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武官員都看向陳獻章,眼神多同情。
一代大儒,出仕之後累成了狗。
這是大家肉眼可見的。
彆以為隻有工部和兵部忙,以及兩院和農部在連軸轉,教育司那邊也是一派熱火朝天,陳獻章已經兩年沒回過老家探親了。
其實何止這些部門忙,其他部門都一樣。
禮部,要負責各種國家大事的“禮”,要輔助教育司每年一次的大舉,要和周邊邦國有效溝通交流,尤其是年關前後,禮部更是忙碌萬分。
這幾年每一年都是萬國來朝,禮部得把所有來使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的。
刑部,本來是最清閒。
但這一兩年大明人口暴增,相應而來的治安問題頻繁爆發,各地命案不斷,什麼三司會審就不說了,僅僅是每年送到刑部複核的死刑案卷,就可以堆滿一個房間。
而且廣安帝和上皇因為事情實在太多,死刑案件已經不交乾清殿和文華殿了,刑部的最終審核,就是最後一步。
雖然兩位聖人不管了,可刑部也不敢大意啊。
對死刑犯的審核各位慎重,畢竟大明當下是盛世,亂世重典,盛世輕刑,所以每年的死刑複核,刑部腦殼最疼。
也因為這個狀況,這幾年的三司會審越發頻繁。
所以刑部的事情也多如牛毛。
側麵反應了一個狀況:大明這幾年注重經濟、工業、軍事和農業的發展,在民間治安方麵確實沒怎麼下功夫。
估計這會是接下來幾年的重點工作。
戶部就不說了。
就一個大明銀行的事務,就能讓戶部上下所有官員雞飛狗跳——大明銀行牽扯到全國貨幣體係的穩定,是戶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至於吏部,用白圭的話來說,一年到頭都在考功上麵了。
沒辦法,現在大明的官員倍增!
多了東北承宣布政使司、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占城承宣布政使司和萬象承宣布政使司,而多的這幾個布政使司,可不止幾個布政使司衙門的官員,還有一大批地方官員。
彆入東北承宣布政使司,下麵還有諸多州府。
而交趾、占城、萬象,本來就是一個邦國,大明幾乎是增加了幾個邦國的官員,吏部那邊的工作量能少得了?
直接累癱!
還有一個部門也累。
內閣。
內閣本來就是官員上奏的一個中轉部門,是陛下的秘書機構,很多章折都需要內閣先批,最後交給乾清殿、東暖閣最終裁決,這樣是減輕天子的工作量。
可現在大明萬象更新,疆域倍增,隨之而來的政務也倍增,而且廣安帝陛下一般不怎麼參加大小超會,民生事宜都交給了上皇裁決,上皇那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隻上午工作,下午絕不加班。
到了下午,就教坊司、鐘鼓司走起。
所以很多事情,內閣首輔商輅不得不承擔起重則,直接在內閣那邊就決斷了,然後發放各部門落實,第二天再向上皇彙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