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存在,那就想辦法解決問題。
朱見濟知道,強大的帝國有著長存的可能,但封建帝國很難,因為受限於政治、軍事體製,以及信息的傳遞等諸多方麵因素的掣肘。
所以自古以來,有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說法。
而在後世,則有個專有名詞:周期率。
要想把自己打造出來的大明帝國長久的延續下去,並且打破周期率,關鍵是要全方位的對大明進行改造。
而這個改造不是三五個政策的事。
是要全方位的覆蓋整個政治體製和軍事體製。
而且有個難點:
不能把封建體製一下子推翻!
隻能基於封建體製的基礎上,對大明進行改造。
朱見濟不是不想推翻封建體製,而是時代的發展還沒到那個時候,如果現在強行推翻封建體製,那就和王莽的新朝一樣的結局。
屬實是空中閣樓了。
想到這裡,朱見濟對朱祁鈺道:“父皇,如何讓疆域倍增的大明國祚長久的延續下去,你我父子二人,今日怕是商討不出來的。”
這是個曆史難題。
沒個一堆智庫花上經年累月的時間,彆說商討解決之策,連製定幾個相對應的政策來延緩周期率的出現都很難,而作為大明君王,目前能做的,就是穩固疆域以及對新增疆域的妥當治理。
朱祁鈺道:“是很難。”
他看得透徹。
這事,他解決不了。
也許兒子朱見濟也解決不了,甚至孫兒朱祐楨……老朱家以後的君王,很可能都解決不了,不論大明如今有多強盛,始終要走到王朝之殤那一日。
這是曆史規律,不可阻擋。
朱見濟沉默了一陣,忽然笑了起來,“但其實……沒必要去在意這個周期率的曆史牢籠,兒子甚至以為,這個周期率對我大明,對我中國,是未來數百年裡最需要的一個規律!”
朱祁鈺問道:“什麼周期率?”
朱見濟道:“周期率……簡單的說,其實就是‘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一個非儒家的說法,算是格物之詞,但其意思是一個意思。”
朱祁鈺愣了一會兒,旋即明白了朱見濟話裡的意思,怒道:“兔崽子,你的意思,反正我大明國祚都是要完蛋的?而且我大明國祚完蛋,對這片神州而言還是好事?!”
簡直胡鬨!
如果不是這些年性子養好了些,朱祁鈺能像當年一下脫了鞋子就把朱見濟揍得哭爹叫娘。
朱見濟道:“老朱你彆激動,我可沒說我大明國祚一定會完蛋,我的意思,是當時代發展到了一定地步後,大明的政治體製會發生變化,讓中國走入一個適應新時代的政治體係之中,當然,我不確定會不會發生,因為我不確定,我們所處的這條曆史長河,是不是真實人間流過的那條河流。”
朱見濟確實有點懷疑。
他認為自己不是穿越到了曆史上的大明,而是一個平行時空裡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