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那麼自然,仿佛是水到渠成,又仿佛是雨落石出。
隻是夢醒處總有人肝腸寸斷,淚水漣漣。
楊倩在第二天醒來後發現枕邊人不見了,心下頓時有點慌。
她可是將自己全部交給了這個大自己二十幾歲的男人,該不會被他狠心拋棄吧?
楊倩穿好衣服裝作什麼都沒發生的樣子重新回到作坊,再次聽到一個讓她幾近暈厥的噩耗。
“朱大哥辭工啦?”
喊出這句話的是胖大嬸,但這話卻如同錘在楊倩的心頭,讓她整個嬌軀都是一震。
淚水更是不受控製的肆意流淌,流淌著自己的無助和悲傷。
為什麼!
這是她心裡一遍遍質問自己的聲音!
但沒人能告訴她,她隻能擦乾眼淚繼續上工,日以繼日的糊著紙盒子。
好在她早就習慣過苦日子了,現在自己不僅在城裡站住腳,還給兒子租了個小院,方便兒子日常上學讀書,這已經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隻是可惜她沒那個福氣,留不住朱大哥這樣的好人。
接下來的日子裡,楊氏更加努力做工,省吃儉用的省下每一分錢,給兒子買書本和補習書。
隻要兒子能考入海洋大學,她們母子倆就熬出頭了。
至於京城百姓津津樂道的皇家大學她是連想都不敢想的,頂多是咬咬牙讓兒子去試一把,看看皇家大學的考試難度。
事實上這也是很多京城子弟的選擇,因為皇家大學招生考試不論是出題還是考試流程,都是跟朝廷科舉大比一樣。
首先由六部尚書出題,然後由皇帝陛下從中挑選題目,然後下發到皇家大學現場印刷試卷,卷子剛從印刷車間出來就直接到考生手上,根本不存在泄題的問題。
因此,京城考生中有個公式,若是能在皇家大學招生考試中考進前十,基本上考任何大學都沒問題了,哪怕是去參加科舉也能考個秀才回來。
皇家大學的考試是非常公平的,不僅沒有泄題,就連判卷也采用的糊名製。
所以考生一張大榜,按照分數高低的名次排定。
隻是在招生的時候有部分加成。
比如說皇族加五十分,宗室加三十,勳貴加二十。
可以說哪怕皇室生頭豬,加了這五十分都能包進!
王鶴也報名參加皇家大學的招生考試了,跟其他人的目的一樣,他也隻是將皇家大學的考試當成個磨刀石,查看一下自己的真實水平。
至於考上考不上,他從來沒考慮過。
如果他這個開蒙三年的人都能考上,那他家祖墳都不是冒青煙,那得是燒著了,還得是火高三丈三的那種!
楊氏在結束了一天的做工後從食堂打了飯菜帶回去給兒子吃,看到兒子已經坐在書房開始背書,讓她既感到欣慰又有些心疼。
“鶴兒,趕緊趁熱吃吧。”
“咱們今年不行就明年,明年不行就後年!”
“娘能供得起你!”
“娘!”
王鶴感激的看向母親。
“娘,兒子也知道自己不行,兒子隻是想試試。”
楊氏聞言微笑著道。
“試吧,反正皇家大學考試又不收報名費,咱頂多搭兩頓吃喝,怕啥!”
這也是很多學生喜歡拿皇家大學考試當磨刀石的原因,那就是皇家大學考試不收任何報名費,隻要你是應天府戶籍就可以隨便報名。
哪怕是外地考生,隻要找到本地人作保,也是可以免費報名的。
而且人家也不擔心考試場地不夠用,畢竟皇家大學可是直接借用貢院考試的,彆說你千八百人,就是來幾千人、上萬人都能坐得下。
“嗯嗯!”
“娘,皇家大學考試有格物方麵的知識,占總分三十分的成績呢。這個兒子接觸的少,學校教的進度又太慢,兒子想買本格物大全看看,將這個短板補上去!”
“格物大全?”
“這書很貴嗎?”
王鶴聞言羞赧的低下頭。
“有點貴,哪怕最粗糙的仿印版都得一百個大子。要是買三味書屋的正版書,恐怕要七百文才行……”
“七百文……”
任是楊氏無條件支持兒子讀書,聽到這個數也著實嚇了一跳。
她租的這套獨門獨戶的小院,一個月才一千文,啥書能賣那麼貴?
雖說楊氏搞不懂,但她有著自己的樸素理解,覺得讀書這麼神聖的事,買仿印書是對聖人的褻瀆。
一旦聖人不高興了,自家兒子肯定考不中。
“行!”
“這個錢娘給你!”
“咱們不學彆人家看仿印書,咱們看就看正版書!”
楊氏當即從袖子裡掏出一枚銀元放在桌子上。
“剩下的錢你留著花用,缺啥買啥,不要委屈了自己!”
“謝謝娘!”
三味書屋。
解奎自從當了三味書屋總編,一直致力於朱允熥構建的話本、改編戲劇、輿論引導報紙等一係列設想。
目前來說話本改編取得了不凡的成績,羅先生的《三國演義》已經基本上改編成功,養活了整個京城的戲班子和劇場。
隻是報紙這一塊進展一直很慢,隻是作為朝廷邸報的一種擴充,外加話本小說的一種延伸。
因為大明百姓沒有議論朝政的習慣,官府也比較反感百姓議論。
因此,在雙方合力打擊之下,政務類的報紙一直舉步維艱。
如果不是三味書屋的強力補血,可能政務類報紙早就倒閉了。
不過這對於當前的解奎來說依然是小事,他眼下最大的事就是儘可能的推廣《格物大全》這本書。
這本書可是皇帝陛下禦筆欽點並且親自主持編寫,下詔說必須在大明大力推廣,使之成為有如說文解字、韻書一般家喻戶曉的書籍。
而且這本書確實不錯,裡邊都是讓人耳目一新的小故事。
比如說為什麼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為什麼下雨的時候會打雷?
為什麼先看到船帆,後看到船身等等。
隻是這書的成本太高,尤其是裡邊不少套印的插圖,占了整本書百分之九十的成本。
“總編,這本書的價格不能再降了,再降咱們得連買墨錢都沒有!”
解奎看著插畫質量已經有點下降的書,心裡也不禁感歎,這書是真不能再壓縮成本了。
“那就先這樣吧,定價五百文!”
“總編,咱可說好了不能再降了!”
“再降的話可沒人敢接咱們的活了,即使是現在,咱們也是靠著話本量大,他們才拚著不掙錢來給咱們印刷的。”
“唉!”
“這些咱哪能不知道呢,可誰讓皇帝陛下主推這本書,想讓這本書成為每一個孩子都能讀得起的……”
正當解奎絮絮叨叨的跟手下嘮叨之時,一個弱弱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請問店裡有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