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李伯山當真是一位奇人,竟然真的願意將我等諸軍放回!”
隨著西岸的人馬悉數撤回東岸之後,齊將高阿那肱便忍不住開口驚歎道,語氣中頗有難以置信。
舊年曾經在河洛被魏軍擒獲、後來又因雙方談判而被放回的將領韓裔聞言後卻忿聲道:“此不過其人新勝誌驕、借以粉飾仁義,妄圖收買人心的伎倆罷了!這些漢兒名門餘種最為崇尚此風,妄想憑此將天下人都愚弄於其掌心之中。”
但無論他們是怎樣的看法,這一次得以脫離險境總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所以在部眾撤回東岸之後,賀拔仁在安排一支輕騎斥候暫且留守於此以監視魏軍動靜之後,其餘人馬便沿著濁漳水向南而去。
隨著側方戰事結束,諸營人馬得以悉數歸營休整,而李允信也連忙開始挑選之後隨其繼續追擊敵軍的軍眾。
類似的命令,李泰也向如今還集聚在河口附近的那些齊軍軍眾們進行傳達,原因跟隨賀拔仁已經返回的便可以過河前往,願意自此以後歸順西魏的便留下來。
此間齊軍軍眾們聞聽此言後也都連連稱謝恩典,但無論嘴上說的再怎麼好聽,實際的行動還是體現出了他們內心真正的取舍想法。絕大多數卒員還是希望能夠返回齊地,畢竟他們的親友家人都還在北齊,隻有少數一些對於北齊已經徹底絕望、或者身上有傷不便行動者選擇留了下來。
這些齊軍並不像之前從側翼戰場上撤下來的那樣有組織秩序,撤離所用的時間也更久,足足過了大半個時辰才撤離此間,前往對岸與賀拔仁所部軍眾彙合。
望著這些齊軍軍眾撤離後所留下來的狼藉空曠的地方,李泰也忍不住歎息一聲。儘管心裡早已有所預料,可當真正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他的心裡還是多有不爽。
這些鎮兵們和北齊之間的綁定實在太緊密了,其他的政權實在是很難將他們彼此之間進行分割,針對鎮兵群體大規模的進行統戰。
曆史上經過高湛、高緯這對極品父子極度魔幻的一頓糟蹋,直至北齊政權都被摧毀,北周仍然是采取了近乎諂媚的態度來收買這些北齊遺老們的人心,才完成了對北方的統一與整合。
不過挖牆腳搞統戰這些事情也總有些技巧需要實際的去執行把握,隻要操作得宜,同樣能夠令人印象深刻,並不能說完全沒有效果。
在河口處軍眾撤離的時候,濁漳水東岸便有將領等得有些不耐煩了,忍不住開口抱怨道:“那些喪膽之徒棄械不戰,致使師旅敗績,本就罪大惡極。今我等諸軍好不容易脫離險境,又何必冒著風險繼續逗留於此等待他們!”
此言一出,頓時獲得許多將領的讚同。他們眼下如同驚弓之鳥急欲撤離,實在不想於此險地多做逗留。尤其在他們看來那些河口敗軍們本就罪過深重,為了接應這群人而冒險停留實在是不值得。
最終還是賀拔仁力排眾議的開口說道:“魏國李伯山尚且肯懷仁仗義的釋我活我,我師旅反而不能停留片刻接應歸師?勿複多言,以免寒涼人心!”
待到河口處的人馬也悉數撤回,天色已經不早,夜幕更加濃厚,而眾人一直擔心的魏軍趁勢來攻的情況也並沒有發生,就連賀拔仁都忍不住歎息道:“李伯山用兵雖詭,但為人當真信義,能夠義釋我數萬師旅歸國,即便是意有虛偽,事總確實,絕不可譏以虛仁假義。”
接下來諸路人馬便繼續摸黑上路出發,由於之前魏軍表現的都比較信守承諾,加上天黑路滑、不便往來通訊的緣故,齊軍便也沒有在後方安排太多斥候與鎮後的作戰人員,而這樣的粗心也必然會給他們帶來慘痛的教訓。
在齊軍南去不久之後,李允信所率領的三千精騎便也隨後出發了。他們一行人甚至都沒有特彆的隱藏行蹤,循著齊軍離去的道路便一路向南追趕,隻用了很短的時間便追趕上來。
“主上仁義為懷,不願多造殺戮,竟然放縱你們這些賊徒離去。然而爾等賊眾凶頑不化,殺我師旅良多,縱然主上肯放過,我卻不放!血債血償,東賊受死!”
李允信一邊大聲喝罵著,一邊率部直衝前方正自倉皇趕路的齊軍隊伍。
此時的齊軍正是疲弱之眾,全無鬥誌,拖著疲累不堪的身軀一路向南而行,滿心都盼望著能夠儘快返回安全的地點,此時驟然遭受攻襲,頓時軍心大亂。(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