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地球軌道質子核聚變裝置的控製中心。
許多人在小聲的討論著質子核聚變裝置的點火驗證,那些懂得人給那些不懂的人解說著。
範曉明正在接受直播間兩位主持人的采訪。
至於蘇哲,現在正在給質子核聚變裝置做最後的檢查。
蘇哲坐在那,他麵前有著隻有他才能看到的虛擬畫麵,畫麵中有著質子核聚變裝置的全部控製係統。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那些人也不再討論了,對範曉明的采訪也結束了。
範曉明已經站在了台上。
今天的質子核聚變裝置的點火驗證的全過程由範曉明來主持。
在蘇哲完成最後的檢查後,剛好到了約定的時間。
站在台上的範曉明宣布點火驗證開始。
在範曉明宣布開始的同時,開始的指令也發送了出去。
指令在被質子核聚變裝置接收後,質子核聚變裝置的整個係統都動了起來。
先是核燃料的投放。
一百噸的金屬氫被投放到到加熱槽中。
很快,這些金屬氫變成了離子態的氫,這些氫離子被送入了直線加速器中。
這些氫離子速度達到一定的速度後,這些氫離子將會進入環形加速器中進行進一步的加速。
在這些氫離子達到要求的速度後,這些氫離子被送進環形恒速器中。
接下來就是這些達到恒定速度的氫將會分批的送進不同的反應器中,在反應器中,這些速度恒定氫離子將會發生碰撞而發生聚變反應,且釋放能量。
要知道,這樣的反應器的數量非常的多。
在反應器中,其環境都是設定好的,氫離子的速度也都是提前算好的。
通過一係列的碰撞反應後,反應後的物質會被回收。
反應器的環境再次恢複到一開始的環境。
至於回收的那些反應物質,沒有反應的氫會被回收,而非氫物質就會被當成廢料進行處理。
當然了,這裡的廢料是對質子核聚變裝置來說的,對於其他的來說,這些非氫物質就是原材料。
對於反應後的能量,會以光能和粒子的動能的形式存在。
不管是光能還是粒子的動能,最後都會以特定波長的光能。
這時候的光能就能直接使用了。
通常情況下,這些光能是那些反應器產生的能量合在一起的。
相對的,單個的反應器所產生的能量並不多,但眾多的反應器合在一起那就很嚇人了。
這些能量產生後,一部分能量會維持整個質子核聚變裝置的運行,剩下的能量就能對外輸出了。
從金屬氫的投放到能量的輸出,這個過程隻有短短的三分鐘。
在質子核聚變裝置對外能量輸出以光束的形式亮起的時候,不管是質子核聚變裝置的控製中心,還是在看直播間的人們,大家都鼓起了掌聲。
大家都知道,在那到光束亮起的時候,就說明質子核聚變裝置的點火驗證差不多就成了。
現在要查看的隻是質子核聚變裝置的持久性了。
這道光束照射在同步軌道上的太空港上,經過太空港的轉化,質子核聚變裝置產生的能量可以通過光束通道傳輸到地球上和月球上。
也就是說,現在可以不用完全依靠太陽所產生的太陽能了,現在多了一眾選擇,那就是質子核聚變裝置產生的質子核聚變能。
說起來,整個反應的過程大家那是看的清清楚楚。
要是放在之前,可能不能看的這麼清晰,至少有不少地方需要用動畫來代替。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之所以不一樣,那是因為有了中微子探測裝備。
有了這玩意,那真是每一個細節都能看的清清楚楚的,不管是氫離子的加速過程,還是氫離子碰撞的反應過程。
那都能看的清清楚楚的。
就因為有了中微子探測裝備,所以才能看的這麼清楚。
控製中心。
蘇哲見到輸出光束亮起後,也就安心了。
之後有檢查了一下,見一切正常後,也就沒有在關注正在運行的質子核聚變裝置了。
因為他知道,質子核聚變裝置成了。
接下來無非看的就是質子核聚變裝置的持久性了。
對此,他還是非常有自信的。
這次持久性的驗證是八個小時,到夜裡十一點,他不可能時刻盯著,有這時間還不如做他沒有做完的活。
也就是關於超光速粒子的論文。
這不,蘇哲麵前的虛擬畫麵直接就變了。
和蘇哲一起忙的還有他的老婆寧巧巧。
相對於蘇哲忙起了彆的,周圍人和直播間的眾人那就不淡定了。
就比如清大的那幫人,已經興奮的不行了,一邊喊著質子核聚變裝置成功了一邊喊著開始建造第二地球。
而司文博更加誇張,一邊喊著一邊往蘇哲所在的方向跑。
還沒跑幾步,就被徐正平、左大軍、寧長生幾人給阻止了。
司文博滿臉的不解,喊著說:“怎麼了?怎麼了?我要去找蘇哲,我要去感謝蘇哲,你們攔著我乾什麼?”
司文博那是極為亢奮的。
要知道,質子核聚變裝置的成功,也就意味著人類實現了能源自由,以後可以不用依靠恒星提供的能源而生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