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質子核聚變裝置成功後,也就意味著人類有能力去探索開發太陽係外的宇宙空間了。
這時候。
對太陽係的開發興趣也就沒有過去那麼大了。
說起來,主要原因還是現在的條件對開發太陽係沒有什麼難度了,很自然的,能夠帶來的榮譽也就沒有以前多了。
好比就是人類探索太空的初期,能發射一顆衛星那都高興的不得了,什麼榮譽之類的一大堆。
放到現在,發射一顆衛星就像在路邊撿一顆石子一樣的簡單。
就好比登月。
登月的時候還是有著很大的關注和榮譽的,可現在登月,不要太簡單了。
搞的登陸火星也就是那麼一回事了。
自從冷核聚變裝置成功後,對於太陽係的開發就沒有什麼難度了,再加上中微子探測設備和中微子通訊設備。
太陽係的開發難度再次降低了。
既然沒有了難度,那相應的榮譽自然也就是少了,願意做的動力自然也就少了。
而且現在排在大家沒有的不是要全麵的開發太陽係,而是想著如何去保護太陽係。
簡單說就是質子核聚變裝置馬上就要成功了,又能力探索和開發太陽係外的宇宙空間了。
再加上保護太陽係的必要。
其結果就是更多的人將目光放在了太陽係的宇宙空間。
第一個目標自然就是距離太陽係最近的比鄰星了。
毫不誇張的說,現在能探索開發比鄰星才能帶來足夠多的榮譽。
質子核聚變裝置要是成了,也就有了探索比鄰星的基礎。
當然了,除了能源,剩下的不利的條件就是光速限製了。
就好比那些對太陽係外發射的探測器來說。
一開始靠光束通道發射的探測器。
其最大速度是四分之一光速,飛行的時間也就半年時間。
現在正在太陽係的外圍飛行,還沒有飛出太陽係的範圍。
至於最近一段時間發射的探測器,其速度達到了亞光速,再過幾天時間,後麵發現的那些探測器就能飛到前麵去了。
就這些最近發射的探測器,要飛到比鄰星還要五年左右的時間,就算是用光速飛行,那也要四年時間。
將比鄰星的數據發送回來,那又是四年多的時間。
說真的,這樣的時間跨度有些大了。
就現在的情況看,現在對於比鄰星的開發做的是長久的打算。
就是因為這樣,才有挑戰性,大家才會去關注。
其實這是相對的。
就因為太陽係的開發已經沒有了難度,所以大家才關注對太陽係外宇宙空間的開發。
範曉明笑笑說:“還真是,重視不重視是一回事,開發太陽係已經沒有了以前的成就感了,誰都喜歡去挑戰高難度的,至於我們嫌棄現在的發展速度太慢,還彆說,仔細一想還真是這麼回事,很過去對比吧!現在的發展速度不知道是過去的多少倍了,但我也覺得我們發展速度太慢了一些,就好比我們建造的超級強子對撞見來說,我們設計的超級強子對撞機的直徑是一千公裡,計劃是三個月完成建造,我覺得三個月的建造周期還是太長了些,我覺得一個星期建造完成才是正常的時間,不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想法,可要是和過去對比,先不是過去能不能製造,就算可以,建造十年二十年的也不會覺得慢,在過去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看現在也不是怎麼了,三個月啊,還是覺得慢了,巴不得有一天設計完成,第二天就建造好了。”
他現在仔細一想,還真是這樣。
現在的那些工程項目再快,他都會覺得慢了。
說真的,這樣的速度已經夠快了,放在以前,有這樣的建造速度,那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
也就現在了。
司文博點點頭說:“對!對!我也是這麼想的,雖說第二地球的建造周期是半年時間,但我也覺得這樣的建造速度還是太慢了,就我感覺,一個月是我能夠接受的。”
想想就能知道。
一年多的時間就發展成這樣。
要是第二地球的建造周期是半年的時間,他真的擔心,第二地球還沒有建造完成,有些技術就已經落後了。
這樣的話,那就尷尬了。
再說了,現在不是以前了。
以前建造什麼全程都需要人員的參與,智能化自動化程度低等等原因。
現在就不一樣了。
不管是設計還是製造,那都是有人工智能輔助的。
製造有著智能化自動化的工廠。
組裝建造也是。
特彆是現在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結合,隻有是發生過的事,那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結合就能完成。
很自然了,這樣的速度會翻倍的增加,效率自然也就增加了。
建造所使用的時間自然也就減少了。
左大軍一臉驚訝的看著司文博,“司教授!你們清大建造的可是第二地球啊!一個月就能完成建造,這也太誇張了吧!我看要兩個月的時間,畢竟第二地球和地球的體積是一樣的。”
在聽到左大軍說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建造第二地球的時候,徐正平、範曉明、寧長生、司文博幾人都笑了。
寧長生笑著說:“兩個月的時間完成第二地球的建造同樣是驚人的,可以這麼說,理論上可行,現實中不太可能,要我看,現在大家都太急躁了,總感覺發展的速度慢,其實我們的發展速度快的嚇人。”
這可不是瞎說的。
看看就知道了。
這才一年多的時間,塔姆戈壁的開發早就完成了,其他八大特區也都建造完成了。
月球的開發也成了。
地球的去工業化也成了,環地球軌道工業區也有完成了建造。
要知道,環地球軌道工業區可是給地球上的所有人類提供工業品的,還要承接初期對太陽係的開發的製造加工任務。
同樣的,還有月球上的那些工業城。
就好比現在對於火星的開發和建造,需要的工程機械、建造的部件啥的,那都是這些地方生產的。
按照計劃,等火星的開發建造完成了,火星將會成為加工製造的中心,而地球和月球。
除了供應地球人類的需求,其重心是科研。
就對火星的開發和建造,其規劃的時間也隻是半年的時間。
要知道,這半年的時間可是要建造出太陽係最大的工業區和生活區。
毫不誇張的說,火星將是開發太陽係和對外開發的製造中心。
其工業區生產的物資將要供應太陽係的開發和太陽係外宇宙空間的探索和開發。
那怕太陽係的開發放緩,那對太陽係外宇宙空間的開發那也是實實在在的,至少初期需要依靠火星的工業區。
再就是生活區了。
一開始的打算是把生活區建造在火星的表麵。
但考慮到實際情況。
最為主要的是重力的問題,再就是火星的地質災害問題。