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耀眼,也不差。
如果就這個樣子了,估計就是守成之君。
所以朱見濟儘快的在有生之年,把大明在亞洲區域這個板塊的戰略布局格局基礎打下來,因為廣安二十年雖然沒有遠征日本,但大明還是外擴了。
在不動用本土力量下的外擴。
遠征蘇門答剌!
隨著大明的領先進入火器時代和鋼鐵戰艦時代,以及工業改革帶來的進步,也許未來百十年間,整個世界都可能進入大航海時代。
而蘇門答剌和滿剌加隔海相望,當中就是那條著名的馬六甲海峽。
如今大明掌控滿剌加。
可蘇門答剌如果以後要給滿剌加海峽找刺,也會讓大明頭疼不已,所以朱見濟的想法就是要把這條海上運輸線的咽喉徹底掌控在大明手中。
中南半島作為後花園,可以丟。
但滿剌加和蘇門答剌必須牢牢掌控,隻有掌控了這兩個地方,才能確保大航海時代大明海貿線的安全和容量。
當然,話是這麼說,一條海貿線沿途很長。
朱見濟也不會輕易讓中南半島脫離掌控——畢竟是後花園啊,可以無限製的吸血,而且大量的資源都是國家工業時代發展的必需品。
於是廣安十二年,南海艦隊再次出動。
留下三艘駐防台灣,三艘在淡馬錫駐防,剩下的十九艘鋼鐵戰艦傾巢而出,先行抵達蘇門答剌,對之沿海重鎮進行猛烈炮擊。
之後,從滿剌加、占城、大城三大都司抽調的兵力,共計十萬人,在大明水師艦隊的運輸下,在蘇門答剌國登陸。
這一次遠征,大明又一次讓萬邦震驚。
因為大明又出現了一個新鮮事物:運輸艦。
一個龐然大物,雖然結構複雜了一些,速度慢了一些,建造成本高昂了一些,但一艘運輸艦竟然可以運送兩千人左右,甚至還能把蒸汽坦克運輸過去。
不過大明隻有三艘這樣的運輸艦。
而且有鋼鐵戰艦的掩護,運輸艦抵達蘇門答剌國後,登陸作戰根本沒有任何阻礙,陸續往返了十多次後,終於把大軍運輸了過去。
之後的戰事就沒什麼意外了。
儘管隻是中南半島三大都司的兵力,而且沒有配備火器,可沿海重鎮早被南海艦隊用堅船利炮洗地了多次,蘇門答剌國一來就失去了門戶重鎮,而且軍心士氣都低落,根本無力抵抗。
登陸作戰不到一個月,蘇門答剌國就投降了。
之後大明遠征軍一路勢如破竹。
將蘇門答剌群島全部征服。
廣安二十年夏末,大明在蘇門答剌群島建立蘇門答剌承宣布政使司和蘇門答剌都司,同時南海艦隊調了三艘鋼鐵戰艦常駐,保持著對蘇門答剌的絕對武力掌控。
大明掌控了馬六甲海峽後,南海艦隊並沒有急於全部撤離,而是派出大量戰艦,對蘇門答剌群島周邊的海盜進一步進行圍剿。
徹底確保海貿線的安全。
自此,大明徹底掌控馬六甲海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