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哲和範曉明兩人坐一輛,其他三人一人一輛。
坐好後,四輛飛行汽車飛向了不同的方向。
幾人是分開了,但聊天還在繼續,五人依然在通過腦機聊著,聊著相關部門對第三代飛行汽車的相關政策。
“最近,相關部門正在商討開放飛行汽車的飛行高度,以後開著飛行汽車去月球也是有可能的。”範曉明說道。
對於第一代和第二代飛行汽車都是有高度限製的。
不過現在時代變了,在腦機出來後,以及超級電池的優化,飛行汽車能夠不借助光束通道的情況下飛出大氣層的。
再加上全麵的進入太空時代,相關的都要做出改變了。
“這我知道。”左大軍說,“說實話,也到了改變的時候了,這樣一來大家上太空就方便了,不過話說回來,等待腦機普及後,絕大多數人估計也懶得動了,遠程控製人形仿生機器人不香嗎?還沒有人的事多,不吃不喝的,隻要有足夠的能量就可以了。”
包奇正說,“這是大實話,不過我們還是需要飛行汽車的,大家不要忘了,人形仿生機器人在地球上是有限製的,很多區域是去不了的。”
“還有,虛擬宇宙不可能一下開放的,相關規定也不允許。”蘇哲說道,“按照計劃,對於虛擬宇宙的發展,其定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用能輔助對現實世界的開發,也就是說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還是以現實世界為主,按在現有的科學技術,我們的確可以做到在虛擬宇宙滿足大家的一切,不過現在不會這麼做的。”
蘇哲說:“的確,像我們這些搞研究的在虛擬宇宙中隨便都可以,但想要普及,現在不太現實,就現在,虛擬宇宙的定位還是輔助,我們人類還是以現實世界為主體。”
改變是有個過程的,不可能一步到位。
再說,人類的未來在現實世界,不管如何人類都是立足現實世界了。
如果徹底的放開,整個人類很容易陷入到虛擬宇宙中。
想象就知道,在虛擬宇宙中,想什麼就能獲得什麼,說到底就是信息對大腦的刺激。
說的在直白點,在虛擬宇宙中獲得的一切就是一堆數據,可這些數據給人的感受卻是真實存在的。
在現實中,大腦獲得的同樣是一堆數據,和在虛擬宇宙的獲得的沒有什麼不同。
可兩者是有本質不同的。
現實世界中,要獲得同樣的感受,需要消耗很多很多的能量,要消耗很多的物質。
可在虛擬宇宙中,消耗的隻是真實世界中的一些能量,其改變的幾乎沒有什麼。
從現有的情況後,人類是很容易迷失在虛擬宇宙中的。
就目前的情況,是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的。
範曉明說道:“就應該如此,要是全麵放開了,誰還願意待在現實世界,待在虛擬宇宙不好嗎?要啥有啥的,可這對我們人類那就是災難,大家不想看到和科幻電影中一樣的畫麵,人類就剩下一個大腦了,人的意識全部進入了虛擬宇宙,真要這樣,人類很快就會消亡。”
“說實話,這種情況在以後的人類曆史上是有可能發生的。”包奇正說,“這就需要監管了,現在我們科學技術高速發展,能源充足,資源也不缺,可以說現在是我們人類曆史上最好的時刻,不愁吃不愁穿的,同樣的,這時候也是我們人類最危險的時刻,一旦未來的路沒有選好,那就悲劇了。”
左大軍說道:“這一年的發展,我們直接開啟了人類的太空時代,科學技術獲得了爆發式的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中,我們的能源問題和資源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我感覺我們現在的狀態就像一個突然暴富的暴發戶,現在我們真的應該要謹慎,不能作。”
“咦!大軍說到了點子上。”範曉明說著,“我們現在的心態還真的像暴發戶,過去我們小心翼翼的發展,可這一年,我們直接登頂了,現在驅動我們發展的是啥,是興趣,是責任,還是為了開發整個太陽係,亦或者說為了全人類的發展,我感覺我們好像失去了目標的,雖說我們現在這些搞科研的目標還是有的,畢竟有著太多的未知等著我們去探索,可普通人了,我們人類整體的目標。”
包奇正說:“是的!就像一個人窮困潦倒啥都沒有,整天想的就是掙錢,可突然有一天就有了五百萬,這時候這人可能就會失去目標,如果老老實實過日子還好,但很多人這時候就會作了。”
“這的確是個問題。”蘇哲說,“我們現在的確處在關鍵時刻,這一年科學技術發展了快,對社會帶來的改變也快,在短時間中頻繁的改變,這不是什麼好事,我們最好樹立了長遠的目標,一個需要全人類奮鬥的目標。”
“這……”範曉明說道,“給全人類樹立一個目標這主意是不錯,但我覺得給人類樹立一個對手更好,比如說外星人啥的,就我們現在這種狀態,等過上一段時間,大家對開發太陽係的熱情過去了,大家不愁吃不愁穿的,也不用內卷,我想很多人就懶得動腦子了,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躺平,哎!說實話,有時候真的讓人糾結,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讓大家都動起來,奮鬥起來。”
左大軍說道:“這還用說嘛!當然是覺悟,我們要在教育上下功夫,讓所有人都能為自己心中的理想奮鬥下去,而不是躺平,不過話說回來,搞虛的是不行的,必須要明確的目標,比如說發現了強大的外星人,或者是強人工智能覺醒,有了明確的對手,我們人類就能團結起來,就能持續高速的發展科學技術。”
“這的確很矛盾,沒對手就沒有壓力,沒壓力完全依靠興趣來發展科學技術,或者說依靠很虛幻的目標,比如說為了全人類的未來,這是不能長久的。”包奇正說,“我們這一代人可能還會堅持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類的未來奮鬥,可下一代人,下下一代人,他們的成長環境和我們不同,那時候我們說這麼壓力啥的他們是不懂的,也理解不了,就像我們不能理解我們上一代人的想法一樣。”
很好想象的,下一代人和下下一代人出生的時候要啥有啥,完全不用為生存擔心,在物質上沒啥可追求的。
自然而然的,開始在精神上追求。
在五人討論的過程中,幾人乘坐飛行汽車回到了各自的住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