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春假已經結束了啊,趕緊把狀態給我恢複起來。”
放了一個月的假,鄭凱新發現好幾個隊員都胖了。
“十分鐘。一會到了冰場十分鐘熱身,熱完身馬上上冰。還是那句話,時間有限。”
“分秒必爭。”眾人大聲喊道。
“跑快點。”
“能文能武,敢作敢為。琴島短道,舍我其誰。”今天是琴島隊春假結束後恢複訓練的第一天,休假結束後,眾人依舊元氣滿滿。
時間已經來到2015年5月,張樂在琴島隊的第十一個月。
隨時間的流逝,張樂收獲的不隻是實力上的提升,他運營的琴島隊官方微博也有了起色,目前大概有個一萬多的粉絲。
而張樂的個人微博漲粉就比較慢了,目前就幾百個。
運營的事要堅持,訓練的事依舊要堅持。
作為運動員,琴島隊的隊員們隻需專注於訓練,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
作為主教練,鄭凱新在抓琴島隊的訓練之外,需要關心的事情也不少。現在他最關心的就是給隊員們換冰刀的事。
冰刀並不是真正的刀,而是裝在冰鞋底下的鋼製刀狀物,是冰鞋最重要的部位。
正如同冰鞋隨著運動員的年齡增長和身體發育需要及時更換,作為一種速滑運動員經常使用的消耗品,冰刀同樣需要定期更換。
“給孩子換冰刀的事咋樣了?”下午,鄭凱新給汪自來打了個電話。
換冰刀的事他早就和汪自來說過了,汪自來也答應了他,隻是自那之後一直沒有動靜。
“你催啥啊。咱們隊啊,現在沒成績,是吧?這個事我很難辦呀。”換冰刀就需要錢,幾萬塊錢可不是個小數目,這事汪主任覺得自己很難辦。
琴島隊到現在都沒取得過什麼大的成績,他不好意思找廖處長申請經費啊。
“你不換冰刀哪來的成績呀?”鄭凱新無語。
琴島隊本來建隊時間就短,實力和國內老牌強隊有較大差距。實力不如彆人,裝備也不如彆人,這怎麼比得過彆人。
“不是,你小點聲行不行?我又沒聾。”
“我跟你說啊,我現在天天想著出成績的事呢。換冰刀這事你是答應我的,你彆掉鏈子,彆不認賬了啊。”
“行了,我不逗你了啊。我實話告訴你,我現在正準備去廖處辦公室。我用人格擔保,今天錢就能批下來,你就給我等信吧你。”
鄭凱新不知道汪自來哪來的自信,但他都以人格擔保了,這事應該沒問題。
錢的事即將解決,鄭凱新打算去活動中心看看隊員們的訓練情況。
“磨好了,過來看看。”付聰挺享受磨冰刀的過程。
“可以啊,付聰。”陳冕發現付聰這磨冰刀確實有一手。
“小意思。你這個冰刀啊,磨太久了,弧度都變了。”冰刀專家付聰得意地說道:“我跟你說也就是我,換成彆人磨不出來。”
“那批刀已經到國內了?太好了,我正等著呢。報告我們已經打上去了,你放心,錢不是問題。感謝感謝。”錢和刀的事似乎都要解決了,鄭凱新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跟大家說個事啊,咱們的新冰刀馬上就到了。”鄭凱新決定把這個好消息先告訴隊員。
“新冰刀?”
“不會是二手的吧?”陳冕不相信。
張樂沒有說話,琴島隊現在比劇裡多了他和王豪兩個人,不知道鄭凱新能不能湊夠換冰刀的錢。
“二手的叫什麼新的?全新的,荷蘭產的。”鄭凱新自豪地說道。這批冰刀是他靠自己的人脈找人從國外帶回來的。
“荷蘭產的?那得老貴了吧。”大家都是這個領域的運動員,清楚荷蘭產的冰刀有多貴。
“彆嚷嚷,冰刀不是白給你們的啊,要拿成績換。來,開會。”鄭凱新招呼眾人跟著他去活動室。
“2015年賽季是咱們琴島隊成立的第三個賽季,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賽季。所以這次的錦標賽,我們必須要拿出好成績。”
張樂知道鄭凱新說的是20152016賽季的短道速滑錦標賽。
“到目前為止啊,我們的新隊員已經訓練快滿一年了,跟老隊員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個彆新隊員的表現十分突出,值得表揚。”
雖然鄭教練沒有明說,但在場的隊員都知道他說的是張樂。
張樂現在的實力可以說和隊裡最強的隊員羅竹君不相上下。在某些項目上比如一千五百米,張樂的成績比羅竹君還好。
“錦標賽的男子個人項目,我們是有拿牌子的可能的。”鄭凱新看向張樂。
“但是,我覺得咱們琴島隊不能隻滿足於在男子項目上出成績,女子項目我們也可以拚一拚。”
男生這邊目前隻有張樂有希望在國內比賽拿牌。隊裡的另外三個男生鄭凱新暫時就不指望了,他們還得多練練。
女生這邊個人項目,羅竹君拿牌有點困難。但是琴島隊的優勢是羅竹君、侯思源和徐朵朵三個人的實力都還不錯。
“來,把這u盤插上。”鄭凱新從褲兜掏出一個優盤遞給付聰,“給大家看看。”
“什麼呀?”陳冕問道。
“看看不就知道什麼了嘛。”鄭凱新站在電視屏幕旁邊說道,“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比賽,四個人參加的團體項目。”
“三千米接力?”
“接力?”女生們沒想到鄭凱新會提到接力賽。
“我問你們,接力最重要的關鍵是什麼?”
“耐力。”侯思源第一個說道。
“速度。”
“衝刺。”
“刀,刀,刀。”付聰最關心冰刀。
“人多力量大唄。”徐朵朵心想,四個人的比賽可不就是人多力量大嘛。
“胡說八道呢,人多,再多那還超過四個人了?”鄭凱新沒好氣的說道。
“配合。”張樂最後一個發言。
“張樂說得對。配合,戰術和配合才是接力比賽的關鍵。”
鄭凱新之所以讓琴島隊的女生們練習接力,就是因為接力賽想獲勝最重要的不是選手的個人實力,而是四個選手之間的配合,以及戰術。
如果好好訓練,琴島隊不是沒有機會取得一個好成績。
“三千米接力,四個人參加的團體項目,總圈數是二十七圈。比賽不硬性規定交接棒時選手滑行的圈數和接棒的順序。
“因為它特殊的規則,所以擁有很多的滑法。韓國有一個兩圈滑法,每一棒多滑半圈,目的就是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