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宗的靈石庫存及收支情況,沈墨知曉的一清二楚,對袁鶴鳴等人的好意頗為受用。
五十萬下品靈石撒下去,剛剛修築好大量殿宇屋舍,沉寂沒多久的崇阿山山門,再度陷入了一片熙來攘往、熱火朝天的繁鬨之中。
下至鍛體境外門弟子,上至各殿殿主,紛紛開始忙碌、張羅起了沈墨的婚事!
……
至於臨江宗麵臨的其他困境,如新招弟子來源、崇阿山天地靈氣不足、靈虛仙境入口難尋等,一眾高層也在想辦法解決。
首先,是新弟子來源。
原先拜入臨江宗外門的弟子,大多都是青州出身……或是門內道侶所生兒女,或是修仙家族的族人後生,或是散修野道的後代及徒弟,或是世俗凡人中擁有修行資質的少男少女。
但也有一些,是在赤炎國曆練行走、駐守各地產業的臨江宗門人,從外州帶回來的仙道俊才!
如今,除臨江山脈外大半個青州都進了騰蛇肚子,許多招收新弟子的途徑,從源頭上就被斬斷了。
宗門也搬到了輿州崇阿山,跟七星壇同處一州,自不好在輿州地界上,與之爭奪門人弟子。
哪怕七星壇不介意,臨江宗也不敢大肆招收輿州地界上的修仙種子……畢竟此派也紮根輿州近千年,跟大小勢力皆有牽連,關係錯綜複雜難以梳理!
若不加以提防,保不齊數百年後,臨江宗便成了七星壇分壇。
好在,已有大量門人被派遣了出去,去往外州連絡宗門名下產業了,順勢可以物色招收一些新弟子。
以如今臨江宗的情況,也不好像之前一樣,廣開山門大肆招收外圍弟子,之後不斷汰弱汰弱留強,來培養中堅力量了。
先後經曆魔災、天地劇變的外圍弟子,哪怕資質差一些,心性應當也得到了相當大的磨煉。
從中優中選優,當能選出一大批可用之材!
向他們發放每月兩塊靈石的月俸,也有這方麵的考慮,乃是沈墨等高層深思熟慮後,作出順應眼下局勢的策略調整。
而針對崇阿山靈脈品階較差,天地靈氣不足的情況。
沈墨、袁鶴鳴、周之維等元丹境先後出手,從彆處挪來了山峰、河川,更改地形以達到藏風聚氣的效果,數年內效果不會顯現出來,但等上十年二十年,山門處的天地靈氣便會濃鬱起來。
而後又大費周章,在核心區域,布置了一座座聚靈大陣。
效果雖比不上原來的山門腹地,但也足以支撐鍛體境、聚氣境弟子的日常修行了;而靈海境門人弟子,天地靈氣濃度下降一些,隻要不像葬仙海遠海那般,影響其實並不大。
至於靈虛仙境入口,本就在九天之外,且遊離不定。
想要尋回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成的,沈墨得了空閒,便會放出十頭打入了分魂咒印的魔魂將,去往九天之上尋找一番,能不能找到就看運氣如何了。
總而言之,諸多困難需逐一解決。
眼下最打緊的、最牽動臨江宗弟子心思的,還是沈墨跟趙靈音二人的結侶大典。
不僅僅是臨江宗內部,種種緣由下,這場大典還引起了其他四大仙門及各方勢力的高度關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