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孫安敢如此!”
“長此以往,咱大明士農工商不就徹底亂了套?”
老朱正在發牢騷的時候,戲園子老板上台介紹今天的戲碼,介紹完畢就是一陣吹拉彈唱,幾個妙齡女子揮動著水袖咿咿呀呀的上場。
老朱見狀當即不再發飆,開始閉上嘴看戲。
說起來,他還真有些年頭沒咋看過戲了,就連鳳陽花鼓聽的都不多。
歌聲婉轉,曲樂動人。
老朱很快就沉浸在劇情之中無法自拔,隻是隨著男女主的感情跌宕,清貧男書生慘遭權勢老丞相退婚,引得老朱破口大罵。
“此等不講信義之人,竟然能做到一國丞相?”
“是皇帝昏庸了,還是滿朝文武都是瞎子?”
老朱罵罵咧咧的說完,就聽到屏風後邊傳來一陣不和諧的聲音。
“這也不能怪老丞相勢利眼吧,實在是那書生太廢物了,哪怕考個秀才功名,老丞相也不會小瞧了他去……”
“一味的死讀書,不求上進,不求經濟練達,誰家願意將女兒嫁給他?”
“諸位說的對,在下也覺得那窮書生有點過於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嘍,哈哈哈……”
老朱越聽越覺得不對勁,直至聽到幾個老人的聲音,心裡這才舒坦點。
“你們年紀輕輕的懂個屁!”
“男人在世最重要的就是信義,兩家本有婚約,怎能因男書生家道落魄就悔婚再嫁?”
“這都不是道德瑕疵了,這是公然違反大明律!”
“爾等不去唾罵背信棄義的老丞相,反倒說書生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真是豈有此理!”
幾個老頭的話當場遭到小年輕的反駁。
“老伯,你們這話就不對了!”
“窮書生養自己都費勁,我若是混到那般境地,定然主動退婚,絕不拖累丞相家小姐。”
“再者說,男子漢大丈夫,乾點什麼營生不能養家糊口,非得一味的死讀書嗎?”
“在咱們大明,隻要有手有腳,隨便找個作坊每月都有三五兩銀子的月錢,足夠養活一家老小了,又何必寄人籬下,被嶽父一家看不起呢?”
年輕人的話直接將老年組懟的啞火,甚至老朱都覺得年輕人說的有幾分道理,但又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誠如那幾個老頭所言,那老丞相的所作所為都不僅僅是道德問題了,那是在仗勢欺人,公然違反大明律!
但現在的年輕人對此視而不見,卻隻想著如何做工掙錢……
老朱想到這兒就覺得這出戲索然無味了,好在這是連續戲,每天就演半個時辰,接下來是一場改編自羅貫中《三國演義》裡的禰衡擊鼓罵曹賊,看的老朱直呼過癮,總算把剛剛那惡心的肥皂戲給衝淡了。
哪怕戲院散場,老朱依然意猶未儘,直接示意秦德順,給自己連定了一個月的包間,打算將三國的戲碼看完。
湯和領著老朱離場時已經過了戌時,湯和也不領老朱去什麼大館子,直接在路邊找了個雲吞攤叫了兩碗雲吞,外加幾碟涼菜。
“上位,這家的雲吞可是一絕,比起很多大館子都好吃!”
“哦?”
老朱試探著嘗了一口,發現味道果然鮮美,雲吞裡包著的竟然是整顆的大蝦仁!
“這一碗雲吞不便宜吧?”
湯和聞言伸出三根手指道。
“三十文一碗!”
老朱一聽這話當場大吃一驚。
“哦豁,還真不便宜啊!”
“咱記得早些年,一碗肉餡雲吞才不到五文錢吧?”
“這才過去幾年呀,物價翻了這麼多倍?”
這就是湯和想跟老朱諫言的第三件事,那就是京城的物價已經高的非常離譜了。
“上位說的對!”
“現在京城的物價屬實有點高了。”
“雖說這蝦子不便宜,但咋算也達不到三十文一碗的程度呀!”
“然而,你看看這攤子……”
老朱瞅了瞅攤子四周,隻見七八張桌子竟然都坐滿了,把個老板忙的兩手上下翻飛,連收錢的時間都沒。
“這要是一晚上賣一百碗,那可就是三兩銀子嘍。”
“他這個成本,估摸有一兩銀子到頭了吧?”
“也就是說每天淨賺二兩銀子!”
湯和聞言笑了笑道。
“賬不是這麼算的!”
“他這兒還有小菜呢,小菜也是能賣錢的。”
“而且,成本沒上位想的那麼低,他這個攤位彆看是在街上擺的,但也是要給官府錢的。”
“您沒看到攤位周邊都有白石灰畫好了線嗎?”
“不過每天拋去各種成本,這老兩口淨賺一兩銀子還是沒問題的。”
“隻要兩口子好好乾上一年,就能在京城安家買房嘍!”
老朱聽到他們還給官府交稅,心裡頓時好受點了。不過對於一個小小的攤販都能掙這麼多,老朱還是有點擔憂。
擔心大明百姓再也不願意吃辛苦種地、做工,全都跑去經商,那大明豈不是完了?
湯和自然能看出老朱的擔憂,但他不想多說什麼了,隻是埋頭稀溜溜喝湯。
直至老朱主動開口,湯和這才附和著說幾句。
“湯和,這事你咋看?”
“啥事?”
“你老小子彆跟咱裝傻充愣,你又是帶著咱看戲,又是帶著咱吃雲吞,真當咱看不出你想說啥?”
湯和聞言苦澀的笑了笑。
“上位還真是眼明心亮,微臣啥事都瞞不過您!”
“但這次上位是真高看微臣了,微臣隻是覺得這樣不妥,但又沒有解決辦法,這才親自帶著陛下親自看看,想看看陛下這般英明神武,能不能想到破解之法。”
“破解之法?”
老朱放下筷子,茫然的看著四周。
雖說此時已經深夜,但路上依然有很多行人遊玩。
有的手裡抱著孩子一路上有說有笑,有的扶著老人看街道兩旁的燈景,有的領著媳婦挑選攤子上的廉價首飾。
任誰來看這都是盛世夜遊圖,一幅怎麼看都看不夠的絕美畫卷。
可老朱想到早些年製定的宵禁政策廢弛,年輕人一切向錢看的功利,心裡就是一陣堵得慌。
自己到底該怎麼辦?
重新申明服製、宵禁,將人都困在家裡,還是任由他們招搖過市,敗壞大明的風氣?
另外,就算自己這樣做了,大明的風氣真能變好嗎?
老朱頹然的搖了搖頭。
常言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既然百姓已經習慣了這般生活,你在強行讓他們待在家裡,不僅官府收不到稅,小攤販也失去了活命的生計。
因此,這事咋看都是兩難。
“上位,風氣要改,但不得大改。”
“允熥這孩子能在幾線動兵的情況下,依然能保持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已然做的比曆朝曆代的君王都強出無數倍了!”
“就算有些許失誤處那也是瑕不掩瑜,您隻需提醒一下,讓其意識到大明風氣的問題即可。”
“老臣相信,以允熥那孩子的聰明,定然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