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人員發出啟動指令後,儲存在不同位置的氦和鈹的同位素同時釋放了出來,兩者在電磁場中進行加速,達到一定的速度後在反應腔中撞在了一起,很自然的,兩者就發生了聚變反應。
氦和鈹的同位素聚變成碳的同時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光子,這些光子被反應腔的腔壁吸收。
也就是所謂的光能在層層改變波長後,其從光能輸出口輸。
幾乎是同時,冷核聚變裝置的光能輸出口亮了起來。
看到光能輸出口的亮光,眾人都鼓起了掌聲。
成功了,冷核聚變裝置的第二次實驗測試成功了。
在這些人圍著冷核聚變裝置歡呼的時候,建築外的那些人焦急的不行。
同一時間,冷核聚變裝置成功的消息也在網絡上傳開了。
相信的人有,不相信的也大有人在。
網絡上很是熱鬨。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西北核工業研究所對外公布了情況,詳細說明了冷核聚變裝置成功的過程。
這一下,整個網絡沸騰了。
這可是可控核聚變,很早之前就在研究了,可總是五十年又是五十年。
這麼多年過去,現在終於實現了可控核聚變技術。
接著,相關部門公布消息,會在下午舉辦的公開課上公布冷核聚變裝置的發展規劃。
這個消息公開後,有腦機的人開始報名公開課了,直接就進入了公開課的現場。
沒有腦機的人就在網絡上罵罵咧咧的,哪怕這樣,這些人督促這相關部門快點開通公開課的直播。
還彆說,本來要到半個小時候才開始的公開課直播提前半個小時開始了。
虛擬宇宙公開課會場。
這會場是在一個恒星係中,準確的說是在比鄰星中。
會場中間是一個高台,周圍有著數不清的座位。
這個時候,越來越多的人進入會場。
數量在不斷的攀升,數量很快就來到了一百萬。
又過了一會兒,數量來到了兩百萬,在超過兩百五十萬的時候才慢了下來。
慢下來不是沒有人了,而是發出去的腦機數量是有限的。
相對的,直播間的人已經來到了三億人。
不管是公開課的會場,還是直播間中,那都是熱鬨的不行。
會場中有著兩百五十萬人,這些人歡呼的不行,一直喊著快點介紹冷核聚變裝置,想知道冷核聚變的一些細節。
同樣的,直播間的三億人也在喊著。
不同的是,直播間中的三億人還喊著什麼時候才能全麵的普及腦機,反正就是催。
的確,直播中的這些人最多就能看看直播,再就是在直播間中發言抱怨兩句,其他的也就乾不了了。
可在會場中的這些人就不同了。
這些人出現的時候是在他的座位上,這些人可以離開自己的座位在會場中轉悠,可以飛來飛去,也可以飛離會場,去看會場外的星空。
同樣的,也可以同會場,也就是周圍的人聊天。
相對於跑出去鬼混的,更多的人是和周圍的人聊了起來。
“五十年又五十年,終於我們實現了可控核聚變技術。我們人類邁進了新時代,星際時代。”
“誰說不是,這可是可控核聚變啊,我們就這麼輕輕鬆鬆的實現了,太難以想象了。”
“這才正常,氫彈爆炸都多少年了,現在才實現可控核聚變技術,隻能說我們發展的太慢,要我看,要不是這半年來資源和能源的豐富,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實現可控核聚變技術。”
……
“那個,我之前聽說的是質子核聚變裝置的,怎麼成功的是冷核聚變裝置,這兩個是一樣的嗎?之前我可沒有聽說過冷核聚變,怎麼這冷核聚變一下就成功了,太讓人意外了。”
“那是你孤陋寡聞,這冷核聚變是以為一次爆炸事故發現的,也就在前不久,發現了立馬展開了研究,這麼現在就成功了。”
“這樣,隻能說我們人類現在的能力太過強大了,隻要不是那些大家夥,很快就能搞出來,看這樣的情況,我們很快就能夠進入太陽係外的宇宙空間了。”
……
“話說這半年的發展速度快的不行,這才幾天功夫,我們人類就進入了星際時代,我們人類成為了星際文明。”
“恩!現在說還早了那麼一點點,要知道冷核聚變裝置燒的核燃料是氦和鈹的同位素,這是要人工合成的,也就是說這玩意在宇宙中極少存在的,雖說是正兒八經的可控核聚變技術,但還不夠完美,真正的可控核聚變技術是質子聚變,也就是正在建造的質子聚變裝置,這要是成功了,我們人類才是真正的進入了星際文明。”
“對對!我是知道質子聚變裝置的,相對於氦和鈹的同位素,質子在宇宙彙總那可是到處都是。”
……
就在這些人聊著的時候,會場中心的高台上出現了人影。
這人就是陵州理工大學的校長徐正平。
像蘇哲、寧巧巧、範曉明、左大軍、段三笠、馬山才等一些人都出現在會場的座位上。
徐正平宣布公開課開始後,隻要在會場的空間中,這些人都回到的各自的座位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