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化城行宮。
“陛下,最近京城藩王動作頗為頻繁。”
“其中周王、燕王、齊王、楚王等跟大臣交往甚密,要不要警告一下?”
朱允熥聞言搖搖頭道。
“不管!”
“朕的這群叔叔們折騰不出什麼浪花,與其在他們身上耽誤時間,不如把精力用在如何提升人口上。”
“呃呃……”
常森聽到這話整個人都麻了,難道皇帝陛下就一點都不在乎?
“陛下,蔣指揮使來報,說朱樉殿下現在正招兵買馬呢,他問咱們要不要管一下?”
“招了多少?”
常森低頭看了眼奏報道。
“據說已經招募了三百多……叫花子……”
“叫花子?”
朱允熥聞言登時眉頭皺起,然後一把將奏報搶過來一目十行的看完。
“廢物!”
“頂著老朱家的名號,竟然隻忽悠了這麼點人?”
“要是招募啥高端人才也就罷了,連個乞丐頭都搞不定,這二叔不要也罷!”
常森再次被朱允熥的話整無語,在他看來陛下好像盼著那些叔叔造反似的,總嫌他們折騰的動靜小。
朱允熥確實嫌他們的動靜小,在他看來這群人能鬨就趕緊鬨,最好在他活著的時候鬨。
否則,將來大明江山傳到他兒子那代再鬨,很多事可就生死難料了。
因此,他對於大明的藩王一直是縱容態度,恨不得他們現在就打出“清君側”的旗號。
“朱允炆那邊有啥動靜?”
“皖王殿下啊……”
常森在一堆奏報裡翻了翻道。
“找到了!”
“皖王殿下最近挺低調的,每天都待在自己的府裡,隻是偶爾陪著王妃去京城周圍的寺院上香。”
朱允熥聽到常森的彙報歎了口氣道。
“希望他真的能放下吧……”
常森聞言偷偷看了眼朱允熥。
“陛下可是對皖王殿下不放心,怕他……”
朱允熥聞言冷冷一笑道。
“朕會怕他?”
“朕隻是不想看到他自誤罷了!”
常森見朱允熥這樣說,趕忙大拍馬屁道。
“是是是……陛下天縱之才,豈能在乎一個皇宮做題家!”
自從朱允熥喊出“皇宮做題家”這個名頭,朱允炆就多了個做題家的外號。
隨著朱允熥登基稱帝,朱允炆徹底失勢,朱允炆皇宮做題家的外號不脛而走,甚至成了很多人在朱允熥麵前表忠心的道具。
但朱允熥並不喜歡這個稱號,他沒有把人打倒再踩一腳的習慣。
“放肆!”
“朱允炆怎麼說也是朕的二哥,豈能容你如此稱呼!”
常森聞言趕忙請罪。
“微臣知罪,微臣再也不敢了……”
“以後注意!”
“跟朕說說老爺子近況咋樣了!”
“太皇陛下最近挺閒的,每天隻是帶著十三爺閒逛,給十三爺講京城這幾年的變化……”
朱允熥聽得很認真,聽到最後出忍不住問道。
“老爺子沒去找火柴作坊的相好吧?”
“沒……”
“據虎爺那邊彙報,太皇陛下自打與那楊氏驚風玉露一相逢,就再也沒去過輕工業園區那邊……”
“哦哦哦……”
“楊氏的兒子成功入學了吧?”
“高分考進的,人人都誇那孩子有慧根哩!”
“算了,就讓這小子撿個便宜吧。”
朱允熥自然知道楊氏的兒子為何能考上,有老朱這個出題的總考官給他開小灶,他要是考不上都見了鬼了。
但朱允熥不打算管,隻要老朱做的不太過分,他都不想管。
而且從本心裡說,貧寒子弟進入皇家大學未必是好事。
能否把握得住本心,不被一眾高官顯貴家子弟給影響,還得看那孩子自己的能耐。
朱允熥聽完皇城的彙報,當即將常森這個錦衣衛二把手打發走,帶著一眾內閣成員處理來自海內外的各種奏折。
“陛下,日本國大使稟報說當地清華家久我賴通組建了個反明組織,稱之為誅明社!”
“哦?”
“詳細說說!”
“諾!”
“按照日本特使的說法,誅明社以扶持天皇,抵禦大明,將大明的軍隊從日本本土趕出去為宗旨……”
朱允熥聽到這個消息一點都不驚訝,甚至覺得日本早就該建立一個這樣的組織了。
“現在有多少人了?”
“可曾製造過什麼針對大明的活動?”
“據說現在有十三人,都是日本的公族子弟。而且現在還隻是密謀階段,沒有什麼實質性動作。”
“不過據咱們的線報稱,久我賴通曾經偷偷去過石見銀礦,可能是想在銀礦的事上製造事端吧?”
朱允熥聞言點點頭道。
“咱們大明目前也隻是在石見銀礦那裡駐兵,其他地方並未過多參與。”
“而且從法理上來說,咱們開采石見銀礦是合法的,是獲得了日本國王允許,並且源道義將軍也同意……”
齊泰聞言連聲附和道。
“對對對!”
“這銀礦早就是咱們大明的了,咱們大明人挖大明的銀礦,何用他們倭人多嘴!”
朱允熥聽到這話微微一笑。
雖說齊泰的話有點不講理,但卻非常符合眼下這年代。
現在包括大明在內的整個世界,民族意識還沒覺醒呢,所有國家有一個算一個,都隻是封建皇權的附屬而已。
但大明的入侵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日本。讓日本從封建時代,進化到半封建,半殖民時代。
因此,民族矛盾也就提前爆發了,隻是民族意識能不能提前覺醒,這個就不得而知了。
“讓石見銀礦守將注意警戒和防備!”
“同時密令日本特使,讓他密切關注誅明社的一舉一動,如果有新的動靜第一時間稟報!”
“諾!”
日本。
久我賴通從位於京都的府邸出來,換乘了好幾次馬車,這才來到一座位於京都附近的荒僻寺院。
“大師!”
“我已經按照您的吩咐組織人手了,咱們下一步做什麼?”
韓清頂著個光頭,穿著一襲縫縫補補的袈裟,麵帶無限慈悲的說道。
“不急!”
“誅明社立足未穩,還應多多發展教眾!”
“隻有咱們人足夠多,才能給予大明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