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努力,不僅是這些大工程上,像基礎研究上我們也要加油。”範曉明笑著說,“就比如地球的起源、月球的起源、太陽係的形成、宇宙的形成、對人體研究、對那些粒子的研究等等。”
說白了,還有許許多多的未解之謎等著人們的研究。
話說回來,這些基礎研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就目前這種趨勢發展下去,物力方麵很好解決,人力方麵就不好解決了。
基礎研究,最基礎的也要本科學曆。
這裡指的是能夠獨立進行基礎研究項目的科研人員。
這樣,就要大量的本科生來搞研究。
就要大量的培養人才。
“是的!”蘇哲點點頭,問道,“你們碰麵會討論到人口出生率和人才培養的問題了嗎?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不想生孩子的越來越多。”
“恩!不過是人口的問題,還是是人才培養的問題,在碰頭會上都做了討論。”範曉明解釋說,“人口方麵……”
人口方麵,碰頭會上從幾個方麵做出了討論。
其一是現有的人口。
要大力發展醫學和生物科學,徹底的解決各種疾病對人類的威脅。使得人們不會因為疾病而沒了生命。
再就是老年人。
加快對人體的研究,找到減緩人體衰老,延長人類生命的方法。
其二是新生兒。
全麵鼓勵生小孩,不僅會有錢財方麵的補助,在小孩的醫療、教育等等方麵,都會有全麵的照顧。
蘇哲笑笑,問道:“生育限製是不是要全麵放開了?”
開發整個太陽係,這需要多少人。
國內現在隻有十幾億人。
就算現在很多老年人也能通過遊戲艙遠程控製人形仿生機器人參與工作。
加上青年人也才十億多一點,畢竟那些小孩是不能參與工作的。
這麼點人,對開發整個太陽係,完全就是杯水車薪。
根本就不夠用。
“是要全麵開放了。”範曉明肯定的說,“不僅要開放,對新生兒從出生到十六歲,這期間所有的基礎費用都可以報銷,直白點說,現在隻要小孩生下來,一切費用都可以報銷,父母還能獲得高額的補助。”
新生兒對國家的未來是十分重要的。
對一個家庭來說。
不管有多麼的風光,掙了多少家產。
一旦斷代,沒有後繼者,那都是白瞎。
對一個國家和整個人類是同樣的道理。
就目前的發展趨勢,特彆是生活質量的全麵提高,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生小孩。
就算現在這樣,全麵的提高待遇,小孩的費用全部報銷,就算如此,還是有人不願意生。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已經看不上那點補助了,他們開始追求個人的生活。
這樣一來,對生小孩也就沒啥興趣了。
“按這麼說,現在對人口的政策,就是減少人口的死亡,和增加新生兒的出生。”蘇哲說道,“減少人口的死亡倒是可以試試,至於增加新生兒的出生,這就不好說了。”
減少人口的死亡,這樣科學技術跟上去,就會立馬見效。
畢竟活著的人很少有願意死的。
可新生兒就不同了。
要是大家都不願意生,還真是一個難題。
“我們在碰頭會上各種情況都有所討論。”範曉明說道,“就拿疾病和延長壽命來說,隨著持續的投入研究,是可以做到的,那怕不能完全解決,解決百分之九十還是有可能的,至於新生兒,這方麵的就解決方案是人工子宮,說起來,在這方麵的研究科大的寧長生寧教授最為擅長,在就是我們不久前成立的人體研究科研團隊。”
疾病方麵,寧長生寧教授主導的項目已經解決了腫瘤和其他一些由於細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
也就這半年的時間。
國內因病去世的人口同步去年同期已經減少了百分之九十多。
現在,國內死亡的人數中,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意外事故而喪命的。
至於延長壽命這一塊。
寧長生寧教授已經研究好多年了。
實際上,在解決巨大多數疾病後,已經大大的延長了人們的生命。
就目前這種情況,一個普通人,活過一百歲點問題都沒有。
當然了,不能作。
對於延長壽命,研究的是突破人類生命的極限。
按照人類的生命周期。
沒病沒災,不作的情況下,活到一百二十歲是可以的。
現在要研究的就是突破一百二十歲。
在這些方麵,寧長生寧教授和他們的團隊走在了前列。
要是能有將人類生命延長到一百五十歲,兩百歲,五百歲,甚至更多。
這樣一來,人口問題可以得到緩解。
反正現在有足夠的資源和能源,且能有在地球以外不斷的開拓人類的新的生存空間。
不怕地球人口太多裝不下。
最後就是人工子宮的研究。
很早之前,國內外就有不少科研團隊對人工子宮進行研究。
其目的就是代替人體受孕。
相對而言,人工子宮能夠減輕女性的負擔。
在人工子宮技術成熟的情況下,男女雙方隻要提供精子和卵子在體外進行受孕。
再將受孕的胚胎放入人工子宮中。
其實這樣,還有這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解決了女性生孩子帶來的風險。
同樣,這樣的方式能夠快速的增加人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