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的核燃料是質子,可以這麼說,宇宙中最多的就是質子,也就是氫,宇宙到處都是。
可後者需要的核燃料就不好搞了,需要人工合成,就比如氦和鈹的同位素。
直白點說,冷核聚變其實就是高效的儲能電池。
在合成氦和氫的同位素的過程中就是儲存能量的過程,在發生核聚變其實就是釋放能量的過程。
真要說起來,現在所收集的太陽能那是非常富裕的,如果這些收集起來的太陽能沒有被利用,或者說存儲起來,那這些能量都會白白的浪費。
全被利用起來,說真的有些不現實,就算現在的光柱工程怎麼收集太陽能,依然還有許許多多的太陽能沒有被收集。
當然了,可收集的太陽能那也是有定數的,不能因為無限製的收集太陽能而破壞了太陽係的動態平衡。
就算如此,可收集的太陽能那也是天量,現在建在的設施還遠遠沒有達到極限。
就這樣,還有許許多多的能量沒有被使用。
至於現在的儲能手段,現在有的是傳統方式儲能,很明顯,完全不夠。
再就是超級電池儲能了,一樣的,儲能的密度不夠。
最後就是采用合成元素的方式儲能了。
比如說合成裂變核燃料和合成冷聚變核燃料。
相對來說,後者比前者所存儲的能量密度更加的高。
包奇正笑著說:“就冷核聚變來說,那進展是非常快的,多個科研團隊共同合作,我估摸著要不了幾天就能搞出冷核聚變裝置出來了。”
在那次爆炸後,自從發現了氦和鈹的同位素發生了核聚變,多個科研團隊加入了研究。
九大特區一共三十個頂級的科研團隊共同研製,這樣的研製的速度想不快都不行。
徐正平點了點頭說:“是啊!冷核聚變裝置的研製已經在進行中了,聽說理論方麵已經搞清楚了。”
蘇哲笑了笑說:“冷核聚變裝置的驗證也就在這幾天了,具體的就要看進度了。”
說著,幾人麵前又出現了冷核聚變的裝置。
相對於旁邊的大家夥,冷核聚變裝置就要小的太多太多。
質子核聚變裝置的直徑是一百公裡,冷核聚變裝置的直徑隻有二十米。
兩者完全就沒有好對比的。
左大軍笑著說:“果然,冷核聚變裝置要小的太多,要知道這可是驗證裝置,我估摸著小型化可以做到隻有手機大小。”
這可是第一代驗證裝置,這玩意也就二十米大小,小型化那就更小了。
蘇哲點點頭說:“還要更小些,冷核聚變裝置可以做的隻有過去的紐扣電池大小。”
“啥!這麼小。”左大軍一臉的震驚。
“是的!就是這麼小。”蘇哲解釋說,“隻不過這種裝置是一次性的,其儲存的能量那也是驚人的,雖說隻有紐扣大小,其能量足夠我們之前的手機使用五百年,當然了,可重複利用的要大上一些,大概拳頭大小,其是可以不斷的更換核燃料的,更換一次核燃料可以使得人形仿生機器人維持最大加速度飛行一個月的時間。”
左大軍興奮的喊道:“強大,太強大了,不愧是核聚變,這能量密度就不是其他電池啥的能夠比的。”
範曉明笑著,“大軍,這是核聚變,你就不要拿過去的儲能手段來比了,就過去的傳統電池,那是依靠化學鍵來儲能了,那怕是我們搞出來的超級電池,利用的也是那些原子核外的電子來儲存能量的,儲存的能量再多也不會多到那裡去,核聚變就不一樣了,其依靠的是原子核儲能,這怎麼比。”
這幾種儲能方式完全不同,其所儲能的能量那也是完全不同的。
徐正平點點頭說:“這的確沒有什麼可比性,不過可以預見的是,在冷核聚變成功後,我們人類在太陽係和太陽係周邊的空間中活動完全沒有了障礙,當然了,要進行星際飛行還是要依靠質子核聚變裝置的,畢竟質子在宇宙中那都有,不怕沒有核燃料。”
對於能量的使用會直接影響到人類的發展程度。
在人類隻能使用化學能的時候,人類也就在地球上活動,最多在地球周邊活動。
在人類搞出光柱工程,其大規模使用太陽能的時候,人類就能夠在整個太陽係中活動了,可以開發利用整個太陽係的資源和能源了。
等到人類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還是質子核聚變的時候,人類就有了星際飛行了能力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