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陽把自己的評論置頂,回複評論甲:“現在我是第一了!”
評論甲:……
評論乙:老賊,看刀!
評論丙:你擱這兒給他送貨來了。
評論丁:你這麼皮,你老婆知道嗎?
江陽:“老婆,我這麼皮,你知道嗎?”
李清寧:……
李清寧就是江陽皮的資本。
就雖然江陽的收音設備不專業,但李魚就是李魚,許多人剛開場就被李魚驚豔到了,輕輕打板兩下後,猝不及防的一觸弦,純淨,空靈的泛音就響起來。
“臥槽!”
“前奏殺我!”
“我要這幣有何用!”
甚至還有人說,光這一個開頭,他就看了三四七八遍呢。
這人就是吉吉大王,可以說,求著江陽,激將江陽,讓江陽發《晚安》吉他視頻的人裡,他就是始作俑者。因為他用吉他演奏《晚安》時,始終不能還原李魚的細節。雖然很多人說他的還原是最有魚味的。但他自己知道,差遠了。
也是如此――
吉吉大王剛聽了個前奏,就發現了李魚這次演奏同春晚的不一樣的地方:在前奏和弦上,李魚加入了一個掛留和弦。
吉吉大王聽了幾遍才聽出來,一時間也說不清大魔王這樣做的用意,但他覺得,同李魚春晚的那版比起來稍有多餘。
正如他曾經說的。
李魚的《晚安》把吉他的特性發揮的很好,就同一些簡潔的數學或物理公式具有美感一樣,這吉他曲也是,簡潔的秒到好處。
但――
這可是大魔王啊。
吉吉大王覺得李魚一定有她的用意,他隻是猜不到罷了。
當然。
他來看視頻主要是看其中一段怎麼彈的,所以這個無關緊要的掛留和弦很快就被他拋之腦後了,隻緊緊盯著那雙手。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在李魚又輕拍著吉他,哼起《蟲兒飛》旋律時,吉吉大王就已經醉在音樂中了。
傍晚。
海邊。
溫暖的音樂。
吉吉大王忍不住戴著耳機,背向後仰,靠著椅背,閉上眼聽著,恍惚間記起了天台上的落日,他彈著吉他,鳥兒劃過天空,風吹過晾曬的衣裳,她坐在他旁邊聽著,哪怕時隔多年,他依然記得斜陽落在她臉上的紅和他流淌著蜜的心跳。
原來。
人真的是活一個瞬間啊。
吉吉大王在音樂緩緩結束時,忍不住敲下一段彈幕:“在每一次月升日落裡,每一聲晚安中,愛人間很多次。”
然後――
視頻中,李魚提醒江陽完了的話響起,視頻戛然而止。
吉吉大王恍然一笑。
接著――
就為給江陽寄刀片的彈幕懍爍鱸蕖?
這生活,這海風,這海浪,這斜陽,還有這首音樂,可以同愛的人共同浸潤與此,虛擲一段光陰,何嘗不是一讓人嫉妒的幸事。
吉吉大王開啟了洗腦循環,歌又一次開始了。
好聽。
還是好聽。
吉吉大王唯一遺憾的是江陽不是用專業設備錄製的,很多細節展現不出來,估計江陽不知道吧。
他在評論區劉言,想要給江陽一些專業錄製的建議,諸如音頻分軌之類的,但話剛打一句,他忽然停下來。
這首歌好聽嗎?
好聽。
好聽在什麼地方?
感覺。
如果說春晚上的《晚安》是母親哄孩子入睡般溫柔的話,大魔王的這次唱的,就是在道晚安,在告訴人們,去看花,去望海,去人潮擁擠,去街道,去巷口,去有光的地方。
這――
同江陽收進來的海風,海浪、人聲,車響相得益彰,竟如此的讓人有感覺,在人間煙火中有共鳴,以至於彈幕上全是太陽東升西落,愛情至死不渝之類網抑雲的話。
這――
就是傳說中的現場感吧!
吉吉大王以前總是對這理解不能,覺得這是個很玄的東西,現在他懂了,原來這就是大魔王,這才是大魔王啊,賦予歌獨特的氣質和故事,這正是她的音樂,她的作品意義。
忽然――
吉吉大王記起了前奏他不理解的那個掛留和弦――
媽媽!
千萬不要問我為什麼跪著看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