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之城?”
蘇夏心裡一動,腦海中閃過一大堆相關的傳說。
據傳以前曾經有過相當輝煌的文明,可能是萬年之前,也可能會更早,總之繁華程度不比現在差。
但後來,這個文明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已經無法考證了。
有的說法是,當初連續下了幾百年的暴雨,導致水位上漲,淹沒了整個文明。
還有的說法是,月球出了變故,導致地球潮汐失常,出現了極為恐怖的大海嘯,致使整個文明被海嘯吞噬。
種種說法,眾說紛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其中,大部分看法都和地外文明相關。
海底之城,也有人稱其為失落之城,至今仍是許多文藝作品中的常客,尤其是關於冒險、探索、神秘世界這類的作品。
“真的有史前科技文明?”蘇夏好奇地問道。
“沒有,隻是一座石頭廢城罷了,隻不過是在海底一萬多米的深處,所以顯得很神秘。”
大鯨魚打破了蘇夏的幻象,在他口中,那隻是一座由各種石塊搭建起來的原始城市,距離傳說中的“繁華”、“科技”差了十萬八千裡。
至於那城市為什麼會沉沒至萬米海底,大鯨魚也不清楚。
他還是個小海怪的時候,曾經聽大海怪說起過一些原因,而大海怪是聽老海怪說起的,老海怪則是從更老的海怪那裡聽來的。
總之,這種口口相傳的消息與故事,傳到他這一代,肯定早就失真了。
“我聽一個老前輩說,這座城市最初是建立在冰川上的,後來氣候變化,冰川分裂,這座城市所在的一部分冰川滑入了大海中,並且隨著冰川的融化,這座城市漸漸沉入了海底。”大鯨魚說起他聽過的故事版本。
“原來如此。”蘇夏若有所思,腦海中出現一副比較模糊的畫麵。
人類終究太渺小,無法想象大自然的偉力。
比如在地球那邊,幾千米的高山上都能發現海洋生物的化石,滄海桑田,世事變遷,許多事看似不可思議,實際都隻是自然的神奇罷了。
海底之城,聽上去很玄妙,似乎不可能存在,但碰上種種巧合,也是有可能誕生的。
時間流逝,兩百多千米的距離一晃而過。
蘇夏已經正式進入了極北之海。
此刻,海平麵上正漂浮著大大小小的浮冰,浮冰隨海浪起伏,嘩啦作響,整個世界一片雪白。
如果再深入一段距離,這些浮冰就會變成薄薄的冰層,會對海上航行的船隻造成一定影響。
好在,水下的溫度始終在零度以上,航行時沒有什麼阻力。
“前麵就是那座海底城市了,你能看到嗎?”大鯨魚問道。
“我當然看不到啊,這艘潛艇又沒有窗戶。”蘇夏答道。
“開個窗唄。”
“不行,會對整體抗壓以及隱身能力造成影響。”
“隱身?”大鯨魚也好奇了,“怎麼隱身?從我眼前消失嗎?”
“不是,隻是常規的聲學隱身、電磁隱身、紅外隱身等等,隻針對敵人的偵察設備,肉眼是可以看見的。”
“那算什麼隱身?徹底看不見才叫隱身。”
“沒辦法,技術所限,隻能這樣了。”
交流中,一人一鯨接近了那座寂靜的海底城市。
這裡是極北之海的海底,一萬三千米左右,幾乎是生命的禁區。
蘇夏站在控製台前,將十多個潛艇自帶的深海探索機器人派遣了出去,讓這些小機器人作為眼睛,為蘇夏反饋實時的海底畫麵。
海底水波暗湧,冰冷死寂,本該是一片漆黑。
但,在控製台上方的顯示屏上,小機器人反饋回來的十多個畫麵,竟然並非完全的黑暗,而是有無數宛若繁星的暗藍色小光點在閃爍。
“咦……什麼在發光?”蘇夏集中了注意力。
這一幕令人驚訝。
靠近一看,那些小光點,竟然是一個個正在遊弋的半透明水母。
這些水母隻有巴掌大小,近乎透明的身軀呈淺藍色,十分柔和,遊動緩慢,慵懶中帶著一絲優雅,像是一個個小天使,每一次遊動時,傘蓋翻動,會產生一股淡藍色的柔光。
在它們身後的小觸須裡,也有點點藍光閃爍。
畫麵中,成千上萬個小水母,全都在發光,閃爍不停,像是黑夜中的點點星光。
“真沒想到,在海底這麼深的地方,還能看到這些小東西。”蘇夏意識到,這是一群變異生物,否則它們無法生存在這麼深的區域。
前方,正是那座沉入海底的古代城市。
確實如大鯨魚所說,這座海底城市沒有任何科技感。
在小機器人反饋回來的畫麵中,隻有傾斜的石柱、碎裂的石頭階梯、倒塌的石質房屋,是一座純粹由石頭搭建的文明遺跡,靜靜躺在這片冰冷的海底。
輕輕擦拭去石柱表麵的海底塵屑,在燈光的照耀下,可以看到,石柱呈淡灰色,表麵刻著一些複雜奇怪的紋路,像是古代的祭壇或者神殿支撐柱。
“似乎與拉丁美洲和中美洲的一些文明遺跡相似。”
蘇夏若有所思,在看到這根石柱時候,想到了地球那邊類似的文明痕跡,比如中美洲的瑪雅文明遺址。
他現在正位於這片海底遺跡的邊緣區域,尚未深入。
遺跡裡,倒塌的石質建築成片,大多都被灰蒙蒙的海底殘渣與塵屑覆蓋著,看不清原本的模樣。
許多藍盈盈的小水母在這座文明遺跡中穿梭遊弋,像是在遺跡上翩翩起舞的藍色精靈,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
“繼續往前。”
蘇夏下達指令,外麵的十多個小機器人開始深入遺跡探索,而大潛艇則留在外麵,以備不測。
小機器人的行動,導致遺跡中的水流出現了異樣波動,周圍的水母似乎受了點驚嚇,紛紛遠離,給這些小機器人讓出了一條通道。
隨著小機器人的深入,越來越多文明遺跡的畫麵出現在了蘇夏眼前。
這座城市很龐大,規模遠超蘇夏想象。
城市道路四通八達,十分寬闊,隱約可見其當初的繁華。
在反饋的畫麵中,除了倒塌的石質房屋,漸漸出現了一些彆的東西,比如石質花壇、馬車、人像、浮雕等,皆龐大無比,且做工精美,並不粗糙。
顯示屏左上角,那個小機器人反饋回來的畫麵中,就有一顆巨大的石質人頭,直徑少說有七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