿到軍機處讓幾個軍機大臣商量下,看看這裡有沒有什麼陰謀。”
“如果沒有陰謀,那就同意帖木兒的請求,允許兩國通商、通航等。”
“諾!”
在朱允熥研究是否跟帖木兒通商之時,遠在西域的各國君主正在聆聽手下的彙報。
君士坦丁堡。
“陛下,大明火器犀利,咱們騎兵根本近不了身就被打死啦!”
曼努埃爾二世聞言詫異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