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聰、思源,你們宿舍人都回來了嗎?”
周日晚上十點,鄭凱新在隻有三個人的群裡谘詢道。
“教練,男生這邊人都回來了。”
“教練,女生人也齊了。”
“好,謝謝。”隊員們都回來了,鄭凱新就放心了。
昨天上午,張樂他們這些在琴島的人組隊來拜訪他,鄭凱新很是意外。
隊員們給他買的水果,鄭凱新沒有推辭,等他們上文化課的時候再拿給他們吃就行了。其他禮品鄭凱新一律退回。
這些孩子咋就不明白呢,好好訓練然後在比賽上取得好成績,就是給他這個教練最好的禮物。
陳敬業因為有向北這個學生,對外可以說他教出過世界冠軍。
現在彆人介紹鄭凱新時隻能說他教出過全國冠軍,可全國冠軍實在是太多了。
張樂、陳冕等人的出現,讓鄭凱新意識到,他不是沒有機會成為世界冠軍甚至奧運冠軍的教練。
就看他們幾個去了國家隊後的表現了,不過在這之前,鄭凱新打算給幾人一個“驚喜”。
這個“驚喜”和張樂有很大的關係。周六之前,張樂私下去找過鄭凱新。
他找鄭凱新就兩件事,第一是從教練手裡拿到比賽視頻;第二則是商量他們幾個人的訓練計劃。
張樂希望鄭教練能加大張浩宇和陳冕她們幾個的訓練強度。
因為他們有希望進國家隊,而國家隊的訓練強度肯定比他們之前強,不如在進國家隊之前先適應一下。
鄭凱新這幾天同樣在思考隊員的訓練計劃。
琴島隊現在有個問題就是隊員的實力差距有些大。部分隊員有在比賽中拿牌的實力,部分隊員連半決賽都進不去,甚至預賽就被淘汰了。
鄭凱新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兩批人分開訓練。
在這之前,琴島隊隻有張樂的訓練強度和其他人有顯著差異。從下周開始,鄭凱新決定把陳冕她們幾個的訓練強度也提起來。
但是琴島隊的上冰時間有限,他鄭凱新的時間和精力同樣有限。琴島隊有限的資源向隊裡實力強的隊員傾斜,對實力弱的隊員來說會有些不公平。
幸虧張樂他們不久後就去國家隊了。
鄭凱新猜他們快則下月初,慢則下月底就得離開琴島隊。國家隊那邊需要時間準備物資,安排教練,製定訓練計劃等等。
“能文能武,敢作敢為。琴島短道,舍我其誰。”
周一清晨,熟悉的口號聲在馬路上響起。看見跑過的隊員們,有的路人露出微笑,有的路人感到不解。
“今天大家表現都不錯啊。”鄭凱新又騎上了自己的小電動。
恢複訓練第一天,琴島隊在宿舍樓下集合的速度依然很快。
“等下到了冰場,我有件事情要宣布。”
“從今天開始,你們的訓練計劃有一點變動。”聽見教練的話,正在吃早餐的隊員都抬頭看著鄭凱新。
“看我乾啥?吃你們的,聽我說就行。”鄭凱新手上拿著筆記本,“咱們隊從今天分成兩組。”
“張樂、張浩宇、羅竹君、陳冕、侯思源、徐朵朵和顧樂奕,你們七個人是一組,其他人是二組。”
“一組,張樂當領滑。二組,付聰,還是你來當領滑。”
之後鄭凱新給眾人介紹兩組的訓練的計劃。
張樂神色不變地吃著早餐,陳冕她們幾個卻聽呆了。
“教練,為什麼我們的訓練計劃改動這麼大?”陳冕有些納悶。
“這次比賽你們幾個的成績不錯,以前的訓練強度對你們來說就不夠了,我做了一點調整。”鄭凱新不想解釋太多,“照著我的計劃訓練就行了。”
按理說一組的七個人其實應該分得再細一點,不過鄭凱新可不會分身術,隻能讓他們先在一起練。
“有什麼不懂的,下午訓練結束後再來問我。”鄭凱新合上筆記本,“吃完早餐後,抓緊時間熱身,不要耽誤上冰的時間。”
冰上訓練,陸地訓練,新的訓練計劃都加強了。
一天下來,陳冕感覺自己像是又回到了14年7月的那個夏天。雖然這次沒練吐,但也差不多了。
“教練,這次放假我和我爸媽商量過了,如果這次我沒能進入國家隊,我打算回去上學了。”
鄭凱新沒想到第一個來找他的會是顧樂奕,而且談的還是退役的事。
“樂奕,你想好了嗎?”顧樂奕的情況鄭凱新比較清楚,天賦有限,再練下去也沒多大的上升空間,很難在單項比賽裡拿牌。
“教練,我想好了。”顧樂奕笑道,這次放假期間她已經想明白了,“我的情況您也清楚,這次能拿金牌就很幸運了。”
顧樂奕現在還記得父母看到她拿回去的金牌時的表情。
“這枚金牌是你應得的。”
獲得女子3000米項目金牌的是琴島隊,顧樂奕是琴島隊五名參賽選手的一員,這枚金牌是她應得的。
團體接力賽,替補隊員同樣不可或缺。
而且即使陳冕沒有發燒,鄭凱新也打算讓顧樂奕上場參加接力的預賽,這樣她才有自己的接力賽成績。
“樂奕,你能否進國家隊這個我說不準。要不這段時間你先好好訓練,等進國家隊的名單出來後,你再告訴我最終決定怎麼樣?”
“好吧,教練。”顧樂奕和父母商量好的計劃是,沒進國家隊就等暑假結束後回去上高中,時間上倒不急。
“這樣,我明天把申請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需要的材料告訴你,你先準備一下。”這忙起來,鄭凱新發現自己把這事都給忘了。
“謝謝教練。”好像有了國家一級運動員證書後可以去參加某些大學的體育單項招生考試,顧樂奕準備回去後查查資料。
“對了,教練,這件事可以麻煩您先彆告訴其他隊員嗎?”
“放心吧。”鄭凱新笑道,“今天訓練累了吧?等下回去好好休息。”
“好的,謝謝教練。”顧樂奕滿足地離開了。
如果能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她在琴島隊的這三年也算沒有浪費。
訓練如常進行,一組的隊員逐漸適應了加強的訓練計劃。
4月初,國家隊依然沒有任何消息,鄭凱新安慰隊員們,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